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观经济学笔记
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
悲观的科学
马尔萨斯陷阱:资源与人口
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
微观经济学方法论特征
理性人假设
不一定是自私的,可以是利他的(例如:父母)
一种简化假设,关心平均行为水平
检验假设,而不是设想
偏好稳定假设
偏好是不可观察的,所以如果偏好变动的话,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因为全称命题证伪
容易)
经济学研究是为了改变外在的约束调节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即好的制度让坏人做好
事,而不关心如何通过教化改变他人的看法
让所有房地产商流着“道德的血液”是不实际的;
过渡捕捞最本质的原因是自然资源的产权不能得到确定和保护。
均衡分析
一种可以综合所有个体行为并预测个体之间互动的工具(从局部效应到整体效应的工具)。
百度: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
法。
Puzzle of Happiness: 随着人们向富裕而幸福的城市无限制的移民,导致各种资源稀缺,
最终致使两个城市幸福感相同。
Peltzman effect 和 offsetting behavior(对冲行为): 立法使所有司机系上安全带后,高
速公路上出事故的概率反而增加。 (自我约束力下降)政策调整要考虑所有利益相关人
的行为,而不能只考虑某些人的反应,或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效率模型
微观经济学主题
限制与约束条件
预算、时间、生产力 etc
权衡与选择
消费者
预算限制
消费者理论
研究消费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与权衡,以达到最大效益。
劳动力
是否以及何时工作的选择
工作与教育培训的权衡
工作时间的选择
工作与闲暇的权衡
企业
商品
生产力与财政资源的限制产生了权衡
企业理论
如何做出最优选择
价格
权衡是基于价格的
劳动力权衡基于工资
企业权衡基于工资、原材料价格与商品价格
定价(计划与市场)
理论与模型
经济学是通过模型的方式去生产和表述。模型是量化假设的数学表达,要求简约、丰富。
理论要求可证伪并可改良,但理论总是不完美的。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阐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规范分析:包含价值判断。讨论是否应该做出某些决策
第二章 市场
具体市场建模分析
经济学的研究是通过对社会各种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的。重点在“简单”二字,我们需要
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并且能够描述出我们正在考察的经济状况的模型。
外生变量(exogenous):不被特定模型所讨论的、但影响结果的因素
内生变量(endogenous):被特定模型讨论的因素
例子:大学城外的公寓模型
研究问题
价格由什么决定
假设
公寓除了距离远近,其他完全相同
远处的公寓的房价是外生的并且已知
有很多的潜在房东和租户,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实证分析
公寓的分配是有效率/令人满意的吗?——研究这个需要知道住房最终以什么价格分配给了
谁
最优化与均衡
最优化原理(Optimization):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也有例外,但这些例外不是经济学的讨论范围
均衡原理(Equilibrium):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需求与供给相等
均衡要求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一致(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这个状态下愿意改变他当时的行
为)
例子:个体的需求建模
离散的商品
要么选择远的,要么近的
近的受欢迎但是价格高
外生变量的影响
如果收入高或者远的价格升高(外生),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近处的房屋
需求曲线
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
某人愿意接受的、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
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因此,按价格 p 出租的住房数量正好是所持保留价格大于或等于 p 的人数
需求曲线
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描述了每一个可能价格上的需求数量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平缓程度代表了保留价格差别的细微程度
供给曲线
供给:短期的房屋供给是固定的
所有租房的均衡价格肯定是相同的——如果若有房东都最优化价格,且要价信息灵通
市场均衡
竞争市场:许多独立的房东都想以市场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出租他们的住房
供给与需求方都是 Price taker。均衡条件下没人会改变他们的行为
竞争市场下房屋的分配遵循“价高者得”。
价格是均衡几个 p 的时候,房东与租赁者的行为是一致的,而持有保留价格恰好为 p 的
人对住内城区或外城区的房子不在乎
比较静态分析
当市场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时,住房价格会有什么变动——涉及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例如,研究:
内城区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新的私人公寓(购买)的供给
征税的影响(事实上每个房东需要保证他的住房全部租出,也就是说租出房子他们没有
机会成本)
租房者收入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般垄断者
可以是很多分散的业主,但是他们可以参加一个协会,来统一大家房屋的出租和价格的确定
(就相当于价格的卡特尔)
垄断者会制定一个最大化收益的价格(通常会高于市场价格)
,这样会造成一些资源的闲置。
完全价格歧视的市场(价格歧视垄断者)
假设房东知道所有人的保留价格这样的话他可以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房租。
完全价格歧视的市场对房屋的配置和完全竞争市场是完全一样的!
房租管制
政府设定房价屋顶,这样会有超额需求(excess demand),房屋的配置不再是“价高者得”(彩
票?排队?大家庭优先?)
而此时,房东就会挑剔房客:如自带家具什么的。
房租受管制的情况下,谁会租到租房,取决于谁最有时间去到处寻觅和谁认识当前的承租者
等条件。
什么方法最好
房东作为价格歧视垄断者会最优,实行房租管制最差。
租赁者在完全歧视的状态下最差,在房租管制的情况下,最终得到住房的人会更好,没
有得到的却更差
如何综合所有人的福利呢?
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有效率(经济效率)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把蛋糕做大。
(但是蛋糕怎么分是
一个配置问题)
帕累托效率不涉及个体的价值判断,所有个体都是完全均等的,没有谁的意愿比其他
人更重要。
这种效率是最稳定的,因为如果一个方案有一个人反对,那么就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这意味着它保护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是对现存状态的保护(比民主其实更有效率,因为民
主很多时候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以住房为例,先把住房都随机分配给住房者。通常总会有人希望交换住房,只好这样
做能得到足够的补偿。那么,所有自愿的交易都得到进行(achieves all possible gains-from-
trade)的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帕累托无效率暗示有些相互的交易收益没有达成
(unrealized mutual gains-to-trade)
希克斯—卡尔多效率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是指第三者的总成本不超过交易的总收益,或者说从结果中获得的
收益完全可以对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补偿,这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就是卡尔多-希
克斯效率。
卡尔多-虚拟的补偿原则
市场价格的变化只要总体上来看益大于损,这就表明总的社会福利增加了。由此看来,
卡尔多补偿原则是一种假想的补偿,而不是真实的补偿,它使帕氏标准宽泛化了。
希克斯-长期自然的补偿原则
只要政府的一项经济政策从长期来看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尽管在短时间内某些
人会受损,但经过较长时间以后,所有的人的境况都会由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而“自然而然
地”获得补偿。因而人们称希克斯的补偿原则为“长期自然的补偿原则”。
希克斯—卡尔多效率与帕累托效率
如果那些从社会资源再分配中获利的人获得的利益足够补偿那些从中亏损的人利益,那
么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就是有效率的,虽然并没有要求产生实际的补偿。如果实际得到补偿,
这个变革就是一个现实的帕累托改善。卡尔多-希克斯有效性标准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从理论的角度看,采取卡尔多-希克斯有效性标准是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按照科斯
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个人之间的谈判(确定补偿措施)可以保证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变成现实的帕累托效率。现实中交易成本为正,就可能使得潜在的帕累托改善无法成为现实
的帕累托改善。实际上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与帕累托标准相比,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条件更宽。按照前者的标准,只要有任何一
个人受损,整个社会变革就无法进行;但是按照后者的标准,如果能使整个社会的收益增大,
变革也可以进行,无非是如何确定补偿方案的问题。所以,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实际上是总
财富最大化标准。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
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中国 80 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双轨制)
:在计划之内的生产要求按计划价格出售,超出部分可
以按市场价格出售。这样的话价格双轨、产量双轨,国有企业有动力扩大生产。最后非国有
企业与国有企业同台竞争,计划轨在“抓大放小”中不断萎缩,最终大量国有企业私有化。
竞争均衡
所有住得近的都持有高于 Pe 的保留价格
所有住得远的都持有低于 Pe 的保留价格
所以不存在 gain from trade,帕累托有效率
完全价格歧视的垄断者
帕累托有效率
但是有效率的结果的福利分配可能是完全不平等的
一般垄断者
闲置的房屋出租本身是不会妨碍任何人的的福利的,所以帕累托无效率
房屋管制
任意地给租赁者分配房子会使保留价格本来高的人可能租不到房子,从而减少社会福利
只要内城区租房的人不想得不到内城区房子的人那么看重房子,就会有交易收益可得
长期均衡
一般来说,由私营市场供给的新住房的数量取决于供应住房的利润大小。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的三个问题
消费者偏好
预算约束
偏好和收入给定,消费者会选择什么样的消费组合(种类和数量)
预算约束
描述预算约束
消费束
消费集
所有实际上可以满足的消费束集合就是消费集(consumption set)
其中实际约束 (Physical Constraints)即指
满足温饱需求
时间约束
非负性
预算集
预算线
斜率为-p1/p2(这意味着购买数量与价格无关,两者独立)
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 1 换商品 2 的比率。
可以计量消费商品 1 的机会成本,放弃消费商品 2 的机会正是多消费商品 1 的经济成
本。
预算线变动
收入
整体向内/外平移而不影响斜率
收入增加时,所有之前的选择没有消失而多了新的选择,所以收入增加会让消费者过得更好。
反之,收入减少一定会让消费者过的更差。
价格
不会改变另一个轴上的截距,但是会让斜率变化(绕着另一轴的交点旋转)
涨价会让消费者变差,降价会让消费者变好
税收、补贴、配给
从价税/补贴:实际价格(1 ±t)p
从量税/补贴:实际价格 p ±s
总额税/补贴:不管消费者的行为如何,都要抽走一笔固定金额的货币,预选线平行移动
配给供应:从预算集里砍掉消费者买得起但超额的消费束
统一的从价营业税
食品券
两种商品:食品和其他商品(混合商品,所以价格为 1)
美国在 1979 年以前实行从价补贴,即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低价购买食品券(图像上来看是
在一定额度之前的斜率绝对值更小一些)
1979 年后实行直接发放食品券 200 美元,图像上来看就是将预算线向右平移了 200 美元。
由于食品券不能出售,所以 0-200 是一个与 x 平行的线段。除了不能出售以外,这个计划实
际上是一种总额补贴。
完全的通货膨胀
收入和价格同比例上升,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和最佳选择
计价物
消费者偏好(Preference)
偏好描述
行为公设——理性假设
决策者总是从一系列可用的替代品的选择其最佳替代品
偏好关系
严格偏好(>):给定同种情况,一定要 x 不要 y
无差异(~):获得的满足程度完全一样
弱偏好(≧):有偏好或无差异
偏好基本假设
完备性公理
任何两个消费束都可以比较
反身性公理
传递性公理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t Curve)
如果一个商品是越多越好,那么它就是嗜好品(good)
如果所有的商品都是嗜好品,那么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是负的,偏好方向是斜向右上
厌恶品
如果一个商品是越少越好,那么它就是厌恶品(bad)
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偏好方向是斜向右下(当与 good 比较时)
中性商品
消费者不在乎的商品
无差异曲线是垂直线,偏好方向向右
边际替代率一直是+∞
例子
完全替代
斜率(边际替代率)为-1
完全互补
餍足
围绕餍足点(最佳点),长得像等高线
当拥有一种商品太多的时候,这种商品就变成了厌恶品
拥有两种都太多,两种都是厌恶品
但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人们拥有的东西远远比想要的要少,大多数商品都是这样
离散商品
商品可以划分为分量的单位来计量,这里指自然以离散单位出现的商品(离散商品)偏好。
无差异曲线上的的消费束是一个离散点集,与该消费束至少一样好的消费束集是一组线段
(垂直的)
良态偏好(Well-Behaved Preferences)
偏好单调性
商品是嗜好品——多多益善
如果有餍足的情况,只考虑到达餍足点之前的情况
(如果大家都餍足了,经济学就再见了)
i.e. 斜率永远都是负的
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更受偏好(Convexity)
i.e.弱偏好于消费束集是一个凸集:任取两点连线一定在集内(任取集合中两点,这两点的线
性组合仍然在这个集合中)
如果一个偏好不是凸的,就是非凸偏好(Non-Convex)(尤,凹偏好)
例子是,不喜欢两个东西一起买(比如不喜欢同时吃橄榄和冰淇淋)
