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史學家專文

余英時的治史歷程:腹稿、書海與突圍

余先生對於各個時代文獻的鑽研,對各個時代問題的探索,往往有超過具體時代環境的意義,而涉及到中國歷史上長時段甚至是近乎本質性的問題。他這樣做,除了是個人能力的積蓄之外,也跟中國史延續性高、在世界史上自成一格的特性有關。

閱讀更多...

孫康宜:文學偵探余英時

余英時不但是傑出的詩人,也是最善於解讀詩歌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讀者。我經常和他開玩笑,說他真是最好的文學偵探,他總是一笑置之。余先生之所以這麼會解讀詩歌,善於解讀詩歌裡的暗碼(secret code),是因為他很敏感地捕捉到陳寅恪或汪精衛等人的詩心,或者是他們的文心。

閱讀更多...

葛兆光:余英時的通史視域與現實關懷

余英時其實就是嚴復、梁啟超、胡適之後的通才,他以他的歷史研究,關懷中國的現狀,因此可以不落門戶之見,而有世界眼光,能夠深入傳統的問題,而又有國際一流的追求。站在世界的高度,就不會把「中西」或者「古今」視為絕對的對立,所以他才能「通」。

閱讀更多...

周質平:敬悼余英時先生

如果說錢穆的現世關懷是為舊中國「招魂」,胡適是為新中國「催生」。那麼,余先生既不「招魂」也不「催生」,他隔海靜觀,透過深刻的歷史研究,對當下的社會時局給出針砭。余先生是近世以來,能以學術研究影響到現世政治極少數的學者。

閱讀更多...

在悼別中相見——余英時紀念論壇完整回顧(附影片)

史學泰斗余英時逝世後,中外學界在哀悼之餘,亦開始著手回顧及探討余先生在治學、寫作、立人上的諸多建樹,以令其思想及精神得以延續。本文精選孫康宜、葛兆光、周保松、王汎森、錢永祥等出席講者發言,回顧論壇影片及媒體報導。余英時先生留給我們的精神力量,至今仍維繫且滋養著散落各地的心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