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暢銷榜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 定價:330
  • 優惠價:929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怪物」,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

他是所謂的繭居族、啃老族,他是我弟弟。人,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那真的是自己的選擇嗎?還是,他面前的選擇太少?而有沒有可能,自己也會是「不正常」的那個人?有沒有可能,一切會「好」起來?

 

OKAPI 推薦

  • 廖瞇 / 雖然滌離開了,但遇到繭居問題的家庭還存在──書寫之後的繭居論壇對話

    文/廖瞇2022年03月29日

    繭居是一種病嗎? 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之前,我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參與繭居議題論壇。那時繭居對我來說,還是個人的問題,屬於「我們家」的問題。開始與滌對話,書寫之後,我才慢慢跨了出去,先是與宋文里老師取得聯繫,開啟了我對心理治療的不同看法,透過與宋老師對話以及閱讀羅哲斯的《成為一 more
  • 入榜作家為你導覽年度暢銷榜【文學小說篇/蕭詒徽】|2020博客來閱讀報告

    文/蕭詒徽2020年12月04日

    每一年都在公布圖書暢銷榜,每一年都從第一名看到第一百名,每一年都想著啊這本書有進榜啊那本書沒進榜。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多做點什麼呢? 今年,讓類型暢銷榜的入榜作者與長期研究類型出版的業界人士,帶你一起看看,他們是怎麼樣解讀這份榜單,又能從暢銷榜與暢銷書的內容中,看見哪些臺灣讀者們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第20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得主
  ★一場無例可循的艱難對話,一部近身拍攝繭居族的紙上紀錄片
  ★「這或許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盧郁佳
 
  ∣ 他是所謂的繭居族、啃老族。
  ∣ 他十多年來倚賴家人供養,像一尊佛那樣。
 
  「我用『滌』來代稱這個弟弟,我都叫他『ㄉ一ˊ』,不是弟弟的意思,只是一個發音。還有因為他怕髒,他覺得這個世界很髒。」
  滌大學畢業後失業在家十餘年。鎮日關在房間裡,只在固定時刻走出。
  他的感官異常敏感。只要客廳有人,連去廚房倒杯水,都是艱鉅的工程。
  他無法走在人群裡,不坐電梯、不搭大眾交通工具,永遠走路。
  他因為敏銳執著而飽受折磨。他是別人口中所謂的繭居族、啃老族,
  以及高敏感、強迫症、控制狂、完美主義者……
  滌不跟爸媽交談,沒有朋友,姐姐是他唯一說話的對象。
 
  ∣ 他是我弟弟,父母唯一的兒子。
  ∣ 書寫,是為了他,更是為了媽媽。
 
  一個長年為家庭犧牲忍抑的母親,對兒子的現狀自責,「都是我這個媽媽不好。」
  一個性情溫和卻難以言愛的父親,一生拚搏,對兒子有許多不解與不諒解。
  一個離家在外的姐姐,回轉過身,敲叩弟弟滌的房門,試圖展開對話。
  作者廖瞇如實記錄下與弟弟的互動,同時一點一滴追溯成長過程,直面與父母的關係。這部作品,不僅是對弟弟幽闇如謎心靈的探索,更是對母親、對父親,以及對自己的挖鑿深掘。對話,打開了一個個黑盒子;書寫,將她帶到一個從未想過的地方。
 
  ∣ 不只是長篇紀實散文,
  ∣ 更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
 
  這是一篇描繪家庭情感的長散文,一份記錄困難關係的報導,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
  作者書寫時,沒有預設,無從計畫,她不知道會如何發展,更不知道終點在哪裡,只能「且走且看」的記錄下這一切,並盡可能誠實。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更顯真實。
  不雕鏤文字,卻總是精準切中;不渲染情感,反因為節制而動人;沒有高潮起伏,仍引領讀者一路讀下去。
  那些層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讓我們無比熟悉;每個家人的現實處境,與我們這般接近。
 
  ∣ 我們與「不正常」的距離。
  ∣ 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怪物」。
 
  近年,繭居族與啃老族等社會現象愈益引發討論,這部作品,是對相關情狀的第一手觀察記錄。
  書中不僅深入探觸被視為「不正常的人」的內在心理,同時剖視其家人遭遇的困境。
  作者並透過自學,以及尋求心理學專業人士的建議,持續與家人進行一場場對話,試著慢慢靠近,相互感受,彼此理解,自我療癒。
  究竟,每個人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那真的是滌自己的選擇嗎?還是,他面前的選擇太少?
  而有沒有可能,自己也會是「不正常」的那個人?有沒有可能,一切會「好」起來?
 