这样假定的原因是,虽然消费者可能会偏爱某种东西,但是拥有另一种东西可以让他换更多
的偏好的东西。
严格凸:两个无差异消费束的加权平均严格偏好于两个端点消费束(没有平坦的部分,一直
是圆的)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
解释
边际支付意愿
将商品 2 看做其他的所有商品(比如看做钱)
。你应该支付多少取决于价格,但是
愿意为这个商品支付多少取决于偏好
消费的大变动支付也许与边际变动支付的不一样。最终购买一个商品实际支付多少,
取决于偏好和价格,但是为了获得一小部分额外商品,只和偏好有关
边际交换律
消费者正好处在交换或不交换的边际上
良态偏好无差异曲线的性状
递减的边际替代率,拥有一种商品越多,你越愿意去换另一种
但是对于成双成对的完全互补品不是这样(所以不是良态的)
效用函数
在消费者偏好的基础上,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
字大于指派偏好少的 。
唯一的重要特性是它对消费束进行的排序,差额大小是无关紧要的(序数效用 ordinal,
not 基数效用 cardinal)
构造效用函数
只有具有传递性的偏好才可以构造效用函数(即符合公理之一)
可以利用无差异曲线:通过过画一条对顶线,丈量其与所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
即构成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例子
完全替代
U(x, y)=ax+by
斜率为-a/b
完全互补
拟线性偏好
无差异曲线(y=k-v(x))都是相互之间垂直平移而得到,较高的无差异曲线 k 值较大
U(x, y)=k= y+v(x)
效用函数对于 y 线性,对于 x 非线性。故为拟线性效用,意味着“局部线性”的效用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边际效用
MU1Δx1 + MU2Δx2 = U
(无差异曲线斜率)MRS= Δx2/Δx1 = -MU1 /MU2
一般来说用绝对值表示 MRS 也没有问题
效用函数扩大两倍,边际效用也扩大两倍,因此边际效用没有行为方面的内容(如我们
不能通过观察行为来确定边际效用) 。但是我们可以用边际效用来计算有关行为的内容
但是,边际替代率却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实际行为度量的
也就是说,对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一定会等比例地改变 MU1 和 MU2 的值,以保持边
际替代率不变。(可以通过此法来验证是否两个效用函数具有一样的无差异曲线,如果
偏好递增的方向相同,则基本偏好相同)
从另一方面看,单调变换就是对无差异曲线的重新标号,但边际替代率的计算只关注沿
既定无差异曲线的移动
有趣的是,这个论述不依赖于收入和嗜好,即使不同人对不同的商品有天差地别的喜爱,
但是他们最后的的选择必然符合边际效率等于边际交换率(用价格比率来衡量,价格并不是
什么随意的数字,而是反应了人们对边际物品的评价)
效用函数实例:通勤车票 P53
消费者选择
理性约束选择
一个基本的行为假设是消费者会从所有能够负担的选择中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这个选
择称为“最优选择”
所有可以负担的选择构成了选择束
事实上我们假设所有的偏好都是形状良好的(即多多益善),所以我们把注意力只集中于预
算线上的消费束。
在一定价格和收入水平下,消费者能够负担的最优选择被称为需求束(或需求)
计算序数需求
Interior solution(内在解/内部最优)
当 x1x2 解出来大于零,则为一个内在解,此时:
所有收入都被耗尽
相切点的切线就是预算线(边际支付意愿与市场交换率相等)
,无差异曲线无扭结
计算内在解:解切线方程以及预算方程(条件概率下的拉格朗日乘数法)
注意:在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时的式子为:
一定要注意拉格朗日乘数前后(包括括号)里面的正负号,因为拉格朗日乘数如下解释,是
有实际意义的。
时间分配效率
第二行的意思是,分配到某事上的时间是多多益善的,而且边际效率递减。
λ:影子价格
市场上不存在该价格
最后每种商品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等于它
经济意义:
同一元钱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边际效用都一样,否则通过调整消费组合一定会使效用增
加
Corner solution(角点解/边界最优)
如果最优选择中任一商品的消费量为 0,则为角点解
例如完全互补且价格不一样的商品
切线条件前提
只有当偏好是凸(此时切线是充要条件)的且是内在解的时候,才满足切线方程。尤,
严格凸,解唯一
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折拗偏好,最优解可能存在于折拗点,不存在斜率
一些例子
完全替代
选择相对便宜的,如果价格相同,则有一系列最优解
完全互补
最优解一定在对角线上
这种消费就好像是消费者将他所有的钱都花费在价格为 p1+p2 的单一商品上
中性商品和厌恶品
消费者把所有钱花在他喜爱的商品上而不购买这种商品。
x1=m/p;x2=0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P1x1/m=c/(c+d)
具有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消费者在每种商品上的花费总是占他总收入的一个固定份额(每
种商品的消费之和自己的价格和收入有关,而一般的偏好会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关)
如果指数和为 1 的话,a 恰好是在商品 1 上的花费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在实际上能和大多数商品具有很好的拟合性
税收类型的选择
个体需求
个体需求将价格和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消费联系起来。
价格变动
价格提供曲线(Price-Consumption Curve)
一般来说,对于良态偏好,ppc 长得像对勾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沿着需求曲线移动的时候,我们在许多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移动
在需求曲线的每一点,消费者都将效益最大化了,满足 MRS 等于价格比率。
典型的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吉芬商品除外)
实例(见书 p86)
收入变动
收入提供曲线(Income-Consumption Curve)
预 算 线 平 行 向 外 移 动 时 , 将 一 系 列 需 求 束 连 接 起 来 , 构 成 收 入 提 供 曲 线 ( income-
consumption),也称收入扩展线。
如果都是正常商品,则收入提供曲线斜率为正。若商品 1 是低档商品(又称劣质品,注意这
里和产品质量无关,只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商品),那么 ICC 向左上弯曲。若商品 2 是低档商
品,那么 ICC 向右下弯曲
正常商品:收入增加,消费增加(也就是上上图中随着收入增加,需求曲线不断右移的
情况)
低档商品: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消费减少的商品(与后文提到的必需品分开,必需品是需
求增长的没有收入快,而不是说不增长)
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
补: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或基本消费品)占总支出的比例。
这个系数越高,社会越落后;越低越发达。是衡量是否实现工业化、家庭是否富裕的基本系
数。
实例
完全替代
替代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得另一种商品需求上升。
完全替代:无差异曲线是直线
收入提供曲线:x 轴(商品 1 比较划算)
恩格尔曲线:斜率为 p1 的经过原点直线(商品 1)
完全互补
互补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得另一种商品需求下降
完全互补:无差异曲线完全垂直于两轴
收入提供曲线:一条经过原点的对角线
恩格尔曲线:斜率为 p1+p2 的经过原点直线(商品 1 和 2)
补充:独立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收入提供曲线:斜率为 ap2/p1(1-a)的直线
恩格尔曲线:斜率为 p1/a 的直线(商品 1)
相似偏好
奢侈品:同收入相比,商品的需求增加比例较大
必需品:同收入相比,商品的需求增加比例较少
相似偏好:收入与需求增长的比例相同,也即恩格尔曲线为直线。
重要特征:对两种商品的偏好只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比例。
例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柯布道格拉斯
无差异曲线几何特性:所有无差异曲线关于原点位似
拟线性偏好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商品价格变动所导致的消费变化是由两种效应引起的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当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效应可正可负
即使对于低档品而言,收入效应也几乎不能盖过替代效应的影响。
预算线移动 Δm=x1*Δp1
需求法则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
而下降。
对于正常商品(normal good)而言(收入效应为正)
,价格上升,需求下降。
对于低档品而言,收入效应是负的。但是因为收入效应远小于替代效应,所以,价格下降的
时候,需求还是上升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一类收入效应比替代效应还大的商品。也就是说价格下降,反而需求下降。
需求曲线:斜率为正
理论上来说存在形状良好的偏好满足吉芬商品
实践中很少出现,所以一般不研究
吉芬商品都是劣质品,但是劣质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例子:1845 年发生灾荒,爱尔兰土豆价格上涨了,需求也上涨?(吉芬难题)
替代效应:苏格兰农民更倾向于买别的(比如肉)
收入效应:土豆价格作为一种特别强的低档品(相比于其他商品很廉价),涨的太多使的爱
尔兰农民变得更穷(本来也不太能买得起肉),现在只能消费土豆了,把其他消费都挤掉了,
盖过了替代效应
大量消费的时候容易出现吉芬商品,如南方大米和北方小麦
(但有人质疑,他们没有考虑到其他商品也涨价,但是土豆涨的不那么多带来的影响)
斯勒茨基方程(Slutsky)——用购买力替换效用水平
传统的希格斯替代效应认为,价格效应分为以下的两种:
(中间有加号)
注意,这里的 I 是实际收入是一个关于 px 的函数(但未知)
X 是关于 px、I(其实隐含了另外一种商品的价格和货币收入两个变量)的函数
对 X 链式求导就可以得到上式
价格效应(假设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 =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这个效应是不可观察的,因为效用水平不可观察
两种方式的方向实际上是相同的,就是把总效应归因到替代和收入的方式不同
替代效应(slustky)
将收入先调整到保持购买力水平不变(也就是说之前的最优消费束保证恰好还可以买),几
何上来说就是将预算线围绕原来的最优消费束旋转。
计算替代效应
计算需要调整的收入大小:从原来的最优选择来看(x1’, x2’),新的预算线与原来的预算
线货币差值为Δm=Δp1x1(注意,收入和价格总是按相同的方向变动)
计算新的预算线的收入值:m= m’ + Δm
计算替代效应:Δx1s= x1(p1’, m’) - x1(p1, m)
意义
不是为了维持效用水平(无法观察)不变,而是维持购买力不变。这个可以观察并通过
市场价格把各效应产生的影响算出来,所以对经济学具有重大意义
补偿的需求变动:斯勒茨基需求又称补偿的需求变动,这样规定的意义在于,当价格上
升的时候,作为补偿,我们令消费者获得足够多的收入,从而恰好能购买原先的消费束
(也就是把因为涨价而导致你“变穷”的钱补上,我想看到你纯粹因为偏好而调整的需
求)【事实上,希格斯也有补偿的作用,只不过补的是效用,称之为补偿需求曲线】
非负性
在 Slustky 的意义下,解释替代效应的非负性是非常容易的。
图中新、旧预算线的交点是原来的最优选择(只由偏好决定的),因此原来在此点左侧在原
来预算线下的部分一定不如这一点好。因此,新的最优选择至少要和交点一样好才行,这样
的点只在交点的右侧。
收入效应(Slustky)
计算收入效应
总需求变动
例子
完全互补
完全取决于收入效应,替代效率为零(因为他们完全互补,必须同时买)
完全替代
需求变动完全归因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等于零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
将所有消费者的商品消费数量与价格联系起来,是所有消费者个体的需求总和(水平加
总,公共物品的是垂直加总,i.e.将一个公共物品对所有消费者的效用【而不是需求】加起来,
这是因为私人物品的消费是竞争的、排他的)
当更多消费者进入的时候,需求曲线右移
对消费者个体需求有影响的因素对市场需求也会有影响
加总对于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重要意义
需求价格弹性
也就是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和导数倒数的乘积
一般来说,价格弹性只取决于它有多少相近的替代品
缺乏弹性:Ep < 1
涨价营业额会增加
弹性需求:Ep>1
降价营业额会增加
单位弹性:Ep=1
涨价、降价营业额不变
【此时 e 是负的】
等弹性需求(Isoelastic Demand)
如果整条需求曲线上的弹性是常值,需求曲线是向内凹的,所以是非线性的
一般公式:Q=APe 或者 lnq = lnA + elnp
证明在书上 p228
另外,MR(q)永远以一个绝对值小于 1 的比例正比于 p(q)(反需求曲线)
。当单位弹性时,边
际收益为 0。当具有弹性时,边际收益大于 0,否则一直是负的。
边际收益
定义
MR 与弹性
边际收益曲线
例子:线性需求
例子:定价
如果一个企业的定价目标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那么绝对不可能将价格定在缺乏弹性的曲线
上。
这是因为若定在这样的曲线上,涨价一定会增加收益,而销量减少会导致成本降低(或至少
不增加),因此利润一定是变大的。
例子:交叉定价
企业定价的时候会利用捆绑销售和互补品的性质,联合定价。
所有的商品可以分为主体商品(如手机)和配套商品(如充电线、手机上的应用)。企业在
定价的时候可以将前者的 定价定的很低,甚至低于成本来吸引消费者(因为主体商品的一
般竞争非常激烈,而导致价格弹性很高)。
配套商品会因为主体商品被锁定了,所以消费者对其的价格不敏感,甚至可以说只要买了主
体商品,基本就是完全无弹性的 。因此企业会人为抬高配套商品的价格,以获取很大的收
益。
以上的方法叫做“交叉补贴”
需求收入弹性
相当于把恩格尔曲线看成需求曲线,按同样的方法把它算出来。
不同的是,收入弹性一般是正的,只有是低档商品的时候是负的。但是需求弹性一直是负的。
一般来说,收入弹性一般在 1 附近变动
证明:
对 p1Δx1+p2Δx2=Δm 做一系列变形最终得到:
s1(Δx1/x1)/( Δm/m) + s2(Δx2/x2)/( Δm/m) =1
其中 si=pixi/m 表示 i 商品的支出份额。
这表明,两个商品的收入弹性的加权平均值是 1,权数就是两者的支出份额。一个小于 1 的
收入弹性一定要靠另一个大于 1 的收入弹性来平衡。所以平均来看,收入弹性接近于 1。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之所以会买商品是因为这样做会让他们变得更好。消费者剩余是用来衡量到底让他们
变得多好的量。
定义
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计算方式
通过需求曲线计算
应用
将消费者剩余与厂商所得的总利润结合,可以得到:
1.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成本与利润(对市场效率的研究)
2. 公共政策对消费者和厂商利益的影响(消费者努力把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厂商通过将消
费者剩余转为生产者剩余来谋取利润)
例子:清洁的空气
人们不需要为清洁的空气付钱,但是政府如何决定一项改善空气的计划是否合算呢?
