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大概是十七、八歲時,偶然在誠品讀到《聯合文學》二八九期。那一期的「小說新人獎」首獎作品,是陳宗暉的〈火車就地停下時——兼及平交道看守員的消失〉。
陳柏言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小時候老家書架上有一整排聯文,前陣子回去翻,竟然有第二期(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裡頭有瘂弦評論葉珊的文章。
楊智傑三十九歲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小時候常被父親帶去誠品敦南店或信義店看書,我總是先前往雜誌書架(依然清楚記得敦南店的環形雜誌區),那陣子開始頻繁接觸《聯合文學》。
煮雪的人三十三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十五歲,國中畢業的暑假懷著文學夢,一個人報名聯合文學全國巡迴文藝營。在營隊裡鼓起勇氣詢問郝譽翔老師能不能一起拍照,老師滿懷笑容地應允,從此至今老師都是我心目中女神般的存在。
翁禎翊二十九歲
創作十二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四年
高一的時候。十六歲。我那時候念的是三類組,讀文學雜誌給我一種小小的叛逆感。當時從沒想過有天我也會踏上這條路。
古乃方三十二歲
創作十三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個月
朱宥勳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很遺憾是二十幾歲,去參加一場不是我得獎的文學獎頒獎典禮,才第一次讀到《聯合文學》。不太記得是第幾期,但差不多時間印象最深的主題是第三八一期「學長的文學」。
班與唐三十一歲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二○一三年三月號七年級作家專題。當時好青澀啊。
林佑軒三十七歲
創作十八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年
第三七九期的「新人上場」單元,藉此機會感謝當時給予精確評論的詩人謝三進。
李蘋芬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朱宥勳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二○一七年出版《行路女子:記每個將永恆的瞬間》,登文在同年八月號三九四期「新人新書」單元,也有謝凱特專訪、賴鈺婷評論,感謝二位。
吳緯婷三十七歲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在東華讀研究所時,獲得第二十七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得以刊登短篇小說〈山鬼〉在三四九期。
邱常婷三十四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八年。
二○一八年三月,第四○一期專題協力製作珍・奧絲汀餐點。十分感謝小風大膽的邀請,以及攝影師安比盡力把不太好看的成品盡力拍得上相點。
栩栩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二○一八年三月號的「作家挑戰」,我是手寫字的關主。
柏森二十五歲
創作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至今五年
二○一九年一月號因「Mr.Children專輯」第一次幫聯文寫稿。
煮雪的人三十三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第一次刊登是三五八期,在「新人上場」發表小說〈球形祖母〉。初逢《聯合文學》改版,我陰錯陽差且足夠幸運的,成為這個單元的第一位發表人。
陳柏言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行星燦爛的時候》登上「新人新書」單元,謝謝何致和老師為我寫了一篇比書本身還要美麗、還要好看的書評。
翁禎翊二十九歲
創作十二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四年
去年到印度參加瑜伽僻靜,跟家人說了以後,他們都覺得一個女生去印度會被強暴,於是派了我爸陪我去,順便當保鏢。這段父女去印度的故事,寫成了旅行散文〈Namaste〉,刊登在聯文上。
古乃方三十二歲
創作十三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個月
二○二一年協助完成《千江有水千江月》小說的對談側記。
林文心三十歲
創作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二○二二年《夜官巡場》小說出版時上了「新人新書」單元,當時拍了幾組「捀斗」(喪禮中捧著裝神主牌的木斗)的照片,可惜沒有刊出來,我和攝影師都很喜歡。
