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數位與人文的對話
生而為人,我們必須擁有以人性為本的人文精神。身處在網際網路盛行的時代,我們也不能自絕於科技之外。數位跟人文之間有許多值得對話的空間,科技的發展源自於人性的需求,而人文學科的學習者身處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也必須理解數位邏輯。
這樣的說法並非是指人文學生要比理工學生會寫程式,而是最少要懂得數位世界基礎的原理原則。就像如果您想到遠方,您可以不會製造汽車,但您不能不會駕車,並且要懂得自助加油、水箱加水、輪胎打氣等基礎機械常識。世界已經走向數位世代,人文學科應該要跟著往前進。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說的數位世代並不等於電腦工程的世界。數位世代有精細邏輯分工,注重跨領域團隊合作,仍舊如同我們熟悉的一般,充滿著形形色色的各行各業,有些顛覆我們對於過去的想像。舉Google 語音辨識系統為例,想像一下,這樣的系統需要哪些專業的分工呢?首先,它需要有電腦收音的專家,當我們說話時,它必須被完整有效的收音,而不被雜訊干擾。其次,還需要有精通語言學的專家,透過專家分析語言特性與語法結構,如此一來才能夠正確地辨識出想要表達的語言,當然還需要軟體程式的專家,這樣辨識出來的語言文字才能夠跨平臺的使用。最後,還需要市場分析專家,這樣才能不斷根據使用者經驗,優化系統,提高產值。
上述的這幾種專家,是由不同學科養成的人才。然而在他們進入工作的職場之時,他們都是進入科技公司的研發部門。日常的工作情境,除了專精於自己的專業項目外,還必須跨團隊的合作,最後才能產出完美的產品。在這個例子中,語言學還有市場分析專家其實都是傳統人文領域的人才,如果他們不具備有數位知識與電腦邏輯,那麼在跨領域團隊合作時,就很難和其他非人文領域的同事有效溝通。當專業無法有效表達,就沒有辦法突顯這項專業領域在數位時代的價值。反過來說,儘管您的專業是屬於傳統的人文學科,但是只要您懂得數位知識與電腦邏輯的基本概念,在數位時代更會無往不利。
◎從人文到數位的「學習鷹架」
我們知道跨領域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結果,但是這個疊加的過程並不是只要把自己專業的一,加上對方的專業的一就可以順利相加,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嫁接到對方專業的觸角。由於我們在中學就走向分類組教育,因此跨領域觸角的養成有其難度,人文領域的學生該如何養成數位相關的觸角,仰賴有效的學習鷹架。
但是這樣的學習鷹架並不容易,我們知道人文領域的學生看到數學和電腦語言,常覺得像是有字天書。如何讓他們跳脫過往不愉快的學習經驗,無痛進入到數位世界,逐步養成電腦運算邏輯的概念?或許我們可以從人文領域偏愛的文史哲文本作品入門。
這本書就是以文史哲作品入門,試著結合數位方法的六個主題,包括:誰是孔子繼承人、孔廟策展任務、下筆的慣性、人物關係與情節分析、古人的社交世界、文派詩派在哪裡。討論的主要文本皆是大家熟悉的作品,包括《論語》、《孟子》、《史記》、《世說新語》、《紅樓夢》、桐城派等,以傳統國學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來看,《論語》、《孟子》談思想,應該編入子部,但是被提升到經典的經部;《史記》是歷史書,屬於史部,同時也有極高的文學價值;《世說新語》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屬於子部,也善用對照、比喻等文學技巧,擁有許多人物形象生動的篇章;而《紅樓夢》是家喻戶曉的古典小說經典巨著,和清代桐城派的文人別集同屬於集部。因此,本書舉例的文本大致可以對應國學四分法的經史子集四類,因此命名為《超數位讀國學》。
◎數位人文「遠讀」的觀看之道
數位人文是結合數位科技與人文研究的新興學科,它不僅僅只是透過電腦加快人文研究的速度,而是由於新工具的產生,讓您用新視角思考問題。舉例來說,過去的人文研究,很像是傳統中醫,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進,歸納出一套望、聞、問、切的疾病判讀方法。然而數位人文的研究法,就好像西醫進入中國時,帶來了很多新的疾病檢測與治病工具。中、西醫二者之間並不存在所謂的優劣問題,重點是遇到的疾病適用於什麼樣的工具檢測,然後用什麼樣的方法去醫治他。同樣地,過去我們發展出一套對於文學文本的閱讀理解方法,但是,當我們因為科技的發展擁有新的工具,在加入新工具之後,是不是能夠檢測出更精細的疾病?或者用更適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呢?