在没有市场(或需求不能直接观测的情况下),政策决定者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去衡量
人们愿意为清洁空气付的钱(比如人们愿意购买空气比较好的地方的房子),这样就可以衡
量消费者剩余,从而做出有效率的决策。
第五章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描述风险
为了描述风险,我们首先需要知道:
1. 有多少可能的结果
2. 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各自是多少
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
所有可能的结果
状态依赖型(State-Contingent)
若一个买卖只有在特定的自然状态下才会发生,那么它就是状态依赖型的
概率的解释
客观概率
基于过去观察到某事的频率而定
主观概率
基于对某事会发生的观念和理解(取决于经验或者判断)而定
主观概率主要受当事人获得的信息和对信息的理解方式影响。
期望值(Expected Value)
波动性(Variability)
波动性由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决定。
期望值一样,波动性不一定一样。
波动性越大,风险越大。
波动性可以由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衡量:
个体倾向于偏好波动性小的选择,因为风险小
风险偏好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包含风险的效用来考察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这一点可以通过在效用函数
中加入风险变量达到。
1. 消费者通过收入获得效用
2. 我们用效用来衡量每个可能性的结果
为不确定事件估值,我们必须计算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
期望效用定理
风险厌恶(risk adverse)
一个风险厌恶的个体在面临相同的期望效用的情况下永远会偏好确定的选择。
风险规避:对收入下降看得更重,i.e. U(Ex) > Eu(x)【Jensen Inequality 詹森不等式】
这是源于他对于收入具有递减的边际效用,效用曲线严格凸
最常见的风险偏好
风险厌恶的个体永远不会参加一个公平赌局(胜负概率各 50%,因为此时 Ex=0)
风险中性(risk neutral)
风险中性的个体对于期望值相同的事件无差异
他们的边际效用曲线是直线
风险偏好(risk loving)
一个风险偏好的个体在面临相同的期望效用的情况下永远会偏好有风险的选择。
U(Ex) < Eu(x)【Jensen Inequality 詹森不等式】(例如犯罪行为、赌博)
这是源于他的边际效用递增,效用曲线严格凹
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风险溢价是一个风险厌恶的个体为了规避风险而最多愿意付出的钱
风险溢价衡量了一个人对风险厌恶的程度
风险溢价是由个体面临的风险选择所决定的
F 点:E(u(x))【U(E(x))所对应的点在 F 的正上方的效用函数上】
C 点:期望效用值所对应的收入(也即给个体 16000 与让他 take the gamble 让他觉得无
差异)
收入的波动性增加会增加同一个人的风险溢价
风险厌恶与无差异曲线
给定 u(x)(确定事件的效用),对其做在 u(x)=u(E(x))处的二阶泰勒展开
最后一个式子是对倒数第二个式子左右两边取 x 的期望,其中只有左边与右边的最后一项
是随着 x 的变动而变动的【含 u 的一阶导的那一项被消了】。经过整理得到最终结果。
上式适当替换字母之后可以写作
U (μ, σ2) = u(μ) + u’’(μ) σ2/2
注意,因为 u 关于μ的函数是严格凸的,所以二阶导数小于 0
偏好的方向向上。比较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点可以得到风险溢价
实例
风险与犯罪威慑
对风险的态度事实上决定了犯罪的意愿。这种情况下,罚款事实上比监狱更有效。
逮捕罪犯是有成本的(警察等),所以:
罚款必须能够弥补这些社会的损失
而逮捕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的
假设
R:犯罪对罪犯的收益
C:罪犯面临的罚款
P:逮捕罪犯的概率
罪犯是风险中性的=他的效用是线性的
对于一个理性的罪犯,他不会犯罪如果:
(简单的期望衡量,这是因为他是风险中性的)
一般的消费者都是风险厌恶的,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降低风险:
分散风险(diversification)
将资源分散到相关性不大的许多投资活动中。
例子:
同时销售空调和加热器(这两个销售是严格反相关的)不会改变预期收入,但是风险会
为 0;
同时买许多股票(即使它们是完全 i.i.d.也会将方差降低,上学期的经济学笔记上有)
保险(Insurance)
风险厌恶的人会为了降低风险而付钱——风险溢价
如果保险的费用与期望的损失相等,那么消费者就会购买。也即,有保险的期望效用要高于
没有保险的。
即使单个事件是随机而且难以预测的,但是大量事件平均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
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事件出现的频率无穷接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假设 N 个农民他们的粮食产出遵循正态分布
假设他们去参加一个农业合作社,他们上交粮食,并最终得到所有农民的平均数
风险降低:
获取更多信息
第六章 生产
企业生产决策
生产技术
描述投入如何被转化为产出
投入: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
产出:汽车、书桌等
企业可以用不同的投入得到不同的产出
良性技术
单调性 Monotonicity
也即自由处置(property of free disposal):可以不费成本低处置任何投入
凸 Convexity
可以按任意比例增加产量
成本约束
消费者需要考虑预算,企业则需要考虑成本约束
投入选择
给定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企业决定每种投入的数量
给定多种不同的要素价格,为了使成本最小化,企业会选择而不同的投入组合
(例如,中国劳动力便宜,所以中国企业都是劳动力投入很多但是资本投入很少)
生产集(Technology Sets)
技术上可行(feasible)的所有投入和产出的组合(Production Plan)的集合叫做生产集
技术上可行,是指 y < f(x1,……,xn)
只要厂商的投入品具有成本,研究最大可能产出就是有意义的,生产集的边界函数称为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如果一个企业最小化成本,我们还可以研究
总成本如何随产出的变化而变化
企业如何选择产出水平来最大化利益
生产函数研究在给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对于每一个既定的投入水平能够达到最高的产出
水品
q = F(K,L)
y = f(x1,……,xn)
单变量投入的生产
企业不仅要知道什么要素是可以调整的,还要明确可以调整的区间。因此,区分短期和长期
是必要的。
但是短期和长期并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
短期:单变量(劳动力,资本是固定的)
中国二元经济
工厂的劳动力边际产出比农场大。
这是源于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流动)、土地制度(禁止土地交易,从而限制资源向生产力
高的一方流动)的阻碍。
农田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农业生产中,边际产出大于家庭的基本消费
(将家庭看做企业的话,相当于付给某人的工资)。如果在工厂中,这个人就被辞退了,但
是在家庭里面,他无处可去,基本消费已经是一种固定成本,所以只要干活他就可以让利润
最大化。
工厂需要吸纳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田的边际效益,直到工厂和农田的边际产出相等,二
元经济消失。
企业决策基础
企业是在成本与受益的基础上做决策的:
增量基础(Incremental basis)
边际产品:一种比率
与效用不同,是可以观察到的东西
平均基础(average basis)
MP 定会从上方经过 AP 最高点,这是因为:
如果经过的不是最高点,那么从这一点以后,新增加的单位投入带来的产出都要比平均
的产出要小,那么势必会导致 AP 不断下降,因此出现矛盾。
边际收益递减
其他变量(投入、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一个单变量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
假设每一个单变量投入的质量都是一样的
可以权衡在不同工厂投入
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技术改革会导致全要素生产函数的移动
同样的投入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出
即使边际收益递减,劳动生产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最初的边际收益可能是递增的,因为可以通过有效的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
马尔萨斯陷阱与食物危机
预测失败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到技术的改革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双变量投入的生产
等产量线(Isoquants)
长期来看,劳动力和资本都是可变的。所以我们关心不同的劳动与资本组合对产出的影响。
等产量线描述了恰好足够生产某一既定数量产出的投入 1 和投入 2 的所有可能组合。
等产量线是平滑的,也即允许部分使用某一要素
类比:效用函数
不同:效用水平只有序数效用,标记具有任意性;但是等产量线的标记由技术决定,是可能
生产出的产量。
技术例子
固定比例
一个人只能使用一把铁锹——必须以一定的比例使用两种投入
f(x1, x2) = min { x1, x2}
等产量线长得像完全互补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完全替代
家庭作业的完成只取决于铅笔总数,和红蓝无关
f(x1, x2) = x1+x2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技术替代率(TRS 或 MRTS)
技术替代率递减
给定产量,在一种投入减少的时候,另一种投入增加的边际收益递减。
等产量线的斜率绝对值不断变小
等产量线是凸的
规模报酬
所有投入都按某个固定比例增加
不变的规模报酬
tf(x1,x2)=f(tx1,tx2)
典型的情况是厂商会复制正在进行的生产方式——数据中心、英特尔精确复制
指数和为 1 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就具有这个性质
注意,这个与边际收益递减、技术替代率递减不矛盾(比如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就是严格凸的
函数)
规模报酬递增
输油管——半径增加,体积成倍增加
但只在一定的产量范围使用
规模报酬递减
比较罕见,通常是由于忘记了把某些投入考虑在内。只有在某些投入固定不变的时候才可能
发生,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现象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第七章 生产成本
成本最小化
假设
两种投入:L 劳动力和 K 资本
劳动力价格:工资
资本价格:
r=折旧率+利率
如果是自有的话,可以用租金衡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两者相等
等成本线
C = wL + rK
类比
等成本线:预算线;
不同的等成本线:收入不同
斜率