張嘉祥三十一歲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第一本小說出版後,受邀參加兩岸作家交流營,刊出第二本小說的其中一篇作品。不論是營隊或雜誌,都深深治癒當時的我,並成為書寫的養分,是印象深刻的一次與文學握手。
蔡欣純二十八歲
創作十五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如果是採訪的話,快樂和崩潰通常一體兩面。因為愛的緣故。但難道這不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嗎。
栩栩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朱宥勳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手寫週記印象最深,體感最強,截稿時間最密,為了趕交稿寫壞一隻鋼筆。
李蘋芬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四一七期「山在那裡」。我受託整理世界知名登山家的資料,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邱常婷三十四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八年。
三八一期「學長的文學」。受邀整理「一九四○—一九○年代.台灣現代文學大事紀年表」。很有收穫的一次寫作,但幸福總伴隨著痛苦。
陳柏言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今年七月,一邊在美國佛蒙特工作室中心駐村寫作,一邊克服時差跨海處理藤本樹老師與押山清高導演的專訪。時程相當吃緊,但非常有趣。
煮雪的人三十三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今年十一月號的「村上春樹」A to Z(嗚嗚嗚嗚嗚嗚),幸好煮雪的人陪我一起待在麥當勞熬夜修改,也辛苦他了。較為複雜的地方在於需要短時間蒐集和彙整許多資料,不過寫完之後很開心。
柏森二十五歲
創作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至今五年
ChatGPT 情書。ChatGPT 太擅長實問虛答了,要能夠繼續維持一來一往的信件張力,非常具挑戰性。
寺尾哲也三十六歲
創作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有一次參與「作家挑戰」,到暗房洗照片,那年出版的書是《野狗與青空》,照片洗一洗窗外有野狗鳴叫起來,乃一非常神祕的共時體驗。
楊智傑三十九歲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因二○二一年七月號(四四一期)邀稿,寫出了〈Tinder〉,那篇文不論寫的當下或現在看,都很愉快,插畫也好得沒話說。但有點想問,當期主題「有時孤單的作家徵友啟事」編輯怎麼這麼厲害想到我?
吳緯婷三十七歲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二○一九年,我受邀為聯文的書評別冊寫專欄。雖然每隔兩個月就要選書寫稿,壓力有點大,但可以有一個固定陣地,不受拘束地大讚或大批當年新書,實在是非常快意的一件事。
朱宥勳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第四六三期的「ChatGPT時代作家自救手冊」我很喜歡,提供了一篇小文〈像人那樣寫詩〉,為稍縱即逝的AI共作經驗留下銘記。
李蘋芬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平路老師出版《黑水》,我受邀對她進行訪談。那日下著薄薄的冷雨。我們在淡水河畔的書店聊天,甚至登船拍照。
陳柏言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願意讓毫無訪問經驗的我去訪問楊双子,一起度過愉快的下午茶時光。
班與唐三十一歲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的「巷口文學院」單元中,與毛奇、吳佳駿一起受訪,地點是和平東路的浮生避難所。由於三個人都愛日本,話題彷彿可以無限下去。
煮雪的人三十三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二〇二四年七月號的「文學,就是我的武器」專題,與陳繁齊、張馨潔對談,聊各自學生時期的寫作經驗非常愉快。我一直在講幹話。
曹馭博三十歲
創作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六年
林佑軒三十七歲
創作十八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年
四五四期「高中用性別文學讀本」。藉機回憶青春很快樂,竟然還有插畫!
