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議」是指學者討論喪服相關議題之言論。本書研究魏晉服議中守經與行權之議論,及其與當時政治、社會、學術的關係,探討服議產生經權論辯的原因。魏晉服議受門第社會、經學思想以及時代思潮影響至深,服...more
秦漢時代是奠定中國官僚制度的重要時期。在漢代,從最底層的縣屬吏入仕的官吏,有機會升遷至政府最高的職位。這樣的情況基本不見於其他朝代,可見漢代管理官僚的人事制度既對後世有所影響,也頗具特色。而...more
本書以歷代史家用漢、藏、波斯、蒙、滿、回鶻等語文所編纂之「蒙古帝國王族世系譜」為對象,藉由研究成吉思汗裔諸王在世系譜中的記載,切入蒙古帝國史的核心問題。除了分析不同記載間的「差異」,也析論系...more
本書受觀念史、概念史研究範式的啟發,以詞彙為考察中心,結合認知語言學、認知隱喻學、廣義修辭學等方法,從《全唐詩》中的論詩詞彙考察唐代的詩歌思想與觀念,包含詩與經驗現實關係、詩與景的關係、唐人...more
本書的構思是受二十一世紀「中國崛起」的現象與「中國夢」、「盛世」相關論述所觸動。這一「中國夢」延續了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富強救國的理想與現代性╱現代化的追求,可直接追溯至晚清鄭觀應的《盛...more
本書透過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分析宋代古文運動展開的歷史脈絡。上篇探討1008至1033年的所謂「天書時代」,如何在真宗與徐鉉後學的合作下,融合漢唐經學、讖緯學、道教思想於一體;下篇探討仁宗朝的古...more
本書根據睡虎地秦簡與秦兵器銘文復原戰國秦郡從軍區發展到地方政府的歷程,根據張家山漢簡揭示早期郡制的中央外派性質,根據包山楚簡探索戰國秦郡之外的另一種地方政府,根據里耶與岳麓秦簡解析秦郡既可對...more
清代的上三旗包衣是滿洲皇帝的家內奴僕,也是內務府官僚體制的重要成員。他們同時奉職於家、國兩套體系,以側進政治而顯貴。清初包衣的個人仕途與家族發展高度依賴君王青睞,此與內務府體制未備的結構性因...more
中日輪船航運業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的競爭與勢力消長,關係錯綜複雜。本書分析1914-1945年間兩國航運業在中國沿海與內河水域的發展,為20世紀前半中日政治性衝突提出經濟性的解釋。日本在華航運經營,...more
律:諸盗耕種公私田者,壹畝以下,笞三十。伍畝加壹等,過杖壹伯。拾畝加壹等,罪止徒壹年半。荒田减壹等,強者各加壹等。苗子歸官主。 學田租米、房廊賃金在宋代成為州縣學與官私書院主要經費來源,是...more
本書以六朝同題詩歌為研究對象,包括同題擬作與同題共作。 進而指出,六朝「同題群」的詩作一方面反映文學傳統的形成與嬗變, 另一方面則表現了文學集團成員指向在場他者的話語。 本書以六朝詩歌常見的...more
「客家」究竟是什麼?今日的臺灣「客家」如何形塑而來? 「客家」的形塑是華南與臺灣皆同,還是存在不同的歷史脈絡? 此為本書亟欲回答之問題,亦為當前客家研究之核心。 清至日治時期,客家一詞並非臺灣客...more
災異學是根深柢固、潛藏人心的文化現象, 本書藉由《漢書.五行志》所載述之西漢災異學說、災異類型研究, 發掘災異學內隱於中國人文化意識中的「深層結構」。 中國災異學的學理創發與論述成果大抵確立於...more
在過往的研究中,唐代被認為是較不重視孝道的時代, 但本書以士人行孝的生命經驗,整合制度史、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視角, 建立層次豐富的唐代孝文化圖像。 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今成轉蓬去,嘆息復何...more
1942-1945年間的上海文壇,日本占領時期、汪精衛政府治下的「淪陷區」,一處懸崖上的花園。 新世代文藝少女對文學祖師奶奶及其所屬時代的追索;自二戰後期之上海至戰後臺北,楊佳嫻探問張愛玲及其文學舞...more
中國中古時期的「封建」,與西周的「封建」,乃至於現代認知的封建,實為不同的概念;本書對於魏晉南北朝的封建制度與政治秩序,有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本書以爵制為研究重心,探討中國中古時期封建的意...more
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聖人亦以「禮教」作為治平天下之重要手段。縱使中古的公私禮書都已漸趨成熟,但其行用效力卻僅止於政治權力的擁有者,始終無法真正普及庶人。安史亂後國家社會的巨大變動,讓...more
詩歌發展至明清之際,原有的抒情性已然面貌不顯,淹沒於詩史、以文為詩等體類上的陵越;創作上則遭以意為主、敘事繁冗等的侵犯;當世小說、戲曲的風行,更使得強調簡、雅、凝鍊的詩歌一道受到強力挑戰,呈...more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分別採取思想心態與社會文化的取徑,探討歷史記憶中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久遠的歷史與晚近的歷史、遠方的歷史與近身的歷史,如何編織個人和群體的認知與認同。 讓我們設想,唐代有位...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