两者价格的比值
也阐释了任何不用产生成本的用资本交换劳动力比例
最小化成本方程
一阶条件
成本最小化要求:
成本最小化时,投入的每一美元的所有投入会带来相同的产出(技术替代率必定等于要
素的比率,拗折、角点解除外)
成本函数
为实现合宜的产量水平而必须的最小成本
c(w1, w2, y)
例子
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
柯布-道格拉斯需求
规模报酬和成本函数
c(w1, w2, 1)
总成本函数 c(w1, w2, 1) y
规模效应不变
生产扩张线(expansion path)
给定要素价格和技术,在所有产量水平下决定投入比例的函数
(类比,收入提供线。形状一样,不过主动的一方不一样,生产扩张线主动的一方是等产量
线,相当于无差异曲线)
与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提供了相同的信息
斜率是资本和劳动力变动量的比值
从 EP 到 LPC(长期成本曲线)
找到每一点的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线
计算给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
绘制产量-成本图
有条件的要素需求函数( 派生的要素需求)
(拉格朗日乘数法,y:给定产量)
x* 有条件的要素需求函数
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长期来看所有的要素都是可以调整的
在长期来看,较短期更容易在一个较低的平均成本上生产
生产扩张线
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长期是短期的包络线
第一行,所有长期和短期交点处的公式
第二行,在这些交点切线重合
第三行,对于特定的短期曲线而言,k 是定值,所以偏导数为 0
长期边际成本
见书 p320(离散情况)
LMC 穿过 LAC 最低点
当 LAC 是常数时(不变的规模报酬)
,LMC=LAC
计算成本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资本与设备的实际费用+折旧
经济成本:企业利用各种资源投入生产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但不包括沉没成本。
经济成本区分企业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沉没成本
企业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成本,不应该影响未来的决策
不要忘记资本设备的转售价值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根据随不随产量水平区分
书上还细分了不变成本和准不变成本(前者长期不存在,后者长期会大量存在)
MC 与 AC
VC 是从 0 开始的
TC 与 FC 交于 y 轴
AFC 是双曲线
MC 与 AVC 交于 1(离散商品)
ATC 初始下降(不必然)——不变的固定成本被分摊;
ATC 最终上升(必然)——不变要素导致另一种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边际可变成本上升
原点与曲线上点的连线的斜率是 AC,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是 MC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衡量规模报酬是递增还是递减的
转折点在 ATC 的最小值处,从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
这就是为什么要保护幼稚企业,因为产量很低的时候,ATC 很高,但随产量的上升,开始享
有规模经济,可以开始与国外竞争。政府需要提供一个缓冲期
范围经济
企业生产多种相互紧密联系的产品
优点
把企业的核心资源辐射到多个产品从而降低成本
1. 共享资本和劳动力
2. 共享管理资源
3. 使用相同的人力资源(技术)和设备类型
以 因 为 范 围 经 济 而 节 省 的 相 关 成 本 来 衡 量
c
第八章 利润最大化和供给行为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理性的基本假设。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最大化利润的,比如:
CEO 代理问题
非盈利企业的存在(医院、大学)
Alchian’s survival test theory:
价格制度本身是一种“择优汰劣”的达尔文进化论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判定“优”的标准
就是实业家具备的比其他竞争者获得更大利润的能力。不是所有的实业家都能实现利润最大
化,但是,未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实业家走向破产,所以我们最终只观察到实现最大限度的利
润者。这个论点可以证明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假定是正确地,而不必去讨论每一个反例。
竞争性市场
价格不受单个生产者控制的市场。一般来说有大量竞争者,只要在既定的价格上销售,就可
以想买多少卖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市场价格仍然有可能不受他们控制:例如
易腐烂变质的商品,他们的供给基本是确定的,消费者只会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所以所
有厂商都会把其他的厂商制定的价格当做自己的价格;例如,只有两家厂商,一家厂商无论
什么情况都以固定的价格出售商品,那么另一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水平的(但是会在
需求曲线的交点后沿需求曲线下降)】
竞争性企业
面对竞争性生产要素市场和竞争性产品市场
经济利润
收益和成本的差额,其中成本是按市场价格计价的生产要素(包括自有的资产、个体劳动者
的工资率)
企业估值
利润流的现值就是企业的现值。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交易,股票的价格代表人们期望的利润流
现值。无论是在确定还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是股票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仍然是所有企业追求
的目标
短期
利润最大化
要素价格变动
事实上,工人的工资是由其所创造的边际产品的价值所决定的 MPR=MP*P
二元经济的特点就是有一个部门(农村)并没有满足 MPR=w,所以劳动力全部向工业转移,
直到两者趋同
市场供给曲线
是所有个体供给曲线的横向加总(注意每个企业的破产起点不一样)
市场需求弹性
完全非弹性
行业的工厂和设备被充分利用了,以至于要增加产量必须要建立一个新工厂或者一些花销很
大的基础设施,所以这个时候 MC 可以看做正无穷【没人愿意再生产了,价格再高也没办法
激励生产】
完全弹性
边际成本完全相同
生产者剩余
要注意的一点是,供给曲线一般不是从 0 开始的,所以这个时候衡量生产者剩余要用书上
331 页的梯形方法来做
市场
企业
生产者剩余与利润
之间差一个固定利润
生产成本决定生产者剩余
成本高的企业生产者剩余少
长期
所有要素都可以调整
进出市场自由
等利润线
π ≡ py - w1x1 - w2x2
长期只有规模报酬递减,或者规模报酬不变且利润为零的企业
规模报酬递增一定会造成自然垄断,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
书上这里有比较精彩的论证
零利润
因为我们使用经济成本衡量的成本,所以零利润并不意味着现金流是零
这相当于公司为所有自有的资产和经营者赚到了一般回报(Normal Return),只不过没有超
额利润
一般回报是指,公司不出租或投资自己的自有资产的机会成本
自由进出
自由进出代表着经济利润必然为零,如果不为零就会有大量企业涌入改变平衡
【但事实上,没有自由进出经济利润也为零,因为获得入业许可这一要素本身是具有经济成
本的,这种成本甚至还会随着行业容量而发生改变,比如:出租车行业】
【如果一个企业的入行许可是固定的,许可可以互相租借,那么如果有一个企业利用许可获
得了正的利润,那么其他企业就可以以更高的价格租走它。长期而言,FC 就是为这个入行
许可付的钱】
经济租金
某要素的收入与(机会)成本之差。某种价格不影响其供给的要素的收入。
或者称,长期也不发生改变的投入(例如牌照、人才、相当稀缺的资源),也即长期的固定
成本
【比如你占了一个地,你不需要为它付钱,但是却可以用它来赚钱,这就是经济租金】
【再比如政府颁发许可证不需要成本,但是却可以卖许可,这也是经济租金】
【再比如,姚明的工资与普通球员的工资差异】
有些企业的会计利润高于其他企业,但是它的经济利润还是 0.这是因为它用于生产的某种
要素是固定/限制供给的
寻租行为
将租金占为己有。
寻租本身是有成本的(而且是无谓成本),会浪费很多的资源。
因为寻租行为只是资源的再分配、重分蛋糕的过程,而并没有扩大蛋糕。
如果很多家企业围绕专利进行投资,因为最终市场上只有第一个公司可以得到专利,所
以其他企业的前期投入的钱都会变成沉没成本。但这些沉没成本不完全是 DWL,这是
因为正是这些成本中的一部分催生了创新,使蛋糕做大,称为准租金 quasi-rent
定价
经济租金=超额利润的现值
经济租金是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来决定的,不像可变要素的价格决定 MC,进而决定市价。
【例如,油价、劳动力价格决定了出租车每公里费用,但是牌照是的价格是被这个行业的利
润反过来决定的】
【亚当斯密认为农产品的价格应该由成本决定,但是李嘉图反对,租金的价格反过来应该被
可以产出的农产品的价格决定,所以肥沃的土地租金应该更高,农产品涨价,租金也应该涨
价】
【地价高?房价高?实际上应该是因为房价上涨了,地价才上涨。地是固定供应的要素,房
价是由供需决定的。所以必须抑制需求才能降低地价】
【机场物价贵?价格敏感度低导致高价格才能最大化利润,从而店铺具有特别高的利润,所
以机场的店铺租金才高了,而不是因为租金高了所以才贵】
【国有企业的牌照带来高利润,比如垄断性的联通移动,他们的高额利润本来应该是属于政
府的经济租金】
所以说,一个企业想要具有高额利润,就必须掌握核心竞争力,因为他们可以带来经济租金
长期供给曲线
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由行业能够影响要素价格的程度来决定
P=MC(k(y),y)
长期供给曲线与短期曲线在 y*相交,此时,k*就是最优选择
长期供给曲线的弹性会更高一些
假定
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同样的生产技术
产出是通过加大投入而增加,而不是技术增长
要素市场并不随着产业而扩张和收缩(即企业的进出不改变成本结构,公司的成本曲线
不变)
成本结构不随企业进出变动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事实上可能是锯齿状的,书 343 页)
,因为供给会始终稳定
在 P=AC 的地方
企业进入导致成本上升(拥挤效应)
企业进入导致成本下降
企业可以通过规模影响成本价格,另外扩大生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获得从
量折扣
弹性
长期会比短期更加有弹性,尤其是在成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基本弹性为正无穷
税收影响
长期消费者承受所有的税收
第九章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
当购买的总量等于消费的总量
D(p)=S(p)
市场出清
供给完全非弹性
垂直的一条线
供给完全弹性
平行的一条线
比较静态分析
供给曲线移动
技术
需求曲线移动
收入
其他产品价格
税收
产量税与均衡
产量税对每一个交易的产品征$t 的税
消费者付出的价格比生产者拿到的价格高 t
pb – ps = t
故有 D(pb)=S(ps)
以上的公式只要是从量税都适用,无论是对谁征收
消费税(excise tax)
对销售者征收
营业税(sales tax)
对消费者征收
对价格相对不灵敏的一方会负担更多税收
所以对税收完全由生产者承担的情况有两类
1. 供给完全无弹性
2. 消费者的需求完全弹性
供小于需的话,到底怎么分配资源呢?