數位新工具和傳統閱讀方法也像是望遠鏡與放大鏡之間的關係。在取得望遠鏡之前,我們要看一棵樹的生長狀況,除了丈量它的長、寬、高之外,可能會使用放大鏡去觀察它樹幹上的年輪,藉此判別這棵樹的年紀。甚至可能再拿顯微鏡去檢測依附在樹皮上的黴菌,判別其種類是否會造成這棵樹產生疾病。如果我們使用望遠鏡,我們可以試著從一個很遠的距離來看這一棵樹,也許我們會發現這棵樹存在森林中的位置,觀察地勢高低、其他植物與它的關係。而如果我們使用更高倍率的望遠鏡,用一個更遙遠的距離來看這一棵樹,也許我們會發現這座森林上方因為有很好的光合作用,產生了許多的氧氣,導致大氣層中所呈現的狀態與密布建築的都會區上方不同。如此看來,顯微鏡、放大鏡這些工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普通望遠鏡、高倍率望遠鏡能夠用不同的距離來發現新問題,所以也具有不可或缺的理由。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整合這些工具,一起來觀看這棵樹的生長,是不是能夠比原本的方法更有幫助?
上述的概念,就是數位人文學的「遠讀」。「遠讀」就像是從很遠的距離去觀看文本,我們可以把類似大數據的大量文本,透過電腦科學的運算、統計、分類、串聯、分析,我們可能會更了解這些資料,同時可能也會發現新問題。而「遠讀」不必也不能完全取代文本細讀分析,就如同我們不會因為擁有望遠鏡,就認為不再需要放大鏡和顯微鏡。不同的狀況適用不同的工具,完全得相機行事,因時制宜。
這本書主要試著使用數位人文工具,從「遠讀」的距離來觀察國學文本。我聚焦舉出數位工具如何與國學文本結合的案例,除了推展閱讀新視野,同時也想藉此反思新工具可能的侷限。而通過遠讀國學思考數位化的問題,正是數位邏輯學習鷹架所在。
◎人文素養的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意思指別座山的石頭,可以拿來磨治玉石。透過數位人文的遠讀觀看,不只是初窺數位世界的入門方法,更是能深化人文素養教學的方法。
在工業4.0、大數據、AI 人工智能當道的時刻,過去機械式的認知與技能教學,已有很大的部分會被電腦取代。而在這樣的趨勢中,語文教學應該更回歸到人文教育的本質,強調人文價值與精神。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報章媒體談到在科技當道的時代,人文學系訓練出的人才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人物。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不論是中學課程或是大學語文相關課程,都有調整或者是改革的聲浪。既然人文學系訓練的人才是重要的,但是人文課程又被大家覺得應該要改革,那這中間的落差究竟是什麼呢?如何經典轉化與經世致用是人文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對的問題。
以文學流派為例,過去我們常常會在教學的時候,希望學生記憶文學史上的一些重要流派,強化國學文史素養,這屬於認知的教學目標。接著,教師可能還會強調這些文學流派中的作家,是在怎樣的社會背景下形成共識,希望學生能夠還原歷史現場,設身處地的感受問題。並且透過教師賞析作品,讓學生感受到作品所要闡發的旨趣。這過程則接近情意的教學目標。而在技能目標方面,我們會希望透過文學流派作品的風格,讓學生掌握其寫作特色,應用在自己的寫作表達之中。這樣的分項目標雖然完整,但是其實存在著體與用的落差。
記住文學流派的細節,不如學會如何查到正確資料。在歷史現場體驗作家心境,不如透過作品思考當下的相似情境。寫作表達與其模仿作家技巧,不如致力於據理力說的思辨表達。
因此,教學者應該換位思考,站在學生們的立場去想,學習所謂的文學流派有什麼樣的用處?這本書就是透過六大主題的案例,來強化體與用的連結。透過電腦清洗數據、數據繪圖,畫出文派的傳播網路。用視覺化的圖像,帶領學生思考文學流派形成的方式和元素,並且分析文學流派裡人與人的關係。從圖像中思考流派的傳播是根據什麼關係才能夠得以延續。透過文學流派的例子,學生不再只是習得基礎國學知識,而是可以進一步思考,如果今天一個人想要建立一番事業,他該如何尋找夥伴、訂立宣傳策略,才能夠獲得成功並且行之久遠?這樣的案例就很容易與現實時空產生連結。而這些連結可以成為學生課堂討論的學習任務,必須在同儕間有理有據的提出觀點,所以參與討論者必須回歸到文學文本舉例論證。則在過程中,也會不自覺的加深、強化文本的閱讀與理解。
本書的六大主題,皆是透過國學文本討論現實生活、網路世界共同面臨的議題,以深度討論的幾種提問方向設問,在每一項主題後擬定若干問題,讓教學者、讀者能夠學思並進,延伸思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