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視覺(visual)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隨著歷史學視野的擴大,除了傳統的檔案文獻以外,近年來逐漸強調視覺的圖像資料的重要性,同時也逐漸重視圖像對於傳達歷史知識的功能。傳統歷史研究著重於文字的文本(text),而圖像是另一種歷史的遺留資料,同時也記錄著歷史的發展軌跡,是解讀歷史的重要證據之一。從圖像的視覺表現中,不僅能看到過去的影像,更能通過對圖像的進行解讀,探索背後潛藏著的政治、歷史、文化的訊息。德國文學家庫爾特‧塔柯爾斯基(Kurt Tucholsky,1890-1935)說過:「一幅畫所說的話,何止千言萬語。」因此圖像所指涉的各種知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圖像所表現的形象背後,可能並存著歷史真實與想像虛構,因此需要以嚴謹的考證態度,逐一抽絲剝繭。
在通識教育課程的革新理念裡,以視覺圖像(visual image)作為的輔助教學,是一種易於引起興趣的教學方式。1988年美國史家懷特(Hayden White)首創「historiophoty」一詞,臺灣學界則翻譯成「影視史學」,並將「影視」範疇擴大,即「影像視覺」,凡是任何圖像符號,不論靜態的或動態的,都歸屬此一範圍。由此可知,無論靜態的或動態的圖像、符號,都代表著傳達人們對於過去的認知,所以藉由探討、分析圖像、符號的文本,都是研究當時歷史思維與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美國教育學者戴爾(Edgar Dale)於1969年提出:學習金字塔理論(Cone of Experience),將學習分為被動的學習與主動的學習。經驗金字塔共有10層,包括各種教學方法和媒體,越下層代表獲得經驗越為具體,越上層則越趨於抽象,亦即從直接學習、圖像學習,到符號學習的歷程。其中藉由圖像、影像等動態資訊,然後進行討論等的學習留存效果,是僅次於直接實作的經驗獲得。
透過圖像的觀看,將圖像放入歷史脈絡,從文化、政治、物質的層面,進行多元的考察。同時,了解圖像創作的背後過程,藝術家、贊助者和觀看者的愛好,以及預期圖像會發生何種作用等,更能完整理解一幅圖像所代表的整體意涵。英國史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認為,任何的工藝品、畫像、雕塑、電影、電視、平面廣告等的視覺材料,都代表著歷史與文化意涵,而圖像的本身並非只是分析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圖像來解讀歷史,並且避免在解讀過程所遭遇陷阱與危險。同時從圖像之中,探尋隱沒在圖像背後的各種歷史訊息。
雖然,圖像不能讓我們直接進入過去社會的世界裡,卻能讓我們理解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那個世界。然而,在觀看的過程之中,如何採取較為客觀的他者(other)角度,進行圖像的理解與詮釋,避免流於過度主觀的意識,則是觀看圖像時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本課程與主題的設計,是始於2012年的通識課程規劃,主要是藉由圖像作為理解歷史的文本與途徑,進而探討傳統政治、社會、文化等發展脈絡,與當時社會文化與價值背後的多重意涵。課程內容從開始規劃之初,隨課程設計與環境議題、個人喜好等因素,或多有增減、變動,最後選出比較具有代表的12講次內容,編寫成教材,藉此延伸對各種圖像議題的思考與探索。希望經由課程的授課與圖像觀看過程,討論圖像的觀點、主題與形式,思考圖像與歷史研究的各種可能,不僅能學習到審美的感知,並期望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培養思考、批判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