排队 Waiting in Line
a) 原则:先来后到“first-come-first served”。
b) 愿意花更长时间成本(Willingness to Wait 取代 Willingness to Pay)的人可以得到
资源
c) 穷的人和富有的人都要老老实实排队,资源不再由价格配置
i.以火车票为例:这种时间成本事实上催生了黄牛党,让资源重新回到以价格来
配置【直到实名制的出现】
ii. 实名制实际上损失了很大的效率。这是因为,等待的时间成本只是对消费者只
是个人的成本,而这种成本没有为社会带来任何收益。试想,如果消费者把排
队的时间拿去创造价值然后把它当做报酬付给生产者,然后我们直接按虚拟的
时间成本分配资源,这样显然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iii. 同样的,如果有钱但没有闲的人可以从有闲但是没有钱的人手中买到票,这就
存在使得双方都好的 gain from trade,【黑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虽然这种改进不足以弥补价格控制带来的全部损失
d) 所以市场配置才是最有效的
i. 市价同时反映了社会收益和消费者个人成本
ii. 市场配置保证了最稀缺的资源可以流向最有生产力的方向
国家配给 Rationing
a) 这种情况下 DW 除了那个三角形以外,更应该包括内部腐败的成本
征税之后,对资源的分配效率进行了损失。也即交易的最后一个单位为社会带来的边际
收益(MB)减少了(也即 MB 比 MS 更大) 。征税发出了扭曲的价格信号,对于生产者和消
费者接收到的价格信号不一样,让原来不稀缺的资源稀缺了,所以对资源的分配有扭曲效应。
所以说,如果有 side trade/ private trade 存在的可能性的话(逃税的交易)
,会使得双方
都变的更好,所以征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帕累托不有效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政府不征税,那么市场上将没有人可以负担、愿意负担公用产
品的提供,并保障市场有效运行。所以从这方面而言,征税不一定是帕累托无效的。
只要有一方对价格是完全弹性或者非弹性的,错误的价格信号相当于起不到作用,这个
时候征税不会带来 DW。
事实上越发达的国家,税收占 GDP 的比例越高(50%以上,中国目前不超过 25%)
直接税
对个人收入、企业利润征税,是没有办法转嫁的,所以一般不具有扭曲效应。
发达、民主的国家一般来说会征收直接税,因为直接税的征收需要强大的税收征收
能力:知道每个家庭的收入、保证不偷税漏税、强大的执法能力
间接税
对流通征税。例如产量税
第十章 a 市场影响力:垄断与买家垄断
垄断与垄断力
完全竞争市场
P=MC=AC
长期一般收益为 0
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无差异的产品
信息对称
企业是价格接受者
特征
一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
对产量有完全的控制
一个产品(无良好替代品)
存在进入壁垒
价格决定者
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不存在供给曲线
利润最大化
MR=MC
P(Demand Curve)=AR > MR=pq
增加产量必然会导致销量下降
MR-MC 对 q 进行积分就是损失的利润
P-ATC 与 q 的乘积就是利润
垄断厂商定价一定是定在有弹性的地方(因为 MC=MR>0)
数学解释
因为 MR=MC>0,故 Ed(这里是负的)一定是小于-1 的
弹性很高的市场,垄断者的利润很小,弹性越大,越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可以看做消费者对你的产品价格完全弹性,Ed 趋近于无穷。这再一次印
证了完全竞争市场上 P=MC
现实解释
假设在一个不弹性的地方定价。只要我提价,那么我的收益一定是增加的;而因为价格
减少事实上我一定是在缩减产量,这样 TC 有时在减少(成本的单调性),那么利润一
定是增加的,我何乐而不为呢?
加价能力
这一个理论对现实生活有这样的应用:
成本加成定价
一般企业定价法则
先计算每单位有多少平均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一个比例(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
或者说消费者对这个企业产品的价格弹性,你的产品到底有多么不可替代)。
因为在事实上平均成本很容易算,但是边际成本很难算,这个定价是对边际成本的逼近
越是运营的好的企业,越是能够准确的估算出边际成本
税收影响
在垄断的情况下,价格涨得比税还要高
垄断力来源
小的便利店是用方便换弹性,所以他们加价能力高,垄断力高
但是小的便利店的利润不一定比沃尔玛高,因为沃尔玛薄利多销
商圈
阿里巴巴控制了大多数电商,但是它控制不了小区旁边的桂林米粉。即所谓的距离客户的
“最后一公里”网络是难以插足的,现在这个方面是行业热点。
所以现在物业公司现在的盈利模式是用业主的资源来换物业费,比如向桂林米粉提供业主信
息并保证信息对称什么的。好的物业公司甚至比保险公司还赚钱,虽然很多年前物业公司的
主要盈利模式是帮房地产公司做销售
垄断的社会成本
但是社会成本不仅限于 DW,比如:
为了获得特许经营权向政府的游说成本
广告费用
产能过剩
激励企业去垄断市场的动机是垄断的高额利润。消费者向垄断厂商转移的价值越多,垄断的
社会成本越高
买家垄断 Monopsony
边际收益产品 MRP
企业多增加一个要素投入时带来的收益
R(y) = p(y)y or R(x)= R(y(x))
MRP=dR/dx = [dR/dy] [dy/dx]=MR(边际收益)*MPx(x 的边际生产率)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MRP=MPx*p(y)
垄断企业的 MRP 要比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小(取决于弹性,弹性越大,越像完全竞争市场,
MRP 越大)
所以垄断者总是比竞争厂商使用更少的要素,虽然定价的能力让它每一个要素带来的利润都
比竞争厂商大,但是它的边际争不过竞争厂商。
要素市场
垄断分两种:
在产品市场上垄断但是在要素市场上竞争
在要素市场上垄断但是在产品市场上竞争
买家垄断是指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购买者
买家垄断力
购买者去影响价格,从而用比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更低的价格购买的能力
更一般的情况是少数的几个公司作为买家来竞争,比如手机行业。
垄断力影响因素
购买者的数量
购买者之间的交流
要素供给的弹性
我们假设下面讨论的企业在劳动力是一个买家垄断,而在产品市场是一个价格接受者。而且
只需要使用一种要素,生产函数给定。
垄断购买者
Es 是要素的供给弹性,如果 Es 无穷大,代表了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MV>P,所以企业买的最后一个要素是盈利的
市场上只有一个购买者和一个生产者
非常稀有
即使有砍价的存在,双边垄断事实上垄断力和买家垄断力会相互抵消
限制垄断:反托拉斯法
政府管制/价格管制
设定一个比垄断平衡价格低的价格管制
这种价格管制是可以消除 DW 的,与完全竞争的价格管制有本质区别
【这里我们假设国家管制是没有成本的】
将价格定在 MC 与 DC 的交点处可以最大化社会的福利
自然垄断的管制问题
不断下降的边际成本使得后进入的企业在定价上毫无还手之力。先进入的企业通过定一个使
新进入者亏本,但是自己还盈利的价格(不一定是最大化的利润)来扼杀新进入者。
固定成本、一次性的前期投入非常大,而边际成本非常小的产业
比如石油产业(铺设管道)
、航空公司(建设飞机场)
管制定价
行业无法通过边际成本来为价格管制定价(虽然这样是意义上最有生产效率的),因为根本
不赚钱。
(MC、AC 都在降低,而且 MC 一直比 AC 低)政府需要不断的用税收补贴他的成
本。
问题
但是这样的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没有办法去知晓到底成本是多少,所以企
业就会拼命的把各种效率低下放到成本里面去(成本膨胀 cost inflation)
怎么解决问题呢?
政府可以通过资产回报率来管制这个产业而不是仅仅的控制价格。政府允许企业根据期望
的回报率来定价。
仍然存在的问题
回报率的计算还是依赖于成本,存在成本膨胀问题。因为成本被 cover 所以企业会
低效生产
公司的资产价值评估也是一个难题
缺点
这种管制是滞后于各种市场变化的
去举行大量听证会的成本很高
可能解决的办法
政府先核算可能需要的成本,然后和企业约定 5 年内成本都 cover 这么多,如果企业能
够通过技术改革来降低成本,多出来的部分可以企业自得【但是企业过几年可能就会和政府
说你们要重新核算成本,因为 blabla】
可以通过可变成本、历史价格、通胀率和技术增长率来定价。企业获准可以以通胀率减
去技术增长率的比例来涨价
获得消费者剩余
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所有厂商必须能够预测市场价格以决定
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
无论以什么方式,只有有一定垄断力的厂商才能够获得消费者剩余!!
但是有市场影响力的生产者还需要:
1. 知道市场上的需求信息
2. 知道市场细分的信息,从而保证不同细分市场不会通过跨越市场而套利
所有的定价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消费者剩余从而把他们变为厂商剩余。
虽然在 P*、Q*的水平上可以最大化利润,但是企业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对所有的消费者
索取他们的保留价格,这就引起了下面的两种方法: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在相同的产品上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所以这要求企业能够识别保
留价格不同的消费者
对所有的消费者分开征取他们的保留价格。 (或者具有一定的区分市场分别收钱的能力)
此时 MR 曲线再也不是企业决定生产的基础,边际收益就是每一个新的产品被售出的
价格——市场的需求曲线。
所以边际利润就是 DC 与 MC 之间的面积,即社会福利
实践中,完全价格歧视很难实现,这是因为:
1. 除非只有很少的顾客,很难对每个人征收不同的价格(有损公平)
2. 厂商不知道每个人的保留价格
现实中,厂商可以根据一些对于保留价格的估计来设定不同的几个价格 Level
例子
【律师、审计、医生】
【砍价】
在一对一可以砍价的市场,就可以充分看出讨价还价的能力,也给了销售者进行价格歧视的
机会。当你出的第一个价格就可以知道你的 willingness to pay 是多少。所以销售员一般会让
你去先出价,然后他再跟你慢慢还价,这实际上是一种 first discrimination。看起来砍价好像
对消费者很有利,但是事实上这对消费者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对保留价格比较高的消费者) 。
所以很多商场会要求明码标价,拒绝砍价。
【学费】
其实学费也是价格歧视的。因为奖学金、助学金除了看成绩以外,很大程度依赖于你的家境。
这样做大学首先保证了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以来到这个学校,然后学校还可以盈利。这是一个
典型的交叉补贴的例子。
【亚马逊价格显示】
亚马逊一些网站上显示的价格其实不是 common 的,而是 individual。事实上它是通过你的
历史购买记录、对你的历史价格弹性的数据去呈现给你看的价格的。但是因为消费者很难知
道自己看到的价格是否和其他人看到的是否一样,所以这种行为很难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会消费很多某种产品,且需求随着购买的增加下降。
如果企业对相同的产品按销售量来差别定价的话,企业就参与了二级价格歧视。
也称非线性定价。(价格保持不变就是线性定价)
【百度上说这种价格歧视是分段计价的,而不是像数量折扣那样一致(包括)的计价,有点
像累进税率的计算】
为何会出现二级价格歧视呢?