蔡欣純二十八歲
創作十五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收到有關懷舊漫畫的邀稿,因為我愛漫畫的熱情過去總沒什麼機會發揮。
鍾旻瑞三十一歲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數不清!印象深刻的是宮澤賢治那期的專題採訪,以及書寫關於女性經驗的短文(四五四期)。
柏森二十五歲
創作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至今五年
與其說精神或文學的食糧,不如說是美的食糧更為貼切一點。
栩栩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從小讀到大的國內外文藝脈動第一線/最頻繁撰稿的文學期刊/帶外國友人逛台灣書店之際,會翻閱給對方看的雜誌。
煮雪的人三十三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最時尚、不斷觀察外界、也不斷回應改變的文學雜誌。(以及許多迷人的小任性)
吳緯婷三十七歲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一個持續在嘗試嶄新題材,很有冒險精神的文青指南。
鍾旻瑞三十一歲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以前是想像作家身分的「窗口」,現在是探測讀者反應的「指針」。
班與唐三十一歲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雜誌界金城武(顏值高很好看的意思)。
林文心三十歲
創作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無論喜不喜歡,都吸引著人們關注的有梗同學。
陳柏言三十三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曾經是一個夢想中的園地,好像永遠都無法企及的殿堂(笑)。
邱常婷三十四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八年。
哪怕一段時間沒有聯絡,卻仍然被照顧、被知曉的朋友。
林佑軒三十七歲
創作十八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年
年輕,有活力,即便再老仍很酷的美魔女。
古乃方三十二歲
創作十三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個月
文學界最高殿堂的投手丘之一。能夠站上去,就算只有投一球也好,都會不顧一切又難掩激動地珍惜。
翁禎翊二十九歲
創作十二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四年
很像是以文學為主體的豐盛早午餐。就像是庫房煎粿的菜頭粿,明明是有點傳統的食物,卻有各式各樣的組合搭配,每次都覺得很享受很好玩。
蔡欣純 二十八歲
創作十五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楊智傑三十九歲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朱宥勳三十六歲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自一九八四年以來,《聯合文學》始終是文壇重要的創作平台與陣地,趁四十歲生日,我們邀請二十位不同世代的創作者,聊聊對雜誌、對寫作、對世代的看法,包含與聯文的第一次相遇、寫作的成就與焦慮,以及同代文學的觀察。
大概是十七、八歲時,偶然在誠品讀到《聯合文學》二八九期。那一期的「小說新人獎」首獎作品,是陳宗暉的〈火車就地停下時——兼及平交道看守員的消失〉。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小時候老家書架上有一整排聯文,前陣子回去翻,竟然有第二期(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裡頭有瘂弦評論葉珊的文章。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小時候常被父親帶去誠品敦南店或信義店看書,我總是先前往雜誌書架(依然清楚記得敦南店的環形雜誌區),那陣子開始頻繁接觸《聯合文學》。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十五歲,國中畢業的暑假懷著文學夢,一個人報名聯合文學全國巡迴文藝營。在營隊裡鼓起勇氣詢問郝譽翔老師能不能一起拍照,老師滿懷笑容地應允,從此至今老師都是我心目中女神般的存在。
創作十二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四年
高一的時候。十六歲。我那時候念的是三類組,讀文學雜誌給我一種小小的叛逆感。當時從沒想過有天我也會踏上這條路。
創作十三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個月
應該是二○○三年,那時候我高一,加入校刊社,學長要求我們沒事就要拿聯文來翻,並且思考人家的版面怎麼規畫、企畫是怎麼設定的。不過認真說,我一時之間還真講不出是哪一期⋯⋯幾年之後,我加入耕莘寫作會,倒是意外在辦公室發現庫存的聯文第一期,那是一九八四年!我還記得裡面收錄了一些教授的論文,十分驚嚇:原來以前的文學雜誌,是會直接把學術論文貼上去的?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很遺憾是二十幾歲,去參加一場不是我得獎的文學獎頒獎典禮,才第一次讀到《聯合文學》。不太記得是第幾期,但差不多時間印象最深的主題是第三八一期「學長的文學」。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Previous
Next
二○一三年三月號七年級作家專題。當時好青澀啊。
創作十八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年
