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dmin_SeeingCounseling

致:每一位因過度比較而受傷的心靈/看見心理 張宇慧實習心理師


張宇慧 Karen Chang 實習心理師


致:每一位因過度比較而受傷的心靈/看見心理 張宇慧實習心理師

小風形容自己是個「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人,尤其從小到大自己都是那個認真做好每一份作業、認真念書、認真做好每一個階段「該做的」事情,並且也取得不錯成績的學生。但當小風最近剛出社會,面對初次踏入職場環境,讓她感受到極大的壓力,以及事事都無法「完美」做好的失控感,這份失控感也壓得她喘不過氣。


「我已經做了很多,但好像總是得不到主管的認可…是不是其實是自己哪裡沒做對…才會這樣」小風訴苦的同時,也把問題歸因於自己的「不夠好」。


面對這樣的壓力,小風生活中也很難找到人可以傾訴:「我也很想要找人說一說抒發,但是當我看到我的同學做得比我高薪的工作,而自己那麼認真卻只是不上不下時…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很爛啊…我不敢跟別人說其實我很努力了,因為我好像其實還不夠…不夠努力…不夠好…」


對小風而言,好像連「壓力」、「痛苦」都必須在某種「成就」、「努力」的比較下才值得被看見。她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有很多條件:必須要「比較」孰優孰劣後,才「值得」被愛、被重視。過度比較帶給小風時刻自覺「不夠好」的信念,也引發了她自責、羞恥的感受。 這份經驗似乎可以追溯到小風的原生家庭。


「我姊姊是個很優秀的人,不管我做什麼爸媽都只會說:還可以更好、你要多學學你姊。」

「對,我就是那種比較笨,只能靠學姊姊,勤能補拙的人啦!我從小就是不聰明也不漂亮,甚至也不太會講話,不惹人疼啦…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


小風深深嘆了一口氣後說:「但誰想當那個只是很乖的人,我也想要很任性但是還是被愛…」


-------------------------------------------------------------------------------------------------------


【比較不是問題,過度比較才是】

比較不是問題,有時候和自己,或是和目標的比較,會帶給我們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方向在哪裡,也協助我們了解自己距離目標還有多遠。但事事陷入比較的泥淖,也同時影響著自我價值感,才是侵害我們身心健康的「過度比較」。就如上文中的小風,當這份過度比較開始讓她無法休息、覺得自己比較差、比較不好而不值得被重視時,這時候我們可以開始停下腳步,看看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事。 


【過度比較帶來的低自尊】

很多生活中的「過度比較」是受早年生活中「有條件才會被關愛」的經驗影響所養成。就像小風童年不斷被督促向優秀的姐姐學習,這讓她內化了「我要足夠優秀才值得被愛」的想法;面對無法超越的姐姐,小風長出了要乖乖聽話的生存策略。不論是追求優秀、還是扮演乖巧,也都隱含著「我必須要努力才會有人愛我」的信念。但是當生活中遇到無法調適的壓力、挫折時,這樣的信念便很容易勾起「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傷痛,引發低落、自責的感受。


【從過度比較中釋放】

若你也面對過度比較而難以在生活中喘息,你可以試著從以下角度來幫助自己:


多給自己一點空間

面對「過度比較」,我們內在可能時不時會受到擔憂、焦慮的感受侵蝕。當這份緊張感開始升起,我們可以先放下想要趕快做些什麼的衝動(不論是逃避或者往前衝),而是給自己一點空間跟時間,聽聽看內在的自己在擔心些什麼。


理解比較可能是你的生存策略

比較,很有可能是早年你為了得到主要照顧者的關愛而長出的策略,這些比較不是你的問題,而是童年時期還年紀還很小的你,需要得到父母疼愛而長出來的生存方式。我們不需要責備這麼努力的自己,而是試著多給自己自我照顧的空間。


不需要完美才值得被愛

身為有血有肉的人類,我們不太可能方方面面都俱到,勢必有些限制、缺點,也會有很多不如他人的地方,但這並不妨礙我們「重視、關愛」自己。有時候這份「無條件的關愛」我們可以很自然的給予寵物、伴侶或是孩子,但我們也可以嘗試著把這份無條件的愛放到自己身上。


過程中的步伐都是前行的軌跡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很難完全的放掉結果只論過程,但可以多看看自己在過程中的每一份努力。我們不需要走到超越他人的高點,但是往前的每一個步伐,也都代表著我們正在往期望的方向前行。


-------------------------------------------------------------------------------------------------------


或許你從中也看到了因過度比較而無法喘息的自己,然而我們不需要揹著這樣的枷鎖生活,願每一位因此而受傷的心靈都可以從禁錮中釋放,邁向更輕鬆、自在的生活。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52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