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博客來選書|9月】《路》|房慧真:命運交織的路途
作者:房慧真 / 2013-09-23 瀏覽次數(6928)
2013年9月選書///
《路》
作者|吉田修一
譯者|劉姿君
出版社|聯經出版
〔博客來推薦理由〕
吉田修一寫台灣,寫台灣人跟日本人。我們怎麼看?
〔專業推薦人觀點〕
命運交織的路途
文/房慧真(作家)
別名運詩人。生於台北,長於城南,養貓之輩,恬淡之人。碩士論文寫陰陽五行,台大中文系博士班肄業,目前任職於平面媒體,撰寫人物專訪。作品《單向街》、《小塵埃》。
在奇士勞斯基的電影《機運之歌》裡,命運的轉捩點在於有沒有搭上火車,蝴蝶效應的開端,感覺到的只是細微的差別,然而向遠方無盡延伸出去的路途,平行、交會,又錯開,是關於偶然與巧合、命運與機會的大哉問。
讓多條敘事主線分岔交錯並行,一向是小說家吉田修一的嫻熟技藝,新作直接以「路」命名。《路》的企圖心不可小覷,以日方負責營造的台灣高鐵為主線,小說場景貫串台、日兩地,在日本又有關西(神戶)、關東(東京)之分,在台灣則是「高雄燕巢」與「台北」的南北之別,空間上多點輻輳,延展開來。作者筆下的台灣充滿南國熱帶的符碼:豔陽、蟬聲、椰子樹、細葉榕、午後雷陣雨……,但「南方」實是多重的相對意義,台北相對於東京是南方,但相對於燕巢則是北方,於是在小說中形成層次豐富的皺褶地景。
透過來台工作日人的異鄉人之眼,大都會台北的現代性剝除,呈現熱帶、叢林化的瑰麗浪漫想像:樹木終年常綠,物產豐盛,在台北街頭連一個遊民也無,因為「在台灣不工作也有東西吃,隨便進一座山,水果就多到吃不下。」先不論這樣的觀察是否客觀,異鄉人之眼就像三稜鏡,折射出在地人早已視覺疲勞的殊異景觀。吉田修一寫台灣,除了異鄉人,也有素樸的在地人生活,四條主線中其中一條寫的是高雄燕巢,描繪芭樂園間的產業道路,午後雷陣雨過後的泥土味道,南部人的熱情豪爽……,外地遊客難以到達的偏鄉小鎮,在日籍作者筆下活靈活現,想必蹲點做了許多功課。
「路」輻輳交錯出空間,行進中也帶出了時間。從2001到2007,高鐵的完工歷時六年,遠遠落後於日方原先訂出的進度。時間差顯示兩地民族性的差異,南國的時間過得比較緩慢,南國公司中午需要一小時的午休時間,為講求效率的日本人所無法理解。「沐浴在南國陽光下的樹木,彷彿以濃烈的綠色大聲宣告自己是活著的。」下起雷陣雨,南國人不會急著趕路,而是紛紛到屋簷下躲雨,等雨停了才離開,此種悠哉、餘裕、生命力,迥異於以往吉田修一小說中常見的都會疏離感。
空間的交錯,時間的流逝,產生了身分的游移,全球化中在日工作的台灣人,和在台工作的日本人,兩地遷徙流動,已不是往昔殖民者(日)與被殖民者(台)的單面向輸出。小說中也處理了終戰之後回到日本「灣生」(日治時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的鄉愁,灣生與昔日台籍友伴六十年後在台灣的重逢,景物與人事全非,雙雙都落入認同的縫隙間,可惜這裡作者僅輕輕帶過,沒有深刻處理。
台灣之於作者,不僅僅只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吉田修一對於台灣人情處細微的拿捏,十分精彩,諸如和大學生混居於宿舍的教授、帶著爸媽一起出遊的情侶,或者是無預期造訪別人家,正好遇到吃飯時間,這對於日本人是相當不禮貌的,但就像台灣街頭巷尾的招呼語「甲霸沒」,添碗飯添雙筷子,首次造訪的陌生客,也能很自然而然地拉張椅子一起坐下來,主客間沒有絲毫尷尬。台灣的豐厚人情,透過異鄉人之眼,都藏在這在地人習焉不察的細節裡。
★ 博客來9月選書完整清單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