企业能够通过购买量来感知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高收入、低收入、时间灵活、时间不灵活等)
的保留价格,但是不能够判别具体消费者是属于哪个群体的(所以只能通过购买的时间或者
数量来定价)所以不是对不同的人来差别定价,而是针对购买量来差别定价
核心思想是让不同经济状况的消费者不套利(Arbitrage)。
【轮船的舱位】
轮船商故意让三等舱变得脏乱不堪,不是因为轮船商恨穷人——因为明明稍微打扫一下
情况就会好很多。拒绝给穷人最低等的服务,而给富人不必要的奢侈。
其实背后有内在的经济学原理:
首先穷人肯定没有能力去支付一等、二等的能力,但是二等、一等的富人却可以买一等
舱,这是消费者的自由,轮船商无法控制。
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外貌或者其他信息能够获得顾客消费能力的信息,所以他
们必须能够让所有的舱位差别非常明显:让一等舱的顾客会选择更好的、更奢华的一等舱
(价格弹性小),让原本二等舱的顾客绝对不去选择三等舱。
这样的话,厂商通过改变(价格,装饰)组合来控制消费者的行为。虽然他稍微打扫一
下三等舱就可以提高所有人的福利,但是可能会让一些二等舱的顾客就跑到三等舱来,利润
就受损了。
【飞机定价】
充分灵活=全价。各种不便利(提前、手续麻烦)=便宜。这就是二级价格歧视。
数量折扣 Quantity Discounts
数量折扣是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消费者达到某个数量后,一致地采用一个商业折扣(“一
价制”
)
【健身房、超市的会员卡】
常用,频繁消费=价格敏感=给予折扣
偶然消费=价格不敏感=全价
消费者行为解释数量折扣
理性的消费者会计算自己去多少次办卡是合算的。但是研究发现,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
会做这样的计算。事实上,他们实际去健身房的次数远远低于合算的次数,但是他们都会办
卡。这可能是因为:
1. 消费者对自己的行为过于乐观的估计了。 (非理性解释)
2. 办卡是一个自我承诺(self-commitment)。买了卡之后逼迫自己多多去锻炼,
约束一个懒惰的自己。他们认为买卡就是一个沉没成本,但是去锻炼的边
际成本是 0,所以这样会激励自己多多去锻炼。虽然买了卡他们只去一两
次,但是如果不买卡,他们可能一次都不去。 (理性解释)
厂商把数量分成几个区域,在不同的区域征收不同的价格
例子:供电厂
三级价格歧视 First
可以识别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并能够确定每个消费者的身份(比如查学生证来确定),不同群
体弹性不同,可以对不同群体征收不同的费用——但是不能确定不同群体内部的结构特征。
定价
1. 所有的产出会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不同的市场使得各市场的 MR 相同
2. 产出的水平由 MR=MC 决定
a) π= P1Q1+ P2Q2-C(QT)
b) 对 Qi 的偏导数都等于 MC
例子
【铁道部学生票半价优惠】
学生对价格非常敏感(因为他们没有收入)。但是商务人士对价格不太敏感,所以可以
支付全票。
【高速公路收费】
对不同的车收不同的费用
按消费者购买时间的不同来将消费者分到需求结构不同的群体中。
将现在就要买的消费者和愿意等待的消费者分开来进行价格歧视
【为现场的优惠制造麻烦】
有些现场的优惠行为会要求特别麻烦的后续手续: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寄回票据什么的。
这种方式除了像上面那样区分消费折以外,还会涉及消费者行为的另一种情况:
所有消费者都会对自己过于乐观,认为自己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去获得这些折扣
【畅销书的印制】
畅销书、电影刚出来的时候票价都特别贵。比如畅销书刚出来的时候都是硬壳的精装书,
然后过了一年差不多会出来一个简装本,他们之间价格差很多。这实际上是通过对时间的弹
性来区分消费者。
但是图书馆进书不会在意是否精装,他们对价格基本没有弹性,一般有什么买什么,所
以一般都是精装书(也善于保存)。虽然图书馆会有自己的预算,但他们一般只在买啥书上
做选择,但是不会在意某本书的质量好坏。另外这些机构要的就是时效,他们等不起,所以
也不会去等一年再去买便宜的版本。
【楼盘的买卖】
先次后优。
1. 开盘后最开始去看房子、挑房子的人都是非常着急的人,所以他们不怎么挑房子,所以
卖次的给他们。而后来去看房子的人更挑剔一些,同样的价格他们不会接受差的房子。
2. 和价格歧视不太相关的一点:房价一般在涨,如果这个房子本身就很好的话,后面涨的
空间更大,先卖出去了就亏了。
峰谷定价 Peak-Load
边际成本随服务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当高峰期的时候,因为产能的限制电场的 MC 会更高一
些
【供电】
有些用电是不能等的,但是有些用电可以等到低峰再用。
在低峰用电的消费者没有拥挤效应,而电厂对他们的提供电的边际成本也小,所以会给
予他们价格折扣。
【交通、非假日的游乐场所等】
定价
一类消费者
【迪士尼乐园】
门票和过山车怎么定价呢?
假设:
1. 只有一种过山车
2. 所有的消费者对于过山车的偏好都是 identical 的,也就是可以看做只有一个消费者
3. 迪士尼提供过山车服务的 MC 是一定的
4. 消费者来迪士尼就是为了过山车
5. 迪士尼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给定消费者对过山车的需求曲线
1. T=消费者剩余
2. P=市场价格
也就是边际价格是为了 cover 成本,T 是为了获得消费者剩余。
两类消费者
两种消费者,但是迪士尼只能征收一种门票和使用费用。
1. 不会采用 MC 等于使用费,而是略微大于 MC
2. 门票不会比需求更小的消费者剩余更多
3. 将门票设定为需求较小的那个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
4. 企业需要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利润等于两倍的黄色三角形+其右下角的小矩形(没有 FC)
捆绑销售 Bundling
捆绑销售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商品在一起卖来获得一些价格优势
【百度百科上说这是二级价格歧视的一种】
捆绑销售的条件
【电影院】
假如说有两种电影: 《飘》和《Getting Gertie’s Garter》
。电影公司要求电影院同时放两个。这
样做的原因是:
1. 电影公司能够增加电影院的利润
2. 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个影院和电影的保留价格
为什么捆绑?
1. 如果电影公司不捆绑的话,它只能取两个影片各自最低保留价格之和去征收两部影片的
费用(因为没法价格歧视)
2. 而电影公司捆绑的话,它可以征收最低的影片保留价格之和(一种平均的思想) ,这通常
是比上面的那个高的。
我们之所以可以通过捆绑获利是因为不同消费者对两种产品的相对价值是负相关的(若非,
利润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特征
1. 许多企业
2. 自由进入市场
a) 我们假定其他产品的进入不会影响现有厂商的成本结构
3. 产品有差异但是之间高度替代(所以即垄断又竞争)
a) 每个产品都有一定的消费者忠诚
i. 产品的某一部分很特殊,很吸引消费者
ii. 在忠诚客户的面前,你是垄断的。垄断力取决于差异化程度
b) 每个产品有一定的消费者粘性
i. 消费者愿意为了偏好来支付稍微高一点的价格
ii. 虽然不乐意,但是价格太高了消费者还是会买其他的产品
短期和长期
长期均衡=超额利润为零
MRLR=MC 的交点恰好与 DLR 与 AC 切点在同一产量水平,这不是巧合的。
因为长期的超额利润为零——所以必须在切点
效率
垄断竞争市场并不是有效的
1. 社会成本 social cost(相比完全竞争)
a) 因为需求是向下的,所以平均成本比价格低,造成减产
2. 产能过剩 excess capacity(相比完全竞争和垄断)
a) 如果没有这么多企业进来的话,行业的平均成本会降低(因为 MC 与 MR 的交点
一定在 AC 最低点左边,新企业进入会造成交点左移,让 AC 升高且高于最低的
AC,企业生产低效) ,平均成本升高,消费者变得更不好
但是!
它不一定比垄断、完全竞争差:
1. 垄断竞争带来了多样性,这是对消费者有益的,但是这种益处不能在社会福利中被量化。
2. 垄断竞争减少了市场影响力,带来的 DW 比垄断少
第十一章 寡头竞争
寡头竞争是指一个行业中有少数的几家企业,每一个企业的价格和产量都会影响他的竞
争对手的利润。
例子
通信、手机
钢铁、铝
石油化工
南车北车
电力
寡头竞争均衡
所有的决策都是相互依赖的,随着时间动态变化。
纳什均衡
给定对方的决策,每一个企业都处于最好的状态,没有动机去改变现有状态。
所有的企业都假定竞争者也把其他企业的反应纳入考虑
数量竞争
假设
同质产品
双方同时决策
企业会根据自己对对方决策的预期来决策
给定 y2,企业 1 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
FOC 一阶条件
将公司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与它对另一家公司的产出水平的期望联系起来。
反应函数是关于对另一方产出期望的单调递减
古诺模型是典型的纳什均衡
古诺模型不涉及动态调整进程的讨论,也就是说不涉及如何实现均衡的讨论。但是事实上所
有的企业都是在调整他们的产出,没有一个企业他们的产出是固定的
怎么调整呢?
可以通过在上面那个图里面做锯齿状调整,从任何一个点开始,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直到
均衡点
线性需求曲线
Si 此公司的市场份额
先发制人——Stackelberg 双寡头模型
又称 leader-follower 模型
重要的假设(与古诺不同的)是一家企业先于另一家做出产出水平决策,且被另外一家所知
(像下棋)
企业 1 是知道企业 2 对其决策的反应的
企业 2 会根据古诺模型来进行决策
线性需求均衡
因为企业 1 先行一步,所以可以生产好多,企业 2 被迫生产的很少,除非它想减少双方共同
的利润
信息多可能会不利
动态博弈中,更多的信息可能会对你不利。比如正是因为企业 2 知道对方的产量,而企业 1
又知道企业 2 知道自己的产量,才有了企业 1 先发制人取得优势。更少的信息有时候意味着
更好的位置
【妻子与丈夫决定去哪里吃】
妻子想在公司下面吃,于是给告诉丈夫约会定在公司下面。然后妻子主动屏蔽信息,没电关
机不接受信息。这样丈夫无论如何联系不上妻子,即使他原本不想去那个地方吃饭也得过来
陪妻子,因为他知道妻子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红绿灯车辆与行人】
车辆想让行人先看到自己特别快,所以就可以闯过去。行人想让车看到自己走的特别快,这
样车辆就不敢开过来。但是如果一个没有任何信息的盲人过马路,就没有任何一个车敢过了。
等利润线
给定需求函数和两个公司的产出水平
利润方向向下
价格竞争
假设企业只采用定价来竞争
同时执行策略
两家企业 MC=c
那么,唯一的纳什均衡点就是 c
稍微高一点,一方降价就会获得全部市场【产品无差异】
稍微低一点,大家都亏损,没有必要生产
价格竞争对企业更加残酷,会导致双方一点利润都没有
产品差异化的价格博弈
同时执行策略
两家企业 MC=0
FC 存在
卡特尔联盟
两家企业决定无论何时都定相同的价格,相当于垄断
卡特尔联盟不是一个纳什均衡,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动机去降价
后发制人
这种情况下,先定价的人就有绝对劣势,因为后来者永远可以通过稍微降一点价格来获得整
个市场。
第十二章 博弈论
博弈和战略决策
博弈就是一种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做战略决策的情形
【拍卖,买家博弈;寡头定价】
战略决策是由收益(payoffs)所决定的:带来收益和利润的结果
三个要素:
很多玩家
每个玩家面对很多策略
每个策略都有各自的回报
玩家可以结盟以形成联合的策略
【买卖双方商定价格、苹果和微软的联合】
博弈双方的联盟不能够形成
【两个通过定价来竞争市场份额的公司】
无论对方采取什么策略,占优策略都是最优策略,所以如果占有策略存在,不需要考虑对方
的选择
均衡的结果是
无论对手做什么,双方都已经做到了最好,存在占有策略
占优均衡不需要考虑对方的选择
纳什均衡
给定对手的策略,每个参与者都最大化了自己的利润。
也即,在纳什均衡已经形成的前提下,没有人有动机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纳什均衡不是唯一的。因此,企业倾向于差异化发展,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也多种多样
【古诺双寡头竞争均衡就是纳什均衡:给定对方策略,所有人都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
【占优策略是纳什均衡的特殊情况】
存在对两个囚徒都好的情况(帕累托有效率的情形),但是他们的纳什均衡是对他们两个都
差的。
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合作、不能协调彼此的行为
Prisoner B
Confess Don’t Confess
Confess -1, -1 5, -5
Prisoner B
-5,5 3, 3
Don’t Confess
囚徒困境引起了关于“正确”博弈的讨论,事实上这取决于这是一次性博弈还是无数次的重
复博弈,也即你这一次博弈的结果会不会对下一次博弈对方的行动有影响,具体参看“重复
博弈”章
例子:
1. 两个竞争者
2. 人群在市场中均匀的分布
3. 竞争者价格一样的话,人们会选择最近的地点去购买
纳什均衡是,所有竞争者都会选择在市场的中心去出售产品,这是因为假设两家店在市
场的两端,那么最边上的顾客不用竞争,一定会来他们其中一家店。但是中间的顾客却是有
选择的,他们可以去任何一家店。如果一家店距离中心近,那么它不仅会获得有天然地理优
势的边缘市场客户还可以在中心客户上占得优势,这对于另外一家点不是纳什均衡。所以最
终的均衡是他们都在市场中心,也就形成了商圈。
【解释了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汽车城、加油站这些同质化严重的商店总是扎堆——按常