  書中摘句
 
  ✽在書寫的時候,滌變成一個謎,滌的爸媽變成一個謎,她自己變成一個謎。但不書寫的時候,他們變回一個一個的人。
  ✽為什麼我一邊說「不正常並非不正確」,但同時又希望他是個正常的人呢?
  ✽我有時候想,如果我早一點開始跟他說話,那麼他有沒有可能「正常」一點?所以我也只是希望他平平凡凡,正正常常就好了?我根本沒有打算了解他真正在抗拒的是什麼?
  ✽有次有個朋友問她,你寫是因為你弟嗎?她點頭。但她現在想,好像是為了媽媽。
  ✽一部分的我跟自己說,這是滌自己的選擇;但另一部分的我想著,這真的是滌自己的選擇嗎?有沒有可能,他面前的選擇太少?
  ✽「在房間裡是他自己的選擇。」「不要變成怪物就好了。」「不要去傷害別人就好了。」我這樣想著,然後一天度過一天,一年度過一年。
  ✽我更在意的似乎是,我擔心我沒有注意到他在房間裡發出的訊號。我擔心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發出訊號。
  ✽滌說,如果心理醫生就只是聽他說話,我來聽他說話就好了。
  ✽只是我社會化了,我有斌跟我一起;只是滌沒有社會化,沒有人跟他一起。
  ✽我很想說,如果變得稍微正常對你來說也比較好喔,但我說不出來。因為滌變「正常」最大的影響是─對他的家人比較好,說得更實際一點,我們比較輕鬆。
  ✽忽視他的困難就像對憂鬱症的人說那你就快樂起來啊。
  ✽羅哲斯說每個人都有積極入世的那一面,但當我與滌相處時,我卻感覺不到,我覺得他想要的就是走一條沒有人的路。
  ✽聽著媽媽說話,跟媽媽說話的當下,我感覺著這些正發生在我們之間的事──我發現,書寫將我帶到一個從未想過的地方。
  ✽「我現在看著我的姐姐,覺得她很可愛。沒有人像你這樣跟我講話。」滌看著我說。
 
  關於封面設計
 
  美術設計朱疋,以全黑底色呈現此書所探觸的心靈困境,以及艱難家庭關係。也譬喻白畫幾乎足不出戶的滌,獨自繭居在他的小房間裡。
手工拼貼感的球形,是作者扔進滌房間、試圖開啟對話的布球;萌發長出的枝枒,呼應全書結尾那段動人的描述。帶點螢光的綠色雨滴/水痕,不唯有洗滌之意,也隱喻療癒的可能,宛如為黑闇小房間帶來生機。
 
名家推薦
 
  宋文里(美國伊利諾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劉克襄(作家)
  劉梓潔(作家)
  蔡素芬(作家)
  盧郁佳(作家)
  鴻 鴻(詩人)
  ──樸實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持續好評
 
  我必須向學生推薦廖瞇──無論說她對關係的把握,對事態的細描(或叫厚描、濃描),都接近古典大師的期待(我是說心理學家羅哲斯,以及人類學家格爾茨),並且在描述中展開的形式,像巴洛克音樂那般綿密,卻是手到擒來,全不費工夫。我們該學的是她。……瞇滌清了日常生活裡所有細密糾結的亂麻,雖然我不知後來會有什麼結局──過日子本來就不會有結局。——宋文里(美國伊利諾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是一段自我療癒的過程,直揭家庭與心靈的暗面,文字表述卻一直維持在不慍不火的基調上。它還呈現一種「不完整的完整」,讀者不一定要從頭閱讀,隨便挑一篇都能感覺出濃郁的文學質地,感受其中的奇異氛圍。一邊讀時,非常擔心無法好好收尾,讀到最後卻很動容。書寫者在處理任何一篇作品時,都該有一個不凡的位置和角度。這部作品有形式上的創新,是我沒看過的。——劉克襄(作家)  
 
  書寫家人的難度,大概僅次於親口對他們說出我愛你。傷害是容易的,愛是困難的;批判是容易的,理解是困難的。作者廖瞇最不正常的是,能夠不帶判斷、甚至丟棄觀點,把自己當一具沉默的攝影機,從家裡的這個房間移到那個房間,純粹地記錄。不管出生在哪個家庭,我們先被教育成「正常的人」,再被期待成為「有用的人」。什麼叫做有用的人呢?我還沒有答案。但什麼叫做有用的書寫呢?這本書絕對是。看似毫不用力,卻十足有用又有力。——劉梓潔(作家)
 
  作者真誠無諱書寫家人,對三十七歲還未能就業,對社會產生疏離、自閉、暴躁、聰明的弟弟,謀盡方法與勇氣製造對話機會,也透過對話一層層剝開家人間相處的問題以及每個人的個性,目的不在解決問題,而是正視問題,在剝撥的過程,發現每人的困境及個人的體悟。這種對話的建立,具有試圖黏合家人感情的作用,也是自我療癒。作者以簡約誠樸的文字做了一場自我心理探索和呈現,她很有勇氣,她所對談的這個家人關係,雖以疏離社會的滌為中心,也是家人相處有困境的眾多家庭的縮影。——蔡素芬(作家)
 
