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大概都渴望有後人為其處理身後事。香港是一個糅合中西文化、華洋雜處的地方,居住著信仰、背景、種族各異的人,不同背景及年代的逝者,有著不同處理「身後事」的方式。這些種種有關人的後事,是本...more
★「跨商策略」如何在近代中國成形? ★「跨商策略」如何南漸,在香港開花結果? ★「跨商策略」如何利用英屬香港,往外幅射影響力,撮合中美關係,協助美國建立其二戰後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 《香港製造...more
New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public housing and squatting in Hong Kong。 In Hong Kong Public and Squatter Housing, Alan......more
本書係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評議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經濟區研究”的研究成果,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體制、産業和城市發展的實際,從支撑國際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和典型的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因素和視角出...more
適合關心一國兩制下, 受惠於國安法立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香港, 對香港及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有興趣的讀者。 洪爲民教授作為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透過此書分享他對香港...more
從日常消遣到節日慶典,從娛樂文化到消費文化,百年香港的娛樂遣興隨着時代變遷而更迭,不變的是馬照跑舞照跳,擁抱當下與期望未來的熱情。 著名收藏家、香港歷史掌故研究者鄭寶鴻透過剪報、舊照片及...more
本書不但是作者的懷舊之旅,也是他對香港未來的展望。朱知梅醫生於上海出生,在香港長大,之後前往英國深造成為一名血液專科醫生,並在當地行醫三十多年。後於2012年獲邀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服務,過去十年...more
本書借助歷屆人口普查資料以及大量史實資料,從社會語言學視角出發,全面觀察新加坡自獨立以來國家語言規劃、雙語教育政策的實施與發展,探討四大族群的語言現狀,分析各族群的語言態度、家庭用語選擇以及...more
包括數以百計的離島在內,這片被稱為“新界”的廣闊地區坐擁香港約九成的土地及一半以上的人口,自然條件優越,文化歷史悠久。其實遠在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英人將其劃入香港版圖之前,這裡早有...more
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各區都有不同的特色。特別是早期的殖民地時代,因為華洋分隔的政策,令華洋不同的商住區,街道和建築上都有顯著的分別。 掌故專家鄭寶鴻先生透過本書,一次過記述港九十多區開...more
本書為「澳門知識叢書」之一種。作者黃文輝為寫作人、攝影師、澳門文史研究者。康真君廟(俗稱康公廟),在澳門眾多廟宇中,其歷史源流、建築規模以至社會影響力都不算突出,但因其坐落之內港地區乃19世紀中...more
1860年中英簽訂《北京條約》,揭開了九龍發展的序幕,市區急速擴展,人口增長,教育需求亦大增。不少早年扎根於香港島的辦學團體洞悉對岸的教育需要,紛紛跨海拓展教育服務,作育英才。其後,辛亥革命、民...more
用港督名字命名的彌敦道(Nathan Road)乃九龍半島的大動脈,自修築至落成使用起,九龍半島日漸繁盛起來,成為車水馬龍的金光大道。 本書是關於彌敦道的故事,匯聚多位學者和歷史專家的文章,配以多幅歷...more
明信片,是人們一種旅遊回憶或「到此一遊」的憑據,亦是一種具備多功能性質的媒介。它既是呈現出風土民情、湖光山色的藝術品,亦是蘊含文化積澱的收藏品及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在資訊還未很發達的時代,明...more
1949 年前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歷史,是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以及香港近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往由於種種原因,各界對這段歷史一直諱莫如深,學界亦鮮有系統而深入的探究。現在,如實講述和彰顯這段歷史...more
吳荻舟1948至1962年在香港做地下工作,後來調到北京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仍然是做香港的工作,身處連接中央–香港的關鍵位置前後二十年。吳荻舟留下的大量珍貴文稿,有助瞭解中央的香港方針、五六十年...more
本書為「港澳制度研究叢書」之一種。自香港回歸以來,內地和香港特區在法律制度方面屢有爭議和衝突。減少甚至消弭這些爭議和衝突,並進而解決由這些爭議和衝突所衍生的其他法律問題,應當是兩地未來法制研...more
本書為「澳門知識叢書」之一種。澳門金融史是一部政治史,也是經濟史和社會史,不可相互分割。本書以4個發展階段合共16個標誌性事件,跨越180多年時間維度展現澳門金融業的發展歷程。從萌發時期,到抗戰時...more
本書是系統梳理香港特區非全職法官制度的專著。在香港的司法制度中,非全職法官制度有著三個重要的特點:其一,非全職法官承擔了香港法院多種類型案件的審判工作,分擔了香港法院案件的聆訊壓力;其二,非...more
《南海日記》全書分為上下二冊,文字60萬字,圖片700多幅。 上冊是作者10次赴南海各個島嶼的拍攝、日記,和對祖祖輩輩航行在南中國海海域進行捕撈作業老船長的採訪,記錄了船長們帶著祖輩流傳下來的《更...more