第三七九期的「新人上場」單元,藉此機會感謝當時給予精確評論的詩人謝三進。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聯合文學》二四三期。當時我高二,因為校刊社主辦的小說獎首獎是一篇描寫AV女優的小說,因此鬧得沸沸揚揚。媒體、政治人物和校方都傳出要回收該期的風聲,我們壓力很大。就在這時候,《聯合文學》的許榮哲老師非常挺我們,要我以校刊主編的身分寫出我們的看法。有趣的是,我寫的第一稿其實被退了,直到第二稿〈後AV女優時代〉才刊出。(現在想想,這標題也下得不好)。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二○一七年出版《行路女子:記每個將永恆的瞬間》,登文在同年八月號三九四期「新人新書」單元,也有謝凱特專訪、賴鈺婷評論,感謝二位。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在東華讀研究所時,獲得第二十七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得以刊登短篇小說〈山鬼〉在三四九期。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八年。
二○一八年三月,第四○一期專題協力製作珍・奧絲汀餐點。十分感謝小風大膽的邀請,以及攝影師安比盡力把不太好看的成品盡力拍得上相點。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二○一八年三月號的「作家挑戰」,我是手寫字的關主。
創作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至今五年
二○一九年一月號因「Mr.Children專輯」第一次幫聯文寫稿。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第一次刊登是三五八期,在「新人上場」發表小說〈球形祖母〉。初逢《聯合文學》改版,我陰錯陽差且足夠幸運的,成為這個單元的第一位發表人。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行星燦爛的時候》登上「新人新書」單元,謝謝何致和老師為我寫了一篇比書本身還要美麗、還要好看的書評。
創作十二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四年
去年到印度參加瑜伽僻靜,跟家人說了以後,他們都覺得一個女生去印度會被強暴,於是派了我爸陪我去,順便當保鏢。這段父女去印度的故事,寫成了旅行散文〈Namaste〉,刊登在聯文上。
創作十三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個月
二○二一年協助完成《千江有水千江月》小說的對談側記。
創作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二○二二年《夜官巡場》小說出版時上了「新人新書」單元,當時拍了幾組「捀斗」(喪禮中捧著裝神主牌的木斗)的照片,可惜沒有刊出來,我和攝影師都很喜歡。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第一本小說出版後,受邀參加兩岸作家交流營,刊出第二本小說的其中一篇作品。不論是營隊或雜誌,都深深治癒當時的我,並成為書寫的養分,是印象深刻的一次與文學握手。
創作十五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Previous
Next
如果是採訪的話,快樂和崩潰通常一體兩面。因為愛的緣故。但難道這不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嗎。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陳芳明出版《台灣新文學史》那年,我寫了一篇書評。能寫這篇書評我是很高興的,畢竟這是重量級的機會。但我之所以越級上陣,似乎是因為某位前輩拖稿未交的緣故,所以這項厚重的任務,超級、超級趕。而我竟然趕出來了,不得不感謝文學之神的保佑。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手寫週記印象最深,體感最強,截稿時間最密,為了趕交稿寫壞一隻鋼筆。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四一七期「山在那裡」。我受託整理世界知名登山家的資料,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八年。
三八一期「學長的文學」。受邀整理「一九四○—一九○年代.台灣現代文學大事紀年表」。很有收穫的一次寫作,但幸福總伴隨著痛苦。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今年七月,一邊在美國佛蒙特工作室中心駐村寫作,一邊克服時差跨海處理藤本樹老師與押山清高導演的專訪。時程相當吃緊,但非常有趣。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今年十一月號的「村上春樹」A to Z(嗚嗚嗚嗚嗚嗚),幸好煮雪的人陪我一起待在麥當勞熬夜修改,也辛苦他了。較為複雜的地方在於需要短時間蒐集和彙整許多資料,不過寫完之後很開心。
創作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至今五年
ChatGPT 情書。ChatGPT 太擅長實問虛答了,要能夠繼續維持一來一往的信件張力,非常具挑戰性。
創作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Previous
Next