  是否每個人都有過孤獨的遇難史呢?像這樣的猜想在故事的伏流下不斷展開,充滿了現實所特有,曖昧、混濁的活力。也許這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廖瞇非常難,家人也非常難,如此艱難的奉獻,所觸及的深度事實是驚人的。本書乾淨極簡的文體,每頁都在讀者心中投影出鮮明的圖像,像是安靜的北歐電影。一重重的謎團,使敘述產生詩性的神祕,甚至騰起一股魔性,吸引人往下讀。——盧郁佳(作家)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是一部情感真摯的作品。作者以樸實的文字深化了家庭書寫的題材,藉由描述一位無法進入社會的弟弟,勾連出三位家庭成員之間的生命傷痛。作品呈現一種非常態的私密情境,卻能藉由高度的自我坦露而在情感上喚起讀者的共鳴;並且透過後設的書寫技巧,讓作品中的人物同時回應、參與創作。評審們相當認可作者誠實而不失敘事策略的組構方式,於此已然實現療癒書寫的企圖,同時也深化作品的文學價值。——「第20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決審評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瞇


  大學讀了七年,分別是工業產品設計系與新聞系。
  認識「玩詩合作社」後,創作底片詩;認識《衛生紙+》後,持續寫詩。
  2015年出版詩集《沒用的東西》。
  2019年以《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獲選為台北文學獎年金得主。
  認為生命中所有經歷都影響著創作。
  現寄居東部,一邊寫作一邊教學。
 

目錄

推薦序 人是如何遇難的/盧郁佳
推薦序 在日常中與不正常相處──為廖瞇作序/宋文里
 
掀開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還未結束的對話
 
後記 在掀開之後,在對話之後,在持續晨寫之後
 

推薦序

人是如何遇難的

 
  二O一九年,日本發生了神奈川隨機殺人案,等校車的小學生兩死十七傷。嫌犯是川崎市的五十一歲男子岩崎隆一,殺人後自殺。他不出門、沒有工作。他小時候父母離婚,由伯父收養,小學時外表文靜,遇到事情不順心會暴躁,所以漸漸落單,畢業也不參加同學會。

  幾天以後,東京市七十六歲的農林水產省前事務次官熊澤英昭,拿刀刺死了四十四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父親事業成功,兒子一直沒工作,在家打電玩,每月買遊戲幣超過台幣九萬兩千元,近日嫌附近小學太吵,父子爭吵後,父親想起幾天前川崎市的隨機殺人事件,心想不能讓兒子害人。於是殺人後自首。
 
  自從鄭捷隨機殺人事件以來,每次讀到這樣的新聞,都像是收到一封遇難者封在瓶中放流的求救信:「你知道我活著是什麼感覺,為什麼你還不來幫我?」但是我收到的時候,每一次都太遲了。所有人躺在地上,我無法阻止慘劇發生。繭居者熊澤英一郎遇難了,但因為社會把失業繭居看成恥辱,導致父母家人被迫隱瞞,社會資源難以介入黑箱做出改變,結果是家屬熊澤英昭也遇難了。繭居者需要支持,家屬需要支持。

  人們為謀生而忙碌的時候,很難理解問題有多重要。但經濟惡化、貧富懸殊,失業增加,繭居者也增加。日本估計有超過五百萬人繭居,依比例,台灣至少也有一百一十五萬人繭居。這群人咬牙承受痛苦,當問題爆發,政府僅動員警力加班巡邏,發動媒體妖魔化凶手、譴責家屬、攻擊廢死。我沒看過對繭居的統計、調查、分析、報導、臨床報告。我想知道,人們是如何陷落幽谷的。
 
  此時,廖瞇的散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進行了重大的社會實驗。瞇的媽媽表示和瞇的弟弟已無法溝通了,在媽媽召喚下,她用一年訪問失業在家繭居十多年、三十七歲的弟弟「滌」,並獲得台北文學年金的獎助寫作成書。每次她回老家,去敲滌的門,滌都不知道她會來,她也不知道滌願不願意見她。她每次敲門都可能被拒絕,她敏銳、柔軟地拆解謎團,探索真相,在父母和弟弟的衝突間居中翻譯,也建立了後援的堡壘。伴侶對她觀察細膩,幫助她看見自己,由此同理母親和弟弟跟她同樣熱情敏感、易於焦慮,一旦失去掌控環境的安全感,就會受困、不安,孤立自己,試圖從孤獨中重返平靜。她向心理學者請益,根據他慷慨的指引,開始讀羅哲斯心理學作品《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並從過去採訪時的積極聆聽經驗中掌握諮商技巧。種種社會資源通過瞇打開黑箱,流入了家庭,改變僵局。心理學者看出這是體制內難以想像的成功,瞇織補了在傷害誤會中斷落的人際連結,把彼此溝通的能力還給媽媽和弟弟。

  滌「不正常」,因為他敏感。隔著兩層樓拉椅子刮過地板的噪音、樓下超商騎樓傳來的菸臭、陌生路人的側目、在房間裡眼角餘光瞥見客廳有家人在,日常一切都能嚴重干擾他,把他逼入絕境。所以即使房間開冷氣,他也要開窗開門通風。滌會在房間大叫「啊啊啊啊」,意思是瞇在客廳看電視影響他,害他買股票輸錢。滌很生氣,但因為滌承認瞇有權用客廳,所以他無法表達抗議,只能陷於失語,或是升級吼罵。但當瞇傾聽滌的需求,配合做出改變,背靠衣櫃而坐、但不讓衣櫃門碰撞作響;滌就感受到自主和能力,發現自己確實有能力改變瞇,便開始教瞇如何開燈、開門而不發出噪音。滌開啟復歸,重新介入了人際空間.

