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本書榮獲基隆市政府今年「文學創作研究論述類補助出版」,可謂實至名歸。恭喜之外,謹藉此推薦,以表敬佩;並期待此書的出版,能帶給讀者認識基隆廟口小吃,除滿足口腹之慾外,更能進一步充實心靈知識。
佛光大學歷史所、宗教所退休教授 卓克華
作者序
不散的筵席
這本書以學術研究為目的,意在探討五、六千年來,兩岸史前、歷史時期飲食文化的連動關係。一時的口味,將成為明日黃花,過眼煙雲,轉瞬即逝,因此這本書不談今下哪裡好吃,哪些餐廳有特色,當然也不是食譜。
兩岸歷史時期,河洛中原飲食文化影響閩臺深遠,本書表述的核心意義與價值是,兩岸飲食亙古迄今的文化傳播關係,以及臺灣承續中國大陸飲食習俗與文化的鏈結關係。
自古聚合離散本是常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遠自臺灣史前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海峽兩岸就已經開展飲食交流,稻粟耕作農業文明、飲食器物隨著臺灣原始南島語族先住民-古百越人跨海傳入臺灣這座「海上明珠」;往後的五、六千年,中國大陸先民持續前來臺灣,伸展兩岸人群「不散的筵席」。
「飲食文化」所涉範圍甚廣,包括食物的取得、製作,飲食器具,農作生產與加工等等。不惟近代,臺灣考古發掘出土的史前文化遺物,飲食器具例如陶罐;糧食加工工具例如杵臼;漁獵 石器、鐵器工具例如刀、箭矢、魚叉;碳化生態遺留例如稻米、小米,都與中國大陸各區域文化不乏直接、間接的類緣關係。
大陸史前飲食文化的傳播與影響臺灣,從新石器時代最初階段的大坌坑文化起始,到有文字記錄的歷史期,綿延長達五、六千年。自新石器時代,到商周青銅器、鐵器時代,乃至明清,晚近1949年臺海「民族大遷徙」,臺灣史前或歷史時期的飲食文化,一直受到大陸較先進文明的影響,漫長的文化傳播歲月中,兩地互動頻仍,迄未止歇。
中國大陸商周歷史時期,臺灣仍處在史前新石器時代。商周的青銅器文化、後繼的春秋戰國時代鐵器的使用,持續傳播影響臺灣,尤其是煉鐵技術的輸入,逐漸改變了臺灣南島語族先住民農漁獵以石器、木器工具的使用。
鐵器不但提升了稻米、小米的耕作方式與產能,使得農業普遍發展,漁獵技能躍進。口腹足飽的食物來源增加,讓先住民的人口更多,定居聚落更大;臺灣脫離新石器時代,鐵器的出現使用始於距今約2,000年前,邁入金屬時代的史前盛宴不斷展演。
中國歷代移民遷徙不斷,河洛中原飲食文化隨着人群大量南遷,先抵福建,後到臺灣,而在基隆開漳聖王廟口發展出「廟口小吃」。具有悠久歷史的河洛飲食文化歷經夏、商、周、兩漢淬鍊,於1300多年前大唐盛世臻至顛峰。唐宋以來,中國已經是世界飲食文明國度,千年以上的華夏飲食習俗南移閩粵,約四百年前跨海東傳,河洛飲食文明相繼踏上臺灣的歷史舞台。此間,以唐代開漳聖王陳元光軍事移民傳播河洛飲食文化影響至鉅,在閩、在臺至為明顯。
天上抖落太平洋最美麗的「璀璨之島」-臺灣,大航海時代曾受西方強權盤據一時,晚近又受日本殖民強佔半世紀,外在勢力的恃強凌弱,臺灣的傳統習俗並未因此與河洛中原脫離關係,從常民飲食、市井小吃這一點就可以清楚看出。
1949 年國共內戰,風雲消長,大時代驟變下的人群離散,也是臺灣飲食文化巨大的轉型期,族群大融合時代的臺灣與大陸飲食文化空前聚合,為中國歷史所僅見,兩岸也共同見證了這篇若離若合的史詩。
「飲食文化」不只是食物的美味,它涵蓋飲食的形成,歷史的緣由與發展,及至今日現象的承襲關係。這本書的出版,意在同時表述開漳聖王文化傳播現象的歷史呈現;其歷史現象的呈現,也就是河洛飲食文化南傳閩粵,東移臺灣,時空膠囊聚縮在基隆奠濟宮廟口小吃的樣態。
基隆的廟口,是臺灣小吃的重鎮,其中的「羹湯」、「麵食」等,又是小吃當中頗具代表性的美食。但這些美食的形成,究竟受到哪些文化的影響,必有其源頭。本書的研究認為,它是一種文化傳播的現象,其特質與表徵大致與中國大陸河洛地區飲食文化有些關聯。
本書廣泛論述臺灣飲食文化、基隆廟口小吃文化的歷史源頭,發展脈絡,以及它們跟河洛中原的飲食文化的原始傳承關係;內容取材頗多創意之作,所涉內涵亙古亙今,及於歷史、人文、史前考古等領域,對於臺灣飲食文化,尤其是基隆廟口的小吃文化的歷史重建,深具意義。
「美食之都在基隆,小吃天堂在廟口」;本書一併闡釋河洛飲食「在地化」的演進與深根歷程,對於基隆的文化觀光、廟口小吃 場域的認知,別具新意,也是知識的宴饗。
本書研究表述尤重兩岸飲食文化發展的相互脈絡,及其不可分割的一部;研究內涵藉由本書的出版,傳播中國大陸到臺灣「不散的筵席」承續與遞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