有一次參與「作家挑戰」,到暗房洗照片,那年出版的書是《野狗與青空》,照片洗一洗窗外有野狗鳴叫起來,乃一非常神祕的共時體驗。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因二○二一年七月號(四四一期)邀稿,寫出了〈Tinder〉,那篇文不論寫的當下或現在看,都很愉快,插畫也好得沒話說。但有點想問,當期主題「有時孤單的作家徵友啟事」編輯怎麼這麼厲害想到我?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二○一九年,我受邀為聯文的書評別冊寫專欄。雖然每隔兩個月就要選書寫稿,壓力有點大,但可以有一個固定陣地,不受拘束地大讚或大批當年新書,實在是非常快意的一件事。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第四六三期的「ChatGPT時代作家自救手冊」我很喜歡,提供了一篇小文〈像人那樣寫詩〉,為稍縱即逝的AI共作經驗留下銘記。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平路老師出版《黑水》,我受邀對她進行訪談。那日下著薄薄的冷雨。我們在淡水河畔的書店聊天,甚至登船拍照。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願意讓毫無訪問經驗的我去訪問楊双子,一起度過愉快的下午茶時光。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的「巷口文學院」單元中,與毛奇、吳佳駿一起受訪,地點是和平東路的浮生避難所。由於三個人都愛日本,話題彷彿可以無限下去。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二〇二四年七月號的「文學,就是我的武器」專題,與陳繁齊、張馨潔對談,聊各自學生時期的寫作經驗非常愉快。我一直在講幹話。
創作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六年
最快樂的一次是幫《聯合文學》做巴黎文學美食專欄,把巴黎的歷史餐飲名勝都踩點踩過一輪,讓讀者與自己產生全觀式的掌握。很感恩《聯合文學》讓我在疫情前(但是疫情前,誰知道呢?)無憂無慮的巴黎開心走跳,巴黎的天空,有我年輕無病的笑容,以及用字遣詞的構思……
創作十八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年
四五四期「高中用性別文學讀本」。藉機回憶青春很快樂,竟然還有插畫!
創作十五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收到有關懷舊漫畫的邀稿,因為我愛漫畫的熱情過去總沒什麼機會發揮。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數不清!印象深刻的是宮澤賢治那期的專題採訪,以及書寫關於女性經驗的短文(四五四期)。
創作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至今五年
Previous
Next
與其說精神或文學的食糧,不如說是美的食糧更為貼切一點。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從小讀到大的國內外文藝脈動第一線/最頻繁撰稿的文學期刊/帶外國友人逛台灣書店之際,會翻閱給對方看的雜誌。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二年。
最時尚、不斷觀察外界、也不斷回應改變的文學雜誌。(以及許多迷人的小任性)
創作二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一個持續在嘗試嶄新題材,很有冒險精神的文青指南。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以前是想像作家身分的「窗口」,現在是探測讀者反應的「指針」。
創作七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雜誌界金城武(顏值高很好看的意思)。
創作十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兩年
無論喜不喜歡,都吸引著人們關注的有梗同學。
創作十六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七年。
曾經是一個夢想中的園地,好像永遠都無法企及的殿堂(笑)。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八年。
哪怕一段時間沒有聯絡,卻仍然被照顧、被知曉的朋友。
創作十八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年
年輕,有活力,即便再老仍很酷的美魔女。
創作十三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個月
文學界最高殿堂的投手丘之一。能夠站上去,就算只有投一球也好,都會不顧一切又難掩激動地珍惜。
創作十二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四年
很像是以文學為主體的豐盛早午餐。就像是庫房煎粿的菜頭粿,明明是有點傳統的食物,卻有各式各樣的組合搭配,每次都覺得很享受很好玩。
創作十五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三年
浮現在腦中的是「古典的奢侈」。我沒有每期聯文都看,尤其是在一首詩創作半途不希望受其他文字或觀點干擾時。但現在閱讀和寫作都數位化,偶爾買一本紙本聯文,就能感受詩人楊佳嫻〈銀河渡〉說的:「歡會是古典的奢侈」。我們都需要多些奢侈,古典的更好。
創作十九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五年
這樣說很奇怪,但我總覺得它很像⋯⋯老家。專職寫作者總會在各式各樣的地方寫稿,特別是在新媒體爆炸的年代。有些地方稿費很高,有些地方企畫很奇妙,有些地方能帶來流量。但唯有在《聯合文學》寫稿,我才會有一種「回家了」、「這才是我該待的地方」之感。
創作二十一年,
首本書出版距今十四年。
Previous
Next
喜歡我們的 訪問 嗎?
記得 訂閱! 支持我們!
小〇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