  隨著本書探索,讀者逐漸發現,感官資訊超載癱瘓,並不是滌主要的困擾,反而可能是適應困擾的對策。滌主要的困擾是「那些突如其來的聲音」、「那些沒有道理的聲音」持續干擾他,使他感覺需要如波赫士小說中的強記者,強迫性記憶電扇轉動的連續動作等細節,來分散壓力。壓力便從自我對話的聲音,轉移到背誦飲料成分表、如何觀察記憶所有資訊而不顧此失彼。他說也想養過貓狗或是交個女朋友,但他不想為此分心。其實他所有的努力都在設法分心。

  究竟是誰的聲音在譴責他?表面上滌很任性,不負責任。滌玩股票賠太多錢,被媽媽停權。滌便為此生氣大鬧,回答瞇「媽的錢就是我的錢,反正等她死了就都是我的」。

  讀者只知道,滌的一家人,對品格道德的要求非常高,自律精神非常高。媽媽認為世上沒有「不想做就可以不要做」的事,被強迫時,服從是理所當然的。滌痛恨瞇待在客廳,但承認瞇有權用客廳,所以滌跟自己生悶氣,導致大吼大叫。瞇在自己家時,緊張有訪客干擾,但承認訪客有權來訪,所以瞇就跟自己生悶氣,導致被伴侶一問就會發火。也就是說,他們都很擅長強迫自己。他們最後發脾氣,別人可能誤以為是自我控制失敗;其實是控制太過成功,超出人體負荷所致。因為不確定性干擾他們,嚴重程度遠超出別人的想像,所以別人以為他們小題大作,其實他們已經高度忍耐了。他們已經是自我控制的頂級行家,但別人說他們任性,他們就誤以為自己任性,又更想控制自己,結果是滾雪球擴大災難。
 
  本書乾淨極簡的文體,每頁都在讀者心中投影出鮮明的圖像。像是安靜的北歐電影,白色均勻的室外光源,白牆白地的環境,人物在其中穿梭活動,反應出乎觀眾意料,而每個人似乎都對此習以為常,淡然處之。在全書開頭,觀眾進入一個詭異陌生的空間,但敘述者瞇看起來對此非常熟悉,像是故事已經開始了一半,帶著觀眾不明所以的擔憂,心虛膽寒迎向懸宕、未知。為什麼瞇離家那麼久呢?為什麼滌要在超商背誦飲料成分表?一重重的謎團,使敘述產生詩性的神祕,甚至騰起一股魔性,吸引人往下讀。

  當環境的混亂謎團達到雪崩臨界點時,瞇會關掉對話,回到密室,也就是自己的內心,根據收集到的線索,重新組織路線地圖,訂定新的探險計畫。觀眾會在意外時刻得到解答,例如一開始觀眾會對滌建立的生存遊戲規則感到迷惑,為什麼客廳有人時,滌就不能從房間出去?然後,隨著規則的累積,當中共通的什麼已經足夠熟悉,觀眾幾乎不會再對類似的規則感到奇怪。接近結尾時,瞇在和宋的對話中,不經意提到了滌的服裝規則。觀眾恍然大悟,似乎得到了一種解答。

  一開始,這個家的事情,瞇知道,而觀眾不知道。然後,這個房間的事情,滌知道,而瞇不知道。隨著情節進展,這個家的事情,媽媽知道,而瞇不知道。媽媽的事情,瞇知道,但滌不知道。令人驚訝的是滌不知道。這個屋子裡的魔王,居然也有他不知道的事情。那麼,在遙遠的異國,爸爸知道,而全家人都不知道的事情會是怎樣的呢?在遙遠的台北,瞇知道,而全家人都不知道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呢?在澎湖,或是其他地方,滌知道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呢?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知道,但其實不知道的媽媽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呢?是否每個人都有過孤獨的遇難史呢?像這樣的猜想在故事的伏流下不斷展開,充滿了現實所特有,曖昧、混濁的活力。

  也許這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旁人看著或許不懂這跟虛構的差別,然而新井一二三的散文《媽媽其實是皇后的毒蘋果?新井一二三逃出母語的陰影》自言是因為父母親友看不懂中文,所以才有辦法寫出來。厭世姬的散文《厭世女兒:你難道會不愛媽媽?》,寫於父母雙亡之後。想想若你要寫你的爸媽,寫你爸媽不願意你寫的那些家務事,而爸媽既不是外國人,也還沒過世。想想瓊瑤婚後寫了小說《窗外》真人真事驚動社會,爸媽震怒、感覺受辱,出版社老闆平鑫濤目睹她回娘家時立在巷內大門外,遲遲不敢按門鈴,孤寂可憐的大衣身影,你會明白這件事有多難。廖瞇非常難,家人也非常難,如此艱難的奉獻,所觸及的深度事實是驚人的。
 
