雨水濕答答的基隆,濕到火車站前孝三路的深巷內,那時,長腳麵攤還沒遷移至店面,靠牆攤車的棚架接住了雨,從我身後答答答流瀉而下。
湯水滾燙蒸騰出煙霧,模糊了老闆的臉,我先點一組乾麵配餛飩湯,再切盤小菜,見滷豬腳齊整排列於竹編之斜架,老闆問:
「欲食跤蹄?四周?或腿庫?」
田調雷達隨即響起:跤蹄(kha-tê)我知道是豬的尖蹄,骨頭給引人吸吮的皮與筋包覆,腿庫(thuí-khòo)就是蹄膀,厚皮彈軟瘦肉紮實……問老闆四周(sì-tsiu)是啥物啊?
是豬腳介於兩者間、約略小腿的部位,所以又稱中箍(tiong-khoo)或中段(tiong-tuānn);橫切面顯見四根骨頭,又稱四周、四點金(sì-tiám-kim)等。
攤前與老闆的對話及交誼,是我臺灣知識的重要來源,就像日本壽司的板前料理,乃風土採集之第一線,台語課的甜蜜點,更是美味前沿。
臺灣南北走踏,邊移動邊吃邊採集,是我最喜歡的田調方式,不知不覺就將一整隻豬的美味組合起來。採集法看似隨性,可蘊藏著複雜手法。面對面交談是第一招,學問在嘴上,只要老闆不那麼忙,隨即收到漂亮答案。
彰化人不只吃肉圓,也愛吃炕肉飯(khòng-bah-pn̄g), 主要是豬的後腿肉,油彈的豬皮包藏厚實的瘦肉,豬油拌滷汁將白飯「沾美」,加速筷子扒動。然而,來到北部,市街招牌寫很多腿庫飯,這我懂,還有一種叫做知高飯,彼是啥貨?
原來,豬的上腿肉切塊,台語稱豬跤箍(ti-kha-khoo),講久講快省略為「豬箍」,再諧音為豬哥(ti-ko),俗寫字最終變形為「知高」。
風土採集術第二招,一定要具備臺灣語言相關基礎知識,無論是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話——這道菜的原初來源講什麼話,就要從此語言脈絡來認識、述說、推衍,才不會以訛傳訛。
譬如雞捲(ke / kue-kńg) 的餡料都超豐富,絕對不是「加的」剩菜捲起來的炸物,更何況,「加」的台語音只有 ke,雞至少有 ke / kue 兩種音以上。①
臺灣小吃各地名稱差異,是網路最愛戰南北的話題,雞捲在嘉義叫繭仔(kián-á),食材也略略不同。北部如基隆廟口與大稻埕多用豆腐皮,嘉義則堅守網紗油(bāng-se-iû),辭典解釋:「豬肚與胰臟之間的網狀油脂」?長什麼樣子?確切位於豬的哪個部位?
風土採集第三招:勤於走踏,走到最深處或原發地。想知道網紗油的確切樣子,嘉義東市場就有肉捲店現場製作,你看那徒手將網紗展開的白瑩瑩模樣!時間更要恰當——曾在半夜十二點後深入臺南水仙宮市場,那時眾攤歇息,唯庖丁正忙碌,殺豬師父在攤檯分解豬肉,我趨前去詢問,親眼見到箅仔骨(pín-á-kut,肋骨),這是三層肉(sam-tsân-bah,五花肉),那是胛心肉(kah-sim-bah,梅花肉)等等,刀起刀落,骨肉分離,肉屑噴臉我也不好意思閃躲。
風土採集還有個大原則:不能照單全收,得分析比較,更要於不疑中有疑,在日常庸常中發掘奇妙樂趣。
某次去臺中火車站前的舊城區,吃炒麵搭豬血湯標配,點切料時我眼睛巡迴菜牌正選擇困難症,意外發現陌生小菜名:隔間肉(keh-king-bah)。
不疑有它,就是點下去,老闆大概被問多問煩,直接說肝𦟪(kuann-liân)啦!豬的橫膈膜,原來如此!學問就在菜單菜牌中,風土更是,大臺中地區的朋友都叫隔間肉,如同東泉辣椒醬,是在地人的識別標誌。
豬肉比較大塊,豬內臟就細膩了:豬心、豬肺、大腸、小腸,紅管是食道,脆管是氣管,而生腸(senn-tn̂g)唯有母豬具有,子宮是也。
要組合一整隻豬的美味,就要勤加走踏,深入詢問,各地比較,勤寫筆記,最後來個頭尾合體:豬頭飯是意麵著名的鹽水小吃外一章,豬尾溜(ti-bué-liu)我常到臺北大龍峒的老麵店切來配四醬麵……。
探尋是沒有止盡的,知識總會讓你吃驚,台語乃無底深坑,風土層層堆疊真是樂趣無窮哩。
註① 詳見曹銘宗《蚵仔煎的身世》之〈雞捲為什麼沒有雞肉?〉」、陳靜宜《喔!臺味原來如此》之〈雞卷〉。
撰文、攝影|鄭順聰
作家。嘉義民雄人,中山大學中文系,臺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曾任《重現臺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教育廣播電臺《拍破台語顛倒勇》主持人,公視台語台《HiHi 導覽先生》創意發想與台語顧問。近來作品有《夜在路的盡頭挽髮》,《我就欲來去》,《台語心花開》,《台味飄撇:食好料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