理来说这种竞争性很强的产业应该离得远一点来避免竞争】
【政党的纲领】
两个竞争白热化的政党的竞选纲领越来越相同,因为他们都是为了竞争中间 convertible
的那部分选民,他们本身代表的阶级不需要竞争就会投他们票。所以一个国家的政策总是使
得意识形态居中的那部分人收益最多的,极端的意识形态一般不被政党讨好(因为没有需
要)。
其他应用
【中东问题】
强大的苏丹想对利比亚动武,但是有强大的埃及来制约他,这本来是个非常稳定的结构。但
是以色列和埃及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关系非常紧张,所以制约了埃及对苏丹的行动,因此苏丹
对利比亚的行动就少了许多顾虑,中东就天天打来打去的了。
【三个火枪手】
三足鼎立的关系是非常稳定的。考虑两个国家,他们之间一定斗争不断,要么一方灭亡,要
么你死我活。但是三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强弱关系,最强的一定会是剩下两个国家共同
的敌人,反而最弱的国家没有人跟他打。因此第一轮下来很有可能损失最大的是原先最强的,
最弱的反而获得了发展空间,使得强弱关系获得均衡。
就像三个火枪手,命中率最高的火枪手一定会得到剩下两个火枪手的瞄准(他会瞄准次强的
那一个),但是命中率最低的火枪手不会有人瞄准他。
混合策略
定义
玩家都断然地选定特定的一种策略,并始终能坚持这个选择。
混合策略 Mixed Strategy
玩家会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随机选择一种行为,也就是说他们对各种策略的选择是由概
率决定的。
比如,囚徒困境里面,如果某个囚徒听到某个信号(概率发生)就会招供就属于混合策
略。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概率,每个人都为自己确定了选择每一种策略的最优策略。
研究混合策略的意义在于去解决那些在纯策略情况下没有纳什均衡的博弈。混合策略都有自
己的纳什均衡,在研究玩扑克这种问题上很有帮助
Player B
Heads Tails
Heads 1, -1 -1, 1
Player A
-1, 1 1, -1
Tails
假设两人各自决定自己的底牌朝向然后同时亮出,如果两个人的底牌正反面相同 A 会
收益,不同的话 B 会收益。
零和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每个玩家选择正反面的概率都是 1/2,这是因为:
不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也即,给定任何一个结果,必定有一方有动机 change
只要一方知道对方出什么,他就一定能赢
所以最优策略就是不让对方知道自己出什么, 即随机出牌(以 1/2 的概率选择策略)
如果一方知道对方会以(1/2,1/2)出牌,那么他也会选择以此概率做出选择,因为
只有这样期望才不是负的,而是零。
计算方法:
在零和博弈里面,虽然所有的结果都是随机的,但是每一个玩家的回报期望都是 0。也
就是说不存在使得两个人都好的结果
实例
【官员竞争】【冠亚军比赛】一定是某一个人,不能合作使得两个人都好
【足球员破门与守门】
无论结果如何,一定有一方受损。因此随机地向某个方向射球和守门就是纳什均衡
【诺曼底登陆】
为了迷惑德军,美国特意在另一地点制造假象,导致德军在诺曼底的军事防备减弱(对对方
概率的错误判断打破了纳什均衡使得一方获利)
过度竞争
零和博弈容易导致恶性竞争(excessive competition)。因为赢家通吃(winner-takes-all),所以
大家都想成为赢家,为了取胜过度投资甚至于互相拆台。
【专利竞赛】
无差异条件是我们研究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方法。
只有给定双方的概率,每个人对于两种决策的期望收益都相等时,才是混合博弈的纳什
均衡。
过程:
给定 A 选择策略的概率,B 对选择 H 和 T 的收益期望就可以确定下来,进而为了最大化
利润来确定自己的概率分布(如果收益期望不相等的话,B 一定会选择收益大的决策,是一
个确定事件,不是混合博弈;收益相等的时候才会有概率意义) 。
在本例中,如果 A 是等概率选择两种面的,那么 B 选择 H 和 T 两种情形是无差异的,
因此 B 就会等可能地选择 H 和 T,也就是形成(1/2,1/2)的概率分布。
当价格战只进行一次的时候(stage game),(低价、低价)是纳什均衡。但是当价格博弈不
断重复的时候,可能会改变理性人(企业)的合作动机。
以下两种情况就是在重复博弈下解决囚徒困境的方法(也就是能够达成一个是双方平均
都好的策略)
只要有一次欺骗我,那么永远都不再合作。
无限次博弈
在价格竞争中,如果企业面对的是无限次的博弈(infinitely repeated),那么以下的策略就
是扳机策略:企业 1 在第一次中采用高定价。如果之后 t-1 期所有的博弈中,企业 2 都采用
的是高定价,那么第 t 次企业 1 就采用高定价;只要对方出现一次低定价,那么就企业 1 之
后就永远低定价。
可见,合作与否是要取决于贴现率的。如果贴现因子太小的话,不合作才是均衡。
贴现因子是取决于企业的耐心的。因子越大,说明 r 越小,企业越具有耐心,越看重未
来、长期的发展。只有两个企业都足够的耐心,才有合作的可能(但可能不是唯一的均衡)
【另一种理解】
将贴现因子理解为企业对下一次还会与该公司进行博弈的概率(相遇的概率)。
如果以后再也不会有合作、不合作的机会,那么贴现因子很自然的等于 0。
在现在来看,相遇无穷次的概率很小,次数越大,概率越小。
这样的话,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下述有限次博弈的一些理论。将无限次博弈理解为不知道
何时结束(但最终肯定会结束,因为企业会倒闭会变卖什么的),但是有一定的下次博弈概
率的一种有限次的博弈。所以朋友、熟人有很大的可能会合作,因为他们进行好多次博弈的
概率很大。
有限次博弈
因为在最后一期之后再也没有合作的可能,所以双方在最后一期一定会选择不合
作(相当于一次博弈的纳什均衡)
考虑倒数第二期。既然所有人都会在最后一期背信,那么我们又何必要在倒数第
二期守信呢(不合作的惩罚失效)?因此所有人都会选择占有策略,从而回到纳
什均衡。以此类推,只要双方有一个终止期,那么无论到底发生多少次,双方都
不会合作
这是源于高度理性假设和最后一期的惩罚失效
例如海盗问题,虽然我们知道第一个人分(97,0,2,1)是最理性的,但是现实中
如果真的这么分肯定会被丢去喂鱼,因为大家脑子都绕不过弯来,他想说明
白自己的思考过程得先花 15 分钟做一个 pre。生活中都是有限理性的人,很
多的理论都不是很适用。
其中一方在第一阶段努力与对方达成合作,但是会观察对方的策略来决定自己在以后博
弈中的策略
参与者轮流进行博弈决策,并对对方的每一个决策做出反应。
如果博弈分为很多阶段,从最后一个阶段向前推理
这与动态最优原则(principle of dynamic optimization)是一致的。
【七个海盗】
博弈的标准式
标准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纳什均衡,这阐述了静态的博弈分析,但是在序贯博弈中,最
终只有一个均衡,就是能使先行者获利的那一个
博弈的扩展形式
先发制人:在序贯博弈中,先行者显然是有优势的,这样做的前提是另一个博弈参与者是理
智的,也即给定先行者的选择,另一个博弈者会最大化自己的利润,而不是两败俱伤。
【下棋】
【Stackelberg 双寡头模型】
【广告投放竞争】
【进入决策】
【应对管制决策】
意义:参与人可以通过发布可信的威胁和承诺更好的获得自己的利益
如果其他参与者使先行者确认他会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么先行者必须限制自己的行
为。
承诺和威胁必须是可信的
核心:把事后的余地给扔掉,以换来事前更有利的博弈结果
获利的方法
阻止进入
诱使竞争对手减少产量,退出或提价
有利于自己的隐性协议
先行者除了宣布自己将采取什么策略外,必须提供更多信息使对手确认自己要采取某些策略
(广告投入、订单披露)
那些声称自己即使两败俱伤也要采取某些策略的 follower,他们未必真的会这么做。因为先
行者一旦给出做出了决策,他们势必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利益的威胁不足以让先
行者确信。
但另一方面,如果先行者相信了这个威胁并采取了次优决策,那么它也永远失去了检验这个
威胁是否真实的机会。
实例:进入威胁
如果原垄断厂商威胁新进入者以价格战,这个威胁是不可信的。因为让出市场(减产)比价
格战带给原垄断厂商的收益更大,所以新进入者不会相信这个威胁。
但如果垄断者在新进入者进入之前就做如下的战略决策,情况就大有不同
试考虑垄断厂商先行一步以扩大产能。这样的话价格战这个威胁对于新进入者就是可信的
了,因为让出市场会损失 10,但是价格战只会损失 5,这使新进入者确信垄断厂商一定会采
取价格战的策略。
扩大产量并没有被用上,而且带来了更多成本和风险,但是却对新进入者起到了良好的威胁
作用。
【核威慑】
核武器就是战略行动。
【劫持人质】
以色列在中东复国,面临周边的各种恐怖分子。以色列制定基本国是:永不与恐怖分子谈判,
这就是威胁。前期的强硬,显示了威胁的可信,所以后来恐怖分子不再劫持人质。
【中英香港谈判】
英方希望用主权换治权,邓小平表态:
1. 主权和治权是不能谈判的,谁谈就是李鸿章
2. 谈判有最后期限,谈不拢,武力解决。
并对这种强硬的表态大加宣传,把中方的退路堵死,以逼迫英方做出让步。
【Stackelberg 双寡头模型】
如果后行者威胁先行者无论先行者生产多少,自己都不会改变自己的产量,这也是一个空威
胁。如果信誉有保证,在第一期检验后先行者会限制自己的行为,使得产量逐渐收敛到古诺
模型上
动态博弈与静态博弈
Static Game:同时决策,单次博弈
Dynamic Game or Sequential Game:多阶段博弈,一边观察一边决定行为
SPNE vs. NE
子博弈最优(SPNE)
子博弈最优
交换效率
不考虑生产,没有人在市场上带着自己商品的禀赋和个人的偏好进行交易。
类似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易
自由交易会使双方变得更好,从而增加经济福利水平
只有所有消费者的 MRS 相等了,市场交换才达到最优了,因为没有 gain from trade
一张显示了两种资源双方所有分配情况的图表,可以是两种投入在两种不同生产中的投入或
者两种商品在两个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
交换相当于在初始的基础上向任意方向画出一个小矩形
在初始的分配点上画出两个人的无差异曲线,阴影部分的所有组合都是比现在的组合要好的
(从而不是阴影的部分都比现在差,或者至少让一个人比现在差),都可能是自愿交易的结
果。注意,交易可能是对两方都好的,但是可能不是有效率的(gain from trade 存在)
c
当两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时候(MRS 相等),两人之间的交易达到平衡
在所有初始禀赋分配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找到所有两人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这便形成了
契约曲线。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有效率的分配方式
在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双方都没有交易空间(或者说继续交易必定使得某一方更差),因
此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组合本身并不由初始禀赋决定,但是最
终和市场上出现的是哪一个组合是由初始禀赋决定的。
契约曲线向右上倾斜的主要原因是,一般来说,对于每种商品,边际效用递减。
在竞争市场中,所有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者,所以我们引入第三方——拍卖人(auctioneer)
的概念。
拍卖人宣布两者之间的价格,如果这个价格使得市场上供需不同,她就会改变自己报出的相
对价格。
拍卖人不断地改变价格线的斜率,直到双方在这条预算线上利润最大化的点(无差异曲线与
预算线的切点)在预算线上重合(如果不重合,必然供需不相等)
一般均衡分析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反馈效应
所谓反馈效应,是指一个市场的产量和价格影响另一个市场的现象
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
市场的相互关系 Market interrelationships
市场均衡(Market)、竞争均衡(Competitive)或者瓦尔拉斯均衡,是指所有市场上的供需相等。
在市场均衡中,所有消费者都面临着相同的价格。因此对于任意两种商品,所有消费者都必
须具有相同的 MRS
商品 i 的供需相等
X 为消费者的需求函数,W 为消费者的初始禀赋
z 表示商品 i 的净超额需求
只有当两种商品的净超额需求都为 0 的时候,此时的价格才是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会同时让所有市场都出清
两个市场上超额需求的价值的总和一定是 0(这是恒等式,无论是不是市场均衡的价格),
这是由消费者的优化倾向决定的(即消费者不会闲置资源,如果交换能使他更好的话他一定
会去交换)。给定市场均衡价格,消费者最终交换的结果一定是,其总需求与其总禀赋的价
值相等(这是他的预算线)
以上的推导表明,市场一定是同时出清的,也就是说 z1 是 0,可以推出 z2 也是 0
含义
公平与效率
如果一个人对其他人的商品束的偏好优于自己的,那么这种配置就是平等的,如果一种配置
既是平等的又是有效率的,那么就是公平的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使用尽可能少的信息去合理的配置资源(相比于计划经济)
市场不需要管制措施就会自动分配所有的资源
所有人只要知道自己的偏好和禀赋和市场上流行的价格就可以做出最好的决策
内在假设
没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
没有垄断力量
没有信息不对称
两个人可以通过有效率交换来实现的最大的效用边界(与契约曲线一一对应)
曲线内的点是无效率的,曲线外的点是无法达到的。
一些无效率的点是比有效率的点更加公平的(比如 H)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如何定义一个分配是否公平呢?