  我們內心常有個正義魔人,在高分貝指責我們言行、思想不正確,施壓要導回「正軌」。滌的告白,指引我們去分辨那些我們急於驅趕、導正的事物。

  在對話中,不要只回應自己所幻想、持恆不變的存在,堅持餵貓吃素,餵羊吃魚。應該去感覺,去問,去聽,去分辨,回應那個真實的存在。像是在雙手雙膝之間,圍起一個安靜、隱密、不受自責聲音侵犯的房間,那個容許瞇和滌對話的房間。
 
盧郁佳
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推薦序

在日常中與不正常相處──為廖瞇作序
 

  近幾年來,我帶了好幾位研究生寫「生命敘說」,特別是以「自我俗民誌」的書寫方式作論文。自我俗民誌,簡言之,就是「自傳+俗民誌」。其中的「俗民誌」在人類學寫作上更常見的形式就是「民族誌」。由於我帶的學生多半是做社會文化與臨床實踐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對象不是什麼「民族」,而是自己所參與的俗民生活,因此我們就把「民族誌」改稱為「俗民誌」。

  什麼是「俗民生活」?再來一次簡言之:就是人人都在過的日常生活。只不過,凡是值得敘說書寫的,就不是什麼「正常」的「日常」。其中總有些特殊的生命性質激發了自己的寫作意圖。這樣的生命性質,說它是「不正常」也並不為過。我曾經翻譯出版了一本精神分析的名著《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四十四年的探索》(The Suppressed Madness of Sane Men: Forty-four Years of Exploring Psychoanalysis),作者梅莉恩•糜爾納(Marion Milner)是引用哲學家桑塔亞那(George Santayana)的用語作為她的書名。但這本書是題外話,我該談的是另外一本譯作,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的《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On Becoming a Person),廖瞇聽了我的推薦看這本書。

  羅哲斯這本書的關鍵字眼不是「正常/不正常」,而是我最初跟廖瞇說的regard──並且在通信中,我特別說:這個普通字卻不好用中文來理解。西方人寫信,在署名之前加上 Best Regards,那是再普通不過的問候語,但我們若學樣說「(致上)最高的關懷」,那就太彆扭了──或者,你要怎樣表達你的關懷?

  在家人之間,有一種必要的關係,我們的古書上說的「尊尊/親親」。我不是要在這裡進行訓詁考據,而是要說:這種套套邏輯,表達著「必要」,但卻不是充分的表達,以致我們的傳統表現出不知如何親其所親,乃至一直表現著近而不親的現象──我們在家人之間沒有多少可用的問候語,甚至在朋友之間寫信時也不能寫出 Sincerely Yours, Yours Lovingly, Always Yours, 等等。我們還覺得嘴巴裡說出「我愛你」是挺肉麻的。總之,我們不說我們的關懷。「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後來只剩噓寒問暖,只問吃飽了沒而不談相思的傳統,實在太含蓄,太離題,根本不是親親之道,然而我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生命敘說中所談的「生命」,八九不離十是在談家人之間的共同成長。像這樣的主題,在心理治療/臨床/諮商的專業培養過程中,一定要經歷過有督導的敘說,把其中的關懷揚升到至高的境界──至少要能在書寫中寫出東西來,要言之有物,因為我們的傳統把我們淹沒太久了。然而,在學院訓練中,生命敘說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很多人嘗試,但能寫得好的,還是不常見。精神分析的一位著名作者托馬斯•奧格登(Thomas H. Ogden)在他二〇一六年的一篇文章〈精神分析中的語言與真實〉(On Language and Truth in Psychoanalysis)一開頭就說:「作者在本文中首要的聚焦之處在於語言所扮演的角色──在分析療程中如何用語言把(患者)生命經驗中的真實帶出來。」這大約是專業訓練的最高理想。為此之故,我特意發展出「自我俗民誌」的寫法來為生命敘說另闢蹊徑。在這過程中,我的教學常常強調:我們不是不認得親情,而是缺乏表達的方式。我們不太會說,因此最需要學習的,其實就是文學。

  廖瞇是個寫作好手。我最初認得的她,只是一份以哲學為主軸的兒童月刊裡的一位小編,沒機會看到她的寫作。甚至還因為她的本名而錯認為另一位同姓同名的人。她開始來徵詢我對於諮商/心理治療的意見時,我還不知她的用意何在,給的建議書單就是我翻譯的心理治療的古典著作《成為一個人》,以及一本後現代的翻修《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沒想到她當真看了書。就第一本,看得比我的學生仔細,還身體力行。相形之下,我的學生不知有什麼障礙,說不出這本經典的好處──也寫不出廖瞇風格的描述。

  廖瞇寫的是「非小說」。她描述真實經驗,譬如把我也寫成書中的一個角色,叫做「宋」,但我在閱讀時只當他是個小說裡的角色。當我的學生苦追著「自我俗民誌」時,他們為了描述真實經驗而忘了小說的寫法。因此現在我必須向學生推薦廖瞇──無論說她對關係的把握,對事態的細描(或叫厚描、濃描),都接近古典大師的期待(我是說心理學家羅哲斯,以及人類學家格爾茨[Clifford Geertz]),並且在描述中展開的形式,像巴洛克音樂那般綿密,卻是手到擒來,全不費工夫。我們該學的是她。

  我說了什麼「正常/不正常」?我們需要這種陳腐的詞彙來過日子嗎?一個極難相處的家人,在對話中展開關係,不必叫他有潔癖的弟弟,就叫他「滌」──廖瞇滌清了日常生活裡所有細密糾結的亂麻,雖然我不知後來會有什麼結局──過日子本來就不會有結局。好好對話,就贏來過日子的常道──是的,《道德經》裡的那種,以常名為名的常道(A Way of Being)。晚年的羅哲斯也常談這,譬如他的天鵝之歌,即他的最後一本書,A Way of Being,不用翻譯,廖瞇一定沒想到,但也一定知道這不是巧合吧?

