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來坐!」這是坐在櫃檯的萬吉(我的阿公),每當看到有客人走進店內時,六十幾年來始終如一的第一句話,也是在洗衣店成長的我,從小就必須學會的必備用語。這是我們家的日常,也代表著一種屬於鄉下小鎮的人情味。
有時候就只是寒暄了這麼一句,阿公連「欲提什麼衫?」都不用問,就已經起身走向衣物區,把這位客人拿來送洗的衣服拿到客人面前,客人的樣貌、名字、送洗了什麼衣服,全部都在阿公的腦子裡,這不是什麼管理科學,而是鄉下的小店,客人與老闆的關係早已非單純的主客關係,時間的累積,讓這一句聽起來稀鬆平常的話,蘊含著屬於洗衣店待人接物的人情味。
把一家小店,一開六十幾年,甚至說做一項職業做了六十幾年還不退休,這可能是很多人無法想像的一件事,但像后里這樣的小鄉下來說,或許並非每一家店都這樣,但相比於都市裡的店家,確實多了許多。對於像這樣的店主,其實工作已經不是工作,那只是他們的生活,因為工作和生活早已無法分割,每天打開鐵門,代表的以不是把店打開,而是很多「關係」的維持。
或許你會感到好奇,一家洗衣店不就是拿衣服來送洗,然後下一次來就是取回嗎?這其中會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對於鄉下洗衣店(如我家),「洗衣店」不只是一個店面的概念,客廳、騎樓、櫃檯旁,全部都像是另一種所謂的「公共空間」,這個公共空間擺放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客人們自由且自在的群聚、交換訊息的場域,來拿衣服的時候,順便聊個天、下個棋、泡個茶,有時候還會寄放物品、寄放鑰匙轉交他人來拿,甚至客人可能因為剛剛路過蔥油餅店,就買蔥油餅來分享,交換一下最新的鄉野訊息、交換一下哪裡又新開了一家店、哪裡可以買到什麼好東西,是種八卦集中站,也是一種屬於鄉下人情味的生活方式,這或許就是現代都市洗衣店和鄉下傳統洗衣店的差異。
這些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描述,是我從小成長的日常,一早醒來從樓上的房間下到樓下店面,第一件做的事情往往不是吃早餐,而是先跟在客廳的客人們打完招呼,「某某阿婆早、某某阿拱早、某某爺爺您好啊!」,這些客人早已不只是客人,或許一開始是因為送洗衣物而認識我的阿公阿嬤,但長久以來都已經成為了阿公阿嬤的老朋友,整天的店內都是熱鬧的,早上的客人們,往往會從菜園摘了今天現摘的菜帶來分享,而下午的客人們則是帶著不同的食物、議題來泡茶討論。其中一些老人家們甚至有種默契,一三五的下午大家準時集合在我家聊天,所以開店對於阿公阿嬤來說已經不只是「工作」,更多的是一種讓各種關係持續發生、不無聊的生活日常。
而這些不斷發生的「關係」,也讓洗衣店多了一些類似資訊站的概念,我旅遊各地,這次因疫情回到后里,也發現了一些事。像是后里通常不太會有新的移住者,移住者往往都是因為短期工程或者工作而至,初來乍到,一定會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而洗衣店因為有很多客人來往佇留的特性,加上我阿公到現在還會騎著摩托車出去收送衣服,對於后里的各種資訊是相對豐富的,所以還曾經有年輕人移居后里時,被人介紹說可以拿衣服來老店洗,因為要問什麼后里的事情,也可以在那裡得到資訊!
這些關係,就成為了阿公阿嬤生活的重心,每天開店是日常,也是讓一天不無聊的方式,但時代的推移,也終究讓這些關係產生了一些變化,例如老人的凋零、年輕客人和老人習慣的代溝。像我時常能發現,有些老人家突然就沒有再來坐了,常來的人數減少了,無形中也讓阿公阿嬤無聊的時間也增加了,以前的老客人們語境、口氣大家彼此熟悉,但面對新客人時,老人家用了一輩子的語氣習慣,卻偶爾容易產生誤解,很多時候老人家只是因為有人來,好不容易可以多說一點、多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卻也容易因此造成了誤會,這可能不只是我們小洗衣店的實況,也是現在所有鄉下老人的痛點吧。
鄉下雖然不像都市充滿了各種娛樂,但很幸運的讓我從小經歷著純樸的人情,學會尊重和對老人家關心,也是因此,才會讓我在看見鄉下老人孤寂的時候,很想為他們多做一些事情。就如同今年幫他們經營的 IG,這種嘗試,除了扭轉了他們和我的關係、透過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讓我的阿公阿嬤生活多了很多趣味,也讓他們透過事情了解我這年輕一輩的看法,很多年輕客人也因此跟他們多了很多話聊,很多老人家也跟他們說要向他們看齊,他們似乎又重新對於自己有了肯定。如果你有機會來到后里,歡迎到我們家跟老人家聊聊天,除了能得知后里的各種資訊,你還能聽到很多屬於他們那一輩與我們年輕一代不同的見解和看法。
撰文、圖片提供|張瑞夫
文創工作者,最近大家都比較常叫「 萬秀的孫子 」。習慣第一步先用情感思考,去讓別人感受到生活中所缺少的溫暖,同時關注循環與時尚的平衡、人與人的關係,現為「 萬秀洗衣店 」第三代及「 Change Christmas X Srtangers 」總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