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工頭堅
遨遊在旅遊手冊中的想像與時間旅行
工頭堅/《旅飯》創辦人、「出發吧!鐵三角」節目主持人
「早在正式成為一個旅人之前,我便已經時常沉浸在想像的旅行中。」這是收到並閱讀著《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之臺灣版譯文書稿時,心中最初浮現的一句話。
回到這句話發生的情境,那是在少年時期,臺灣剛剛開放出國觀光的年代,透過類似楊乃藩先生的《環游見聞》之類的純文字遊記、或父親工作的旅行社取得的觀光局手冊、又或從日文書專賣店購得之自助旅行指南、乃至鐵道時刻表與外國地圖等,常常將它們攤開,做著一些不知何時才可實現的旅行計畫。
當如今已旅行過世界許多國家,甚至將旅遊作為我的主要工作時,那遙遠的回憶早已不再時常想起,然而一旦喚醒,卻十分懷念那「想像旅行」的單純快樂。
又我常說,旅行(至少)有兩種,一種是空間的旅行,另一種是時間的旅行。在沒有疫情的時期,從甲地到乙地的的空間旅行並不困難,只要動身,便可實現;但「時間的旅行」,並不容易。我當然不是說,如科幻片中用各種方式或工具「穿越」的奇想,而是在旅行中,體會到彷彿時光凍結的角落或剎那;好比說,在古巴的老城區或鄉間,或日本某些古都與老街,當你將少數屬於現代的事物忽略或隱去,那便像是身處在某個過往時代的面影中……。
而這本《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既喚醒了「想像旅行」的樂趣,又體現了「時間旅行」之特質。
我曾為作者的前一本作品《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從臺灣、朝鮮、滿洲、樺太到南洋群島》寫過推薦,當時有這麼一段話:
「如果我們暫時放下以往所謂侵略、殖民或戰爭等定論,單純以一個時空旅人的眼光來看,則一九四五年之前,亦即本書提到的『大日本帝國』時代,對於鐵道旅行者來說,已然可以提供多元豐富、充滿發現樂趣之旅程。
因為在當時,日本實際控制的區域,除了本土,尚包括臺灣、朝鮮半島、關東州(大連)、滿洲(中國東北地區)、樺太(庫頁島)南部,甚至在遙遠的南太平洋小島上,……有了軌道,許多原本偏遠的地方,就有抵達的可能。」
在該書中,作者選定的旅行範圍,還僅僅是日本實施統治的地區,換句話說是當時的「國內」;而這本著作,一方面將旅行之目的地延伸到「國外」(亞洲),另一方面,又納入「戰後」的旅遊方式與觀點之變遷。對於我這樣在乎「歷史感」的旅行者而言,在閱讀中,隨處撿拾歷史進程之對映,又是額外的趣味。
例如:第一章中的〈日本人不論到哪兒都開發溫泉〉,相信許多臺灣的讀者必然會心一笑、感同身受;但〈臺灣有鴉片的販賣處〉一節,則可能對於歷史不熟悉的讀者,會感到驚訝,甚至「毀三觀」。而在〈從滿洲國跨境到中華民國〉篇章中,更可讀到「日本前往滿洲國和中華民國不需要護照」,這般奠基於特殊歷史背景的描述,這是以往閱讀沉重的歷史書籍,不曾見到的細節與面向。
至於在第二章的「戰後」階段,除了以對照的角度去理解日本人心態的轉變之外,對我更有個人的特殊意義:因我父親,便是在一九七○年代前後,擔任日語導遊,接待許多來臺觀光的日本旅客。過往只能從他的回憶,去試圖構築當時的情景,而今從這本書中,便有了可供參照的資訊;例如:寫到日本人可在漢字文化圈以「筆談」方式旅行,更是令我們產生相當的共鳴。
對於一些受到傳統歷史教育的讀者,或許在本書的某些名詞或書寫角度上,讀起來會覺得有點「違和感」;但倘若能拋棄成見,理解作者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觀點,去探尋「曾經有過的旅行與生活方式」之初心,則必然能獲得非常豐富與精彩的閱讀體驗。
繁體中文版序
本書為二〇一九年由草思社發行的日文原書,翻譯成繁體中文的版本,這是繼臺灣二〇二〇年六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日文原書名為《大日本帝国の海外鉄道》)之後,我的第二本翻譯作品。
前作《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的前提,是假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人,都是搭乘火車觀光旅行。因此,該書鎖定的是「大日本帝國時期」,也就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以前的時期。而且,目標地區也是以當時存在於日本列島外的日本國外領土和特殊權益地。
相對地,本書則不限火車,而著眼於一般民眾觀光旅行的形態,以船舶、飛機等所有公共交通工具為目標。關注的時期也擴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分析對象大約是二十世紀這一百年。本書標題中的「明治」、「大正」、「昭和」都是近代日本的年號,與日本人可以以觀光目的,到日本列島之外旅行的時期大致重疊(值得一提的是大正元年正好是中華民國元年,同為西元一九一二年)。
如同日文原書名「日本人的亞洲觀光」(日本人のアジア観光),原本這本書是為日本人而寫的,但是,本書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旅行樣貌(第一章),與戰後的旅行樣貌(第二章),都就這兩個時期的臺灣和中國大陸旅行著墨甚多,所以我猜想也許臺灣的各位讀者也許會有興趣展書一讀吧。
此外,我也預料到臺灣的讀者閱讀第一章和第二章記述的感受,應該與日本讀者完全相異,看法也不會相同。
第一章提到二十世紀前半日本人的東亞旅行樣貌,也適用於當時是日本國民的臺灣人。本書所寫的狀況也是當時臺灣人的旅行樣貌,臺灣島內旅行自不待言,也介紹了臺灣到中國大陸旅行時護照的需求與否、跨越國境的環境、公共交通工具的便利性等。
另一方面,旅行導覽書上的旅行目的地「中國」,明治時代是在清王朝的統治之下,但到了大正年以後是中華民國,也就是現在統治臺灣的政府。早在九十年到一百年前,現在的臺灣政府是以中國大陸(當時臺灣除外)代表政府的身分,與日本方面(包含當時臺灣)取得協議,對戰前日本人與中國人相互來往,採取不需要簽證,也不需要護照的方式,或發行日本列島與中國大陸、臺灣的大範圍折扣周遊車票(東亞遊覽券),給予觀光旅客方便。
而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旅行樣貌的第二章,臺灣人不再是日本旅行指南的使用者,在這章當中,臺灣讀者關心的重點,從第一章陡然一變,關注的是戰後的日本旅行指南如何介紹臺灣。
尤其是這一章裡臺灣讀者最有興趣的,恐怕是一九七〇年代,日本旅行導覽書裡有關臺灣與中國記述的演變吧。戰後的日本,政府已不再干涉旅行指南的記述,撰寫者應該可以自由書寫最新的旅行資訊。但實際上當時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旅行指南,雖然多數日本旅客應該都閱讀過,但從字裡行間還是看得出旅行資訊之外的種種社會顧慮。這種獨特的記述,肯定在一般日本人的心中,在形成對臺灣和中國的印象上發揮了一定的效果。
本來,旅行指南終究只是一種工具,在實際觀光旅行前,提供有用的事前資訊。即使是現代,我們可以從網路或社群媒體得到豐富資訊,預備知識與現場所見所感有所不同,卻是古今皆然。透過實際體驗品味其中的不同,也是到異文化圈觀光旅行的魅力。如果能經由這本書,讓臺灣的讀者們也能了解我們住在日本列島或臺灣的先人,自百餘年前就能理解它的魅力,筆者將甚感欣慰。
令和四年(二〇二二)二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