宋文里
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輔仁大學兼任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與批判教育學。著有《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重讀佛洛伊德》,以及期刊論文多篇。譯有《人類本性原論》、《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談教育的本質》、《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與《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等作品。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7605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4 x 20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影片來源: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內容連載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我直覺寫下來會有幫助,雖然我不曉得能做什麼。但或許像他說,他覺得說出來會有幫助:「我知道會有幫助,不是那種單純的以為而已,是那種預感式的知道,雖然在我們說話之前,它還沒有發生。」

有人會這樣說話嗎?用那麼不口語的方式說話?當然,這是我的回溯,我沒有錄音,所以不可能一字一句都說得很正確。我的記性很差,跟他不一樣;他總是能清楚的說出我們幾歲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你記得我們以前吃完年夜飯後,爸會帶著我們坐夜車上台北嗎?到台北西站的時候,都用走的去西門町阿嬤家。那時候我們很小,我們提著自己的行李,跟在爸後面。你記得跨年的台北都很冷嗎?我還很小走得很慢,還提行李,可是那個人就叫我走快一點,要跟上他的腳步。」

他用「那個人」稱呼我們的爸爸。他也曾經用「一個傢伙」。

「那時候我其實很生氣,我覺得爸爸為什麼不等我,我還那麼小,走得慢又要提行李。可是我現在同意他了,弱者本來就要服從強者,我現在覺得他沒有不對。所以,現在變成是他要聽我的,媽也是。」

他講這話時,並不是真的同意爸爸了,而是在講一個「弱者要服從強者」的道理,他講那件事,只是為了要舉例。我一邊聽,一邊回想,好像明白了為什麼弟弟會是現在的弟弟,但好像又不是那麼明白。

弟弟,小我三歲的弟弟。但老實說弟弟這個詞我用得彆扭。並不是感情不好,也不是不承認,而是,我跟他除了血緣關係是姐弟外,不管是心理狀態還是日常生活的相處,我們都不像一般的姐弟。

但若不是姐弟,我又怎麼可能跟他說上那麼長一段話?但說真的我也不確定究竟是不是因為是姐弟,因為他連住在一起的爸媽都不說話了。現在的他幾乎不跟人說話,說話僅限基本的對話,有時候他連對話都懶,覺得沒有意義。比如媽問他要一起吃飯嗎?他的眼睛就向上飄;媽又問一次,姐姐回來你有想要跟我們一起吃飯嗎?他又是一樣的表情。

「其實你可以不用問他的。」我說。我心裡想著你明明知道他無法到人多的地方,更不會人與人之間的客套。他會想,你知道我不可能跟你們外出吃飯,你幹嘛還問?所以他斜眼,然後媽媽生氣。

會員評鑑

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4/04/17
當人們提到寫作,最快聯想到到的可能是文學範疇,之乎者也或風花雪月,總之並不是甚麼實用性的文字,會談上一些靈魂啊、寂寞什麼的抽象概念打高空,動用幾次虛華譬喻,猶如遙遠煙花在黑幕中綻放(就跟這句一樣),比起花火軌跡漂亮與否,有些人更在乎稅金可以拿去做爆炸之外的事情。然而,我們在生活中很常寫東西、無論是實際上紙筆摩娑或是劃入螢幕,若寫作僅是限於動作描摹,為什麼人們不會稱在便條紙上寫下午餐便當數目的動作是種寫作呢?

  或許是因為我們預設了它的產出是某種模樣,必須是艱澀難懂的、帶有些古典意味甚至是不合時宜的、寫作的意涵似乎逐漸被菁英化,收攏在一個大眾視作頗為雞肋的殿堂,但在廖瞇的《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當中,我們發現書寫並非是門檻過高的貴族工藝,書寫在《滌》篇中更貼近於一種工具性質,揭露實際去打磨與挖鑿的過程,是一種很真實且迷人的粗糙。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是廖瞇的非虛構創作,紀錄和年已37歲的弟弟「滌」多次對話後消化的思考,要如何完整形容「滌」呢?這個脫胎自弟的讀音是因為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他不能夠忍受樓下騎樓飄上來的菸味、碰觸別人碰過的電梯按鈕、對於突如其來的聲響敏感、沒有穩定工作......乍聽之下顯得異於常人,滌不符合社會對於成年男性的期望,但作者卻不願意用繭居族、尼特族等特定標籤來解釋,因為這只會將他化約成一種現象或談資,而非完整獨立的人格。