我们需要坚信公平必须要得到实现
要求人与人之间的效用比较
每个个体会被赋予一个权重,加总成为社会想要的社会福利,以最大化社会福利。
罗尔斯观点 Rawlsian
《正义论》
每个个体不知道他们的禀赋何在。每个人在不知道关于未来的命运的情况下,会倾向于选择
那些让最差的人被合理对待的体系。也即,在无知之幕下,社会达成的规则是让最差的人尽
可能好的规则,这也是被定义的最公平的规则。所以罗尔斯将社会福利函数定义为最差的人
的福利函数
【例子:切蛋糕的人最后拿蛋糕】
因为切蛋糕的人知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所以他一定会拿到最小的。因此切蛋糕的人一定会
平分蛋糕。
平等主义 Egalitarian
所有人应该一样多
功利主义 Utilitarian
最大化社会的总福利(简单加总)
效率就是公平,公平就是效率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市场均衡由初始禀赋决定
如果个体的偏是凸的,那么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特定初始禀赋的一个市场均衡。
含义
效率与分配的问题可以分开
价格的两个作用:
配置性 allocative
反应资源的稀缺特性,合理分配资源
分配性 distributive
决定每个人禀赋的价值
应该让价格主要发挥配置性作用,而让政府通过补贴和税收来发挥分配性的任务
第十四章 生产一般均衡
鲁滨孙·克鲁索经济
一个消费者(坚果自己吃)
、一个公司(生产坚果)、两种商品(闲暇——在沙滩上晒太阳和
工作——捡坚果)。
鲁滨孙克鲁索同时扮演生产者和消费者
因为劳动是厌恶品,所以无差异曲线斜率是正的
L*就是使他最满意的点
拓展鲁滨孙·克鲁索经济
两个市场:
劳动力市场
坚果市场
四种角色:
收集公司利润的股东
决定时间(预算)分配的消费者
决定投入多少劳动的工人
决定雇佣和生产的生产者
股东——利润最大化
令 pc=1,因为只有两种商品(劳动力价格和坚果价格),只有一种商品的价格是有效的,故
π=pcc-wL=c-wL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预算方程:预算线就是他能够得到的钱,也就是作为公司赚到的利润和作为劳动者赚到的工
资之和
效用函数: 定义在闲暇和坚果上面,所以关于劳动是负相关
两者结合:
要素市场效率
将两种投入(劳动力和资本)放在横轴和纵轴,生产服装和食品两种商品。生产者所具有的
资本和劳动力总和是固定的。生产者对于两种商品的生产具有投入的初始分配,图上的每一
点对应着一种产出。运用等产量线来描述每种投入的产出水平。
技术有效率(Technically Efficient)
如果不减少其他商品的产出,不能提高这种商品的产出。
生产契约曲线(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描述了在给定每种投入的总和的情况下,所有技术有效率的投入组合。
一定经过两个原点(也即完全不生产某商品)
每一点都是两种商品等产量线的切点
生产者均衡——竞争要素市场
如果要素市场是竞争的,那么一定会达到一个技术有效率的点。
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
所有市场的劳动力价格相等
所有市场的资本价格相等
在部分均衡中,我们知道等产量线的斜率(技术替代率 MRTS)一定等于要素市场替代率(要
素价格之比)
,这是由企业成本最小化的决策决定的
达到竞争均衡,当且仅当:
MRTS 对于所有的产品相同
MRTS 在每一个市场中等于市场替代率
因此竞争均衡是在契约曲线上的,竞争均衡都是生产有效率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F
给定一定的要素投入,能够生产出的全部商品组合。
(这些点都是在契约曲线上面的)
导数为负
二阶导为负(凹函数)
边际转换率 MRT
给定所有的要素投入,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某商品必须牺牲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注意,不
是简单地等比例地减少多种投入,可能是不平衡减少或者增加的)
产出市场效率
产出有效率意味着 MRT=MRS
在给定各种要素投入的总量,以及消费者有好多钱(绝对可以买得起)/有好多消费者的情
况下
如果价格比率与之相等的点达不到均衡,那一定不能出清
一般均衡总结
第十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产品
外部性 Externality
当某个人的行为和决策直接进入其他人的收益函数(效用/利润函数)的时候,就出现了外
部性。
最关键的特征:某种为人们所关注的商品没有市场可以交易
正是因为外部性不能交易,所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负外部性与效率
如果吸烟这个行为是不能被金钱交易的(吸烟权不确定)
那么让双方自己决定,一定会选择一个不效率的点
没有任何收益可以补偿效率的损失,如果烟的密度不能交易,那么要么有太多的烟、要么有
太少的烟。
负外部性与产权
科斯定理:外部性是由不充分的产权体系导致的。因为这种不充分最终会导致交易外部性的
市场无法形成。
当不爱吸烟的人具有清洁空气的产权:
当爱吸烟的人具有产权
我们注意到,即使是对于拥有产权的人来说,让外部性可交易也能够使他更好
而最终会吸多少烟,是由 bargain 的价格和产权最初的归属所决定的
产权归属与结果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产权的归属是不影响最终的吸烟水平的。
此时,契约曲线必定是水平的,也就是说两者对于金钱的 MU 是常数(给定一定的空气)
。
也即,两人对于金钱和清洁空气/烟的效用函数是拟线性效用。
U(m,s) = m + f(s)
拟线性效用对清洁空气而言是没有收入效应的:
因为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偏好对钱都是拟线性的,所以消费者对清洁空气的消费只取决于两
者的偏好(或者说空气的价格已经被两个人的偏好唯一确定),而不取决于收入。在此例中,
m 的价格为 1,无论双方禀赋如何,最终的抽烟水平都不会改变,所有最大化的选择对 m 无
差异(所以契约曲线水平)
拟线性偏好无收入效应
如果某人的偏好对于 y 是拟线性的
x 与 y 的价值总和等于收入,将 y 用 x 代入上式
对 U 求 x 的偏导数,令之为 0,得到 v’(x)为常数
也即 x 的最大值只被两者相对价格而决定,而不会受到收入的影
响(没有收入效应)
【也就是说新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 y】
生产外部性
两家企业
兼并 Merger
通过兼并,外部性被内化,企业减少了排污量,此时排污带来的成本必定与受益相等
生产外部性问题的根源
Wrong price
钢铁厂面对着排污的错误的价格(没有正确地反应环境的稀缺性)
Missing market
排污量不存在市场可以交易(即使减少了排污,也没有给它补偿)
庇古税 Pigouvian-tax
使厂商面对污染的社会损失,向其污染量进行征税
科斯定理应用
【污染配额的交易】
如果允许污染配额交易,那么配额会由效率低的企业流向高的企业,在保证整体的社会的危
害恒定的情况下,提高了系统内部效率。配额的价格不需要规定、也不需要考虑纳税的额度,
因此配额制相较而言需要的信息很少,甚至可以跨国之间进行配额交易。
【中国 18 亿亩耕地红线】
每个省对耕地都有划分,但是同样一亩地在上海、青海是完全不一样的。运用科斯定理,保
证 18 亿亩耕地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允许省间交易,上海买青海的地,上海可以加速工业化,
青海却可以得到发达地区的补助。
【地票交易市场】
把农民的宅基地变为耕地,从而增加另一个地方的工业用地。
【放牧】
在中国,牧地都是人民所共有的,在牧地上放牧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除了喂养牲畜以外)。
但是对于一块固定的牧地,上面放牧的牲畜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如果牧地是归某人私有的,那么只有他有权利在其上放牧。面对完全竞争市场(牛奶的价格
给定),他一定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畜牧数量,使得畜牧的边际产出正好等于价格以达到效用
最大化,此时市场是有效的。因为平均成本是小于价格的,因此他可以从之前的畜牧活动中
得到利润。
但如果土地是共有的,任何人都有权利在其上放牧,悲剧就产生了。因为新的进入者不会考
虑自己对土地的过度使用带给原使用者的损失(外部性),对于他来说,只要新生产一单位
牛奶(MC)比价格要高他就会继续放牧(因为之前的那些牛奶的成本 AC 不是他的成本,
而是原有者的,所以他的 AC 永远都是 MC),这就导致了新进入者无限制的放牧直到总体
的 AC 与价格相等,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没有利润。
【挤公平】
挤进去后只能拿一个平均的空间。但是所有挤进去的人,只考虑能够得到的平均空间的那部
分,不会考虑其他人空间的减少。
出现这种原因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公地的产权不是私有的,因此原生产者无法对新进入者的使
用收费,也就不能从新进入者导致的收入减少中得到补偿,从而导致低效。
【交通堵塞】
公路没有产权,所有新上路的人都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导致公路超负荷地运转。
【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度增长】
【AA 制出去吃饭】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点一些很贵的菜,因为成本是完全自己负担的。但是如果 AA 出
去吃的话,大家倾向于点很多很贵的,因为点菜这件事情的成本不完全由自己负担,而具有
外部性。因此大家都点了很多,造成了浪费。
交易成本为零
科斯定理必须基于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那么产权的归属必须被慎重
考虑(产权制度安排的核心是要最小化交易费用,例如最早把排污权给生产效率高的企业,
专利制度:对创新进行产权保护)。科斯定理是产权经济研究的基础,所有产权不完善造成
的低效本质原因是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的分离。
非竞争性(我用不妨碍你用)、非排他性(无法不让我使用)
有的产品可能只有一个非竞争性的特征,比如讲课,学校是可以排他的。
公共产品与效率
有效的公共产品水平是,社会边际成本与边际福利(benefit,企业用 revenue)相等。
因为公共产品是非竞争性的,所以公共产品的边际福利是新增一单位所有消费者福利的加
总,因此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纵向加总的
搭便车 free rider
没有激励机制让消费者为公共产品付费,大家都希望别人提供,这样自己就可以免费享受。
这导致搭便车的人总是低报自己愿意为公共产品付的钱(由所能带来的福利衡量),此时市
场失灵。
【农村修公路】
【物业费】【逃税】
公共产品的个人偏好
政府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具有优势:因为他可以对每个人进行强制性税收。如果纯粹考试场
可能提供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
但是在决定到底提供多少公共产品的问题上,搭便车的人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