本書係中山大學“985工程”三期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創新基地法學招標項目“港澳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法律問題研究”的中期成果,本書主要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依據及其在法律上的可行性出發,探討具有中...more
本書運用規範分析、比較分析、歷史分析等方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保障人權的制度與實踐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本書不但關注香港特區法院保障人權的歷史脈絡、基本原理、制度構成與運行機制,還關注香港特區法...more
2013年,菲律賓就中菲南海爭議單方面提起仲裁。2015年和2016年,國際仲裁庭分別作出裁決,嚴重損害中國在南海斷續線內的島礁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此次由菲律賓主導的“司法化”運作,不僅未有效解決中菲...more
1949年後,中國沒有要求取回香港,香港經濟轉型成功,由此看來香港似乎很安穩,但在大英帝國版圖內的香港實際上卻十分脆弱,這既因為中國的威脅,也由於大英帝國的沒落和美國在冷戰時期的需求。其脆弱性在...more
“This is a vital book for specialists as well as a wider readership with an interest in greater China’s diverse and chan......more
戰爭爆發後毛澤東始終積極主張出兵朝鮮,甚至在美軍越過三八線、蘇聯拒絕出動空軍等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力排眾議,毅然決定派兵入朝,其初衷除了對中蘇同盟的考慮,還有沒有想到朝鮮問題? 1956年朝鮮勞動...more
This groundbreaking volume captures and analyzes the exhilarating and at times disorienting experience when scientists, ......more
「大中東」是人類文明最早出現的地區,歷史上不同文明衝突與交融最為顯著的地區,當今世界各種矛盾集中表現的地區。 《大中東行紀》既是遊記,也是歷史,更是作者對人類不同文明之間橫向交流與縱向演變...more
走一趟「叮叮」之旅 尋找電車的前世回憶與今生價值 1842年,英國佔領香港島。 1860年,英國佔領九龍半島。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九十九年。 1901年,英國批准在港島興建有軌電車。 1902年,香港...more
發生在1950年至1953年之間的朝鮮戰爭,是冷戰期間,在東北亞發生的激烈熱戰,也是民主政體與共產政體兩方勢力角逐浮上檯面的博奕場。如今,戰火停熄一甲子餘,國際政權歷經改朝換代,政、經強權早已板塊移...more
日本明治官方文書顯示「尖閣列島事件」的整個過程是不合法的;它既不是琉球的固有領土,也非歷史短暫的沖繩的屬地。這個名詞到了1900年才首次在日本地理刊物中出現,卻不是官方命名的地名,此名詞的使用為...more
釣魚島與琉球王國在歷史上有着非比尋常的關係,欲瞭解中日之間釣魚島紛爭的由來,不得不從琉球說起。 近年來日本爭奪釣魚島,所持理據有源於琉球國(沖繩縣)的遠島之說,本書就是論證琉球並無領有釣魚島...more
香港經歷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之後,經濟依然屹立不倒,香港人理應享受著辛勤得來的成果,但事實卻是愈來愈感到危厲不安。貧與富的對立,本地人與內地人的矛盾,都不斷衝擊著香港人的心靈,房屋問題顯然...more
西藏、新疆和內蒙古近年相繼爆發數起暴亂和抗議示威,聲勢之大,間隔之短,前所未有。三大少數民族用血腥暴力方式來進行抗爭,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共60年來所宣揚的自欺欺人的民族政策,早已瀕臨絕境...more
The volume collects the published articles of Dr. Marjorie Topley, who was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social anthropology......more
湄公河,六千萬人的母親。 始於青藏雪域涓滴冰融,終於南中國海淼淼煙波。 古老神佛在高原上俯瞰大地,孤軍血淚在叢林中漫漶難辨, 台灣企業於九龍江平原扎根,歷史從近代的傷痕裡走出。 迢迢山川...more
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香港十年專號」指的這十年,毫無疑問就是「香港回歸」後的第一個十年,而「香港回歸」只是慣用的簡稱,全稱是「香港回歸中國」、「香港回歸祖國」,選擇不同的詞彙或名稱當然不僅...more
同樣是黃皮膚,同樣飲著一條長江水。 兩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各種各樣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房間著衣起床了。於是,在每一個的人身上烙下了一個胎記。 儘管沒人告訴你,有一種東西與生俱來地植入了你的骨...more
自一九一一年開始,蒙古人民經過十年努力,於一九二一年正式宣佈建立了蒙古國。直至一九四五年受到國際局勢演變的影響,而進一步促成國股在國際任捨下完成公獨立,於此完全脫離了與中國糾葛不輕的歷史關係...more
香港,一個身世朦朧的城市。身世朦朧, 是因為來自一股悲情。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個性所在。香港的個性呢?常對朋友說,香港既是一個朦朧之城,生長其中的人,自當也具備這種朦朧個性。香港人不容易讓人理解...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