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的好,主編知道,本期專題特邀三位地刊主編,不藏私地為您展示編輯地方、風土採集的心態與心法——如何製作連Google 也找不到的企畫主題?如何平衡在地人與編輯者視角?如何讓更多外地人對主題產生共感?一切有請地刊主編老實說!
臺北
董淨瑋
裏路出版社/ 《地味手帖》主編
裏路文化出版社主編兼雜工,信仰「編什麼書成什麼人」,因為熱愛地方種種,創辦《地味手帖》、《誌村鑑》等書系,持續開拓更多種生活在地方的路徑。
三個關鍵字/詞形容您的刊物:地方氣味/可能性/渺小偉大
一句話形容所在地:台北。大城市中的小城區,商圈、街區、山頭、水文皆俱足,生活生態條件完整,人文味可以多一點就更好了!
台南
王倚祈
《美印臺南》/《大雄誌》主編
手拿相機的編輯,落南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臺北出生、高雄長大、定居臺南。相信只要踏實生活,就會發現每個地方的迷人之處。
三個關鍵字/詞形容您的刊物:地方誌/好奇心/視覺系
一句話形容所在地:臺南。又老又潮。喜歡這裡的巷弄感,但同時卻又不喜歡交通的部分,拜託捷運快點蓋好吧!
新竹
吳君薇
《貢丸湯》主編
以文字搭橋的創意工作者,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第四十四屆金鼎獎雜誌類主編獎得主。帶著從不滿足的好奇心悠遊於各領域,希望讓地方充滿自信與能量。
三個關鍵字/詞形容您的刊物:新竹/企畫力/共創與共好
一句話形容所在地:新竹。科技與傳統文化交融的城市,在海風與山景間熬出一種慢熟的、以理性為基底的熱情。
鹽雙提問
在企畫刊物專題時,可以透過什麼方法讓更多「非在地」的人也能產生共感?
王倚祈 ⏺︎ 共感需要產生「連結感」或「參與感」,另一個重點就是企畫出讓讀者產生好奇心的專欄。像是《大雄誌 Vol.2》裡的「高雄・排骨便當鑑賞會」,我們創造出綜藝節目的感覺,並邀請四位不同風格的評審,從高雄人票選出的前十名排骨便當來評選,整場現場直播,最後製作成刊物專欄。讀者對於評選結果也會議論紛紛,各家店都有擁護者。
吳君薇 ⏺︎ 首先,透過找到「又在地又普遍」的議題,例如《貢丸湯》二十八期的「早餐」、三十三期的「信仰」等主題,吸引非在地讀者的興趣。其次,透過邀請其他地方具有類似經驗者,實體講座、線上對談等方式引介跨領域與地域的案例,捲動不同愛好、區域的讀者。最後,若有適合以視覺化圖表呈現的專題,則構思能廣發給讀者的問卷主題,透過社群互動引導更多人參與討論,進一步促進共感。
董淨瑋 ⏺︎ 透過擬定最大公約數的主題來形成共感,第一種是不同地方的工作者都感興趣或有對話需求的主題,例如《NO.16 地方刊物行不行》、《NO.10地方兼業》、《NO.04 繼承家業》,屬於地方圈內較常被談論的議題。第二種是一般大眾與地方互動的方式和趨勢,例如《NO.15 游牧聚落》、《NO.12鄉村博物館》、《NO.06 移動販賣車》等主題,透過主題讓讀者對地方有感。
編輯「地方」的過程中,如何讓內容既能反映特色又且不至於流於刻板印象?
王倚祈 ⏺︎ 這部分企畫能力就很重要了,一樣的題目,有許多不同的呈現方式和切入點,這就是企畫好玩的地方,其中的關鍵是「觀察力」。像是《大雄誌 Vol.3》的「古著特輯」跳脫以往單純介紹店家的方式,我發現愛古著的音樂品味都很讚,所以專欄主題就以「如果古著是一首歌・從他們的自選曲帶你探詢高雄古著店」這樣的切角就很有趣,可以發現,每間老闆的自選曲風格都能反映出這間店的自我風格。
吳君薇 ⏺︎ 帶入「冷飯可以熱炒」的思維,邀請特定領域的人去嘗試不熟悉的事物,或者轉換表現形式。例如《貢丸湯》二十八期曾經與漫畫家茜 Cian 合作,用漫畫將許多小吃擬人化,用以介紹新竹獨有的特色早點。冷飯熱炒,不管是換食材還是加料,都能在固有基礎上提升內容的深度與吸引力。
董淨瑋 ⏺︎ 《地味手帖》沒有屬地性,通常會用「異地者」的角色進入地方,先用個人眼光巡梭、感受地方,以現場觀察和五官體感為觸媒,梳理出其中有趣、值得留意的線索,再往下查找對應的資料和關鍵人,交叉進行,相互連動,逐步捏塑成有新觀點也有原本地方特色的內容物。
身為地刊編輯,當面臨到「講實話」與「講好聽話」的兩難時如何找到平衡點?