  這層貼心也是貫穿全書的意旨,在這關於家庭的記敘篇章之中,到底什麼是理解?是真的了解對方想要說的話,還是僅止於重複強化自我的刻板想像?他人並不是自我內在的想像投影,唯有先釐清此點,那樣的渴望理解才有意義。自然作者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有體悟澄澈,她也是在諸多詢問閱讀、往復思量之後,才意識到這樣的對話能夠帶來變化。這個過程是緩慢的自我辯證,不斷在針尖上的詞語定義琢磨:關於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什麼是同理心、什麼又是同情心,她害怕自己也弄錯,所以極盡誠懇的,拿起銼刀砂紙一點點一點點梳理好自己對待每一句話語的想法。

  情節雖不繁複,但整體閱讀起來卻像是某種推理小說引人著迷(或許人心本就可譬喻成一場懸疑事故)她挖掘著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漸次完整了家庭模樣。雖然我們常以整體稱之,但家庭實際上可以分立成數個獨立存在,彼此之間相互牽連,有數個排列組合的可能,從我與滌開始,她無法避免的擴談到了我與母親、我與父親、滌與父親、滌與母親之間的聯繫,因為個人特質皆有殊異,每條關係紐帶都有著各自的對話頻率和相處型態,這當中有許多精微細節,一不小心就會就會成為彼此心中的滲血芒刺。

  比方說,滌希望媽能夠出資讓他繼續投資股票,但媽不願意,這是兩者之間對於「好」的意義有衝突,到底怎麼樣算好、對誰好,這樣就真的好嗎?他們各自有不容後退的詮釋;又如回憶童年時,滌的那句沒有關係意外撫癒了作者,讓她感覺「沒有被拋出去」,事後求證卻發現滌忘記了,同一句語言被兩者拋擲接收,編碼和解碼時有了溫暖誤會。當然不可能全然都是相異,乍看之下雖不相似,作者也發覺自己有某種傾向是一貫體現在滌身上,他們都想要控制一些事情,或許也希望自己能符合他人的期待。

  作者在書中多處引用了羅哲斯 (Carl Rogers)《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的篇章,當中一則提及「無條件接納」,她有著這樣的困惑,「無條件的意思是:我沒有要你變成什麼樣子?我也沒有要求自己要變成什麼樣子?無條件的意思是,我要能接納我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樣我就有能力去接納另一個人本來的樣子?」這是一個弔詭而難解的問題,我們要如何沒有任何前置設定利益關係人情壓力的去面對另外一個人?這當中我們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和掙扎?無條件意味著接納是逸於因果關係鏈之外的,它不是因為後的所以,也非預先滿足某個缺口而生的填補,剔除後便只是純粹的我看見你、我聽見你,說起來簡單,之於作者或你我而言,都是還在路上的修行。

  整篇作品當中充斥著疑惑,有作者對於滌心中想法的疑惑,有著其他家人是如何看待滌的疑惑,也有著上述眾多對於語彙思考的疑惑。有時疑惑的目標未必是尋求解答,它僅是要提醒,我們仍對於某件事有想要理解的渴望,對於家人如此、對於父母如此,甚至說對於人皆是如此。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未必會得到如書中妥善撫平的溫煦結局,但最起碼旁觀了這趟旅程,相信寫作可以是還諸人們相互理解的能力之一。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1/07/28
劇透警告

書裡的「滌姐」是作者廖瞇本人,「滌」是她的親弟,這個字在古代的意思是指養祭牲的房子,現在則多為洗除瑕疵,有改過遷善之意。這個化名不知道廖瞇是從何取得靈感而改,但非常適合滌的狀況。

滌是一名年過三十的繭居族,長期窩在房間,他不工作、不社交、不與家人共餐,以至聽到微小的聲音或嗅到樓下飄來菸味都會刺激到他的感官神經,讓他難以忍受。房間成為了滌的繭,而滌則成為家人之間的敏感地帶。他們一直容忍、默默照顧,甚至為他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但滌始終無動於衷。或者是說,那些旁人眼裡的「不正常」,像是無時無刻思考運作的腦海、敏感的神經體質⋯他無能為力去改變。

滌姐早就搬出去,有點像是逃離這個「不正常家庭」。在廖瞇獲得「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後開始計畫以滌作書寫題材,逐漸觸碰她內心深處的疑惑。每趟從台東鹿野回老家,嘗試以不同方式進入滌的房間再進行對話,她發現滌並不討厭與自己聊天,每次的對話都讓自己更了解滌的想法,有時候反而是自己先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態去敲門。於是廖瞇開始紀錄下他們的對話內容,不單止是與滌之間的相處,還有與父母雙方的溝通。

我記得滌說他拒絕社交、拒絕與父母說話的原因是因為覺得他們沒有用腦袋。讀到此時,連自己都不禁認同。有時候與其他人交流,總覺得他們提出很多問題時都沒有認真用腦,比如身邊的同事總是問一些隨便在網絡搜尋就有的資料,那時候就很想像滌一樣反個白眼。不過我是被「社會化」的一員,而滌則沒有,所以我得接受與容忍這些「正常」。而誰可以分辨出何為「正常」和「不正常」呢?從滌姐與滌之間的對話中,完全不覺得滌是有嚴重問題的人,只是想法(精神上)與我們不一樣而已。他不能接受像個白痴般每天重複工作,在專注想事情時不能被打擾,而他說得沒錯啊,我們大多數人也不想,只是被迫著踏進「社會化」而已。

