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捕捉愛情神話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詮釋與整編(摘錄)
一、「情至」的隱密入口
湯顯祖的《牡丹亭還魂記》傳奇敷演備受禮教約束的太守之女杜麗娘懷春慕色的故事,她因情成夢,因夢成癡,又因癡而亡。然而死猶未已,一靈不滅,繼續在死亡裡追尋到夢中情人柳夢梅,最後又還魂復活回到現實世界,排除困難,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劇作,經過四百多年的流傳,在舞臺上愈演愈烈,豔彩精光,無戲倫比。
這個幽奇絢麗的愛情故事,從古到今,傾倒眾生,令人如醉如癡。它當時甫一出現,立即掀起劇壇的旋風,沸沸揚揚。明清以來,改本續書屢出不窮,其他評點、轉引、模仿者,更是不勝枚舉。而在明清婦女界造成的熱烈反響,尤為驚人。傳說中俞二娘、金鳳鈿、馮小青、商小玲等這些多情女子都因《牡丹亭》感傷殉曲以死,更使戲裡戲外,不知憑添多少傳奇外的傳奇,成為古典劇壇的奇事異象。
明代沈德符《顧曲雜言》所謂「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色」的說法,正說明《牡丹亭》的問世標記著古典戲劇的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從此中國文學才真正產生了一個不朽的愛情故事,足與莎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中西輝映。
近代以來,透過《牡丹亭》在西方的表演傳播,已造成國際盛況。清代戲曲家李漁說是《還魂》之作才使湯顯祖得以傳名;而在崑曲已被聯合國宣布為全人類文化遺產的今日看來,作為「崑劇之母」的《牡丹亭》也使中國戲劇得以世界揚名,意義尤為重大深遠。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牡丹亭》如此跨時跨代的轟動奇蹟,邀致跨國跨文化的專寵殊榮?《牡丹亭》的魔力究竟在哪裡?湯顯祖透過《牡丹亭》到底傳達了什麼重要的訊息,足使世世代代的人為之動心動容?對於這個答案,歷來說法不可勝數,正足以說明這個作品的涵蘊豐富,叩之無盡。但異中有同,說到《牡丹亭》的魅力,眾說不約而同都歸結到湯顯祖《牡丹亭.題辭》中「情至」的言談: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