王倚祈 ⏺︎ 這部分牽涉到每一本刊物的定位與個性,如果是獨立出版那大可以真實做自己。而當編輯會碰觸到很多不同的案子,若是製作公部門的刊物這部分就會需要取得平衡點,像是單純推薦店家的專欄,在公部門就會碰上「為什麼政府出版物只推薦這間?是不是有圖利廠商的嫌疑?」而這次《美印臺南 No.70》裡的「頭家指路 老店接龍」就是達到了一個有趣的平衡,我們用接龍的方式,直接讓老闆推薦下一間店。除了看到老店對於「做料理」的堅持,還有老闆們對於「吃的情感連結」。
吳君薇 ⏺︎ 「講實話」和「講好聽話」邏輯上並沒有牴觸;同時我也並不覺得這對我來說是兩難,因為「真實」是我無比重視的價值,不容拿上天秤與「講好聽話」共同比較。《貢丸湯》很幸運地能一直以任性的姿態持續書寫與記錄地方,要感謝許多讀者與貴人成為我們最好的後盾。
董淨瑋 ⏺︎ 好像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講好聽話」並非必需,而「講實話」原本就是採訪報導追求的要素之一。如果遇到受訪者/團隊不希望完全刊出所說內容,會詢問對方原因並說明編輯立場,以不傷害真實報導權利和受訪者未來發展為最終考量,來決定是否調整和拿捏尺度。
分享一件可能連在地人都不知道的地方祕密?
王倚祈 ⏺︎ 臺南善化位於臺南的正中心,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南科以外,還有一個神祕的存在——「亞蔬——世界蔬菜中心」。是世界上居於領導地位的國際性非營利蔬菜研發機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蔬菜種原庫。詳情敬請期待《美印臺南 No.71》。
吳君薇 ⏺︎ 新竹不僅人口出生率高,更是毛小孩天堂,近年來毛孩子甚至比人類寶寶更多了!二〇二二年,新竹縣家犬和家貓的寵物登記數為 5,129 隻,超過該年新生兒人數 4,033 人。身為狗派的我,好想做個相關主題啊
董淨瑋 ⏺︎ 日常生活範圍中,捷運站點附近,有個隱蔽的退休空軍軍官住宿眷舍「蘭莊」,因與營區相臨、圍牆高聳,過去戒備森嚴,後期也少有對外開放機會,僅曾在社會新聞看過一二,長年以來一直是地方神祕空間,也是被忽略的歷史記憶。
主編對問
吳君薇 ⏺︎ 打開「好奇心」,從日常經驗、地方特色或次文化中找到他人未曾關注的切入點。我的方法是「往上想三個問題」,例如看見街邊的青草茶店,就思考這間店開多久了、為什麼開在這裡,以及老闆的一天是怎樣的呢?另一方法是跨領域組合,例如將歷史事件與當代議題串聯,或從微觀現象探討宏觀趨勢。時時像海綿吸收各式資訊,往往會在意想不到時派上用場。例如有一次某候選人突然宣布希望引進「賽馬產業鏈」,隔天我們便製作一則社群貼文,分享新竹日治時期「香山競馬」曾是一項重要休閒活動。
董淨瑋 ⏺︎ 我的經驗是對某個主題有感時,會全方位打開雷達,思考翻找記憶庫中,哪些人事物店和主題有著非直接、但有弱連結的關係,也許是相近的領域主題、或工作之餘的興趣喜好,逐步往外擴散發想,透過邀約和創造連結來達成。 例如,就曾邀請到洪愛珠寫下她未曾發表過、兒時的移動販賣車記憶;也邀約過張素玢老師從長年編撰官方地方志的工作經驗,來談談其中所看見的地方望族。
王倚祈 ⏺︎ 擾動在地分為「有形」與「無形」。我本人偏懶,目前可能就是先把內容做好,做到連我自己拿到剛出爐的刊物,都可以開心地從頭看到尾,這部分對我來說比較重要。以前年輕時,會想要辦活動、導覽之類的,但現階段想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發現這樣無形中也會產生影響力。
董淨瑋 ⏺︎ 這題對於重心放在製作內容的我來說,非常困難,也還在學習和嘗試的過程!目前做法,是從累積下來的內容出發,來連結過往合作、訪談、邀約過的地方夥伴,共同舉辦和參與活動;例如今年開始的「地方緣交流所」就是個嘗試,在臺中、高雄和花蓮三個地方,邀請大家以下一期的主題來交換想法和經驗,更多的意義在於創造彼此的交流可能性,合作契機就會長出來。也試著運用刊物素材延伸成實體展覽,例如「地刊小展覽」就邀約地方友好空間共同策畫展演,從臺北、新竹、臺中、花蓮、澎湖接力巡迴,開放彈性讓大家一起玩,刊物的面向和廣度也因而被打開。
王倚祈 ⏺︎ 地方有個很珍貴的視角就是「外地人視角」,很多在地人覺得習以為常的事情,以外地人的角度來看便會感到好特別!所以常以外地人的視角思考地方「大家都會好奇什麼?」然後靠著時間累積和一些緣分(總是會不小心遇到合適的人)去吸收地方的觀點。
吳君薇 ⏺︎ 「編輯者」採集他人的故事,轉化成為自己的、組織的作品,難免有種原罪;面臨這樣的拉扯,我會狡黠地說,就把《貢丸湯》的夥伴們變成「在地人」。我們透過實地走訪、深度訪談和設計機制與在地夥伴共創,感受人們的生活經驗與情感,同時以編輯者的視角梳理素材,使內容更具故事性與結構。好的地方刊物應呈現日常生活的細膩與多元面貌,避免過度美化或簡化。我覺得那本「最好的地方刊物」還在路上,編輯每天每天都在做選擇,只能說,至少自己每一次寫下與剪裁的地方,都不負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