當然這些不接受最大苦者會是滌的父母,他們也不太願意讓旁人知道滌的狀況,當知道廖瞇要把這些家事寫成文字出版時,都嘗試阻止,卻萬萬沒想到是滌一口答應,還鼓勵滌姐寫得很好。雖然我覺得廖瞇在書寫的過程中有作出讓步及修改,為了保護家人並沒有把所有事情全部寫出來,但某程度上,他們一家人透過對話和文字,慢慢將各人的想法解開。即使沒有可能改變滌的現況,但起碼他們會聊天,說出自己的感受,這也是一種改變的力量。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5/29
劇透警告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作者/廖瞇
遠流出版
2020/8/30

知道廖瞇,不是因為這本書,而是因為她教作文,她紀錄自己與學生上課互動的經過,不那麼商業,是站在孩子的心去寫的,例如:「真的寫不出來,就不要寫。」某個程度而言,我也是走在同條路上的作文老師。

受不了學生寫那種,我看了就覺得做作的文字,把作文視為一份國語作業,是我想改變卻又力不從心的事。

因為某種心境上的相似,注意到廖瞇;後來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火了,讀了幾篇介紹,原來,一個有敏感寫作神經的人確實是受到原生家庭的牽動,我那時只能理解廖瞇有個不正常的弟弟。

在網路書店下單後,被生活瑣事困住,沒有機會讀這本書。今日在火車上慢讀,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讀完了。

廖瞇用真實的生活紀錄寫下她與家庭成員滌爸、滌媽和滌的互動、對話,提到滌媽和滌對於這本書出版的看法,沒有提到滌爸的,可能是下意識漏掉了,或是不這麼重要而跳過。透過書名,會以為滌有多麼不正常,會想像他可能纏身的任何病症,確實滌是有某些條件符合特殊生的情況,例如:記得所有事情的細節、討厭髒、容易被聲音打擾……。從小就有點特殊的弟弟,讓沒學過怎麼應對的姊姊苦惱,在國高中時期沒什麼互動。

滌升上高職後成績都是第一,解決許多家裡原本煩惱他個性的問題。當滌23歲時出現轉折了,把自己的生活空間退到房間,不和人說話,也不外出。是窩在家裡足不出戶的高智商份子,是這種的不正常。

書中精彩的部分有幾個:

一、滌姐和滌媽的相似、滌和滌爸的相似。家人註定是一家人,儘管組合成一個家的氣氛並不如各自期待,但卻在無形之中彼此影響。

二、在找尋所謂的「正常人」的定義。

三、在與滌的互動中,思考是滌面前的選擇條件太少,反省自己遇見不正常選擇的是退縮逃避,而不是去影響去支持,在後退的日子中,滌也更後退了。

四、選擇把對滌的想法直接說明,雖然是寫書的最後階段才做這件事,也沒關係,廖瞇選擇的是直接面對家庭的問題,揭開瘡疤,治療瘡疤,或許這存在家人心中共同的傷,都能被同理。

五、宋先生的角色,凸顯了自學的重要,提醒我們遇到人生的問題要自尋解答。

在同一個家庭下,如果有作風不同,特立獨行的家人,其餘的大家該怎麼看待他?難道他就不是家人了嗎?電影「大河戀」兩兄弟性情不同,導致人生際遇不同,家人選擇包容接納,但如今看來,我覺得其中隱含著的漠視,才是一種深刻的傷。讀完這本書之後,想到這部電影,竟顛覆了自己以前對這家人的印象,現在看來,不吭聲,好殘忍。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1/05/15

讀書時期我對於精神科病房實習的心得是,那些人是因為抗壓性太低才造成的,直到有一陣子我出現傷人及自傷的想法,我有點害怕那樣的自己,「我不要變成那種人」,我抗拒尋求醫療幫助,我允許自己生氣、痛哭,閱讀書籍、看電影、跟比較親近的朋友聊,像我這麼努力生活,這麼勇敢面對傷痛的人為什麼還會這樣,我不想變成我以前抗拒的人。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我有時候是滌,有時候是瞇,那些心境、感受都被寫出來。

其實我很感謝那段日子,它讓我變得更理解那些狀態,更了解自己的情緒。吳宗憲曾說過憂鬱症是不知足,我爸媽也這樣認為,我不會否認他們的愛或就此恨他們,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走到或走不到那個地方,我不知道哪一種比較幸福,或是「正常」。

這是一本很不一樣的書,我也沒看過多少本這種類型的書,它很平常的描述一些事情跟感受,你就靜靜的跟著一起走下去,就像遇到懂你的人跟你講話。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0/12/06

2020最愛的書沒有之一,推薦給好多人看了。
廖瞇真的是個細膩又溫柔的作者,透過文字將自己家庭中各個角色的關係交代清楚,也很仔細的逐步去釐清每一個人的立場、思考與關係,充滿溫度,論述與思辨相當精彩的一本書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小學生讀物選介
  • 春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