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緒論(摘錄)
1697年,冬
乘著舢舨橫渡臺灣海峽的險惡水域,歷經四個晝夜之後,中國旅人郁永河激動地認出地平線上的臺灣峰巒。自從十四年前清朝征服臺灣以來,他便一直渴望看見的邊陲之島,終於近在眼前。誠如郁永河在旅遊日誌《裨海紀遊》中所述:
臺灣遠在東海外,自洪荒迄今,未聞與中國通一譯之貢者。迺遂郡縣其地……增八閩而九,甚盛事也。余性耽遠遊,不避阻險,常謂臺灣已入版圖,乃不得一覽其概,以為未慊。
郁永河的心願終於在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實現,當時他自願前往臺灣勘採製造火藥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硫磺。朋友和同僚都警告他切勿從事此趟航行:臺灣海峽險阻重重,像是聲名狼藉的「黑水溝」,已經傾覆無數舟舶;臺灣本身也是危險之地—多山的叢莽有「野番」棲居,還有各種致命的熱帶疾病。
旅人們講述遭遇船難的水手被島民吃掉,以及臺灣原住民渡海出草獵首的故事。臺灣亦有「海寇巢窟」之惡名。最重要的是,眾所皆知,此島為國姓爺明遺民勢力的據點;鄭氏發動了一場反抗新滿清王朝(1644-1911)的戰爭,而在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被清軍擊敗,導致臺灣在中國史上首度成為王朝的屬地。正是這項功績點燃郁永河前往臺灣的欲望。
儘管有種種風險,但能親見大清帝國最新邊疆的念頭,仍令郁永河躍躍欲試。在清朝征服臺灣之前,少有中國文人行至此「番島」。這趟航行是郁永河的探險機會,是他越過中國舊疆界探索未知地域的良機。
郁永河對於偏僻的臺灣島的熱忱,與當時人們顯露的輕鄙形成鮮明對比,他們認為取得此新領土是在浪費朝廷的資源。如某位批評者所稱:臺灣只不過是「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諸如此類的反對意見,反映出當時中國人對臺灣的普遍觀感:那是一片貧瘠的荒野、一塊微不足道的化外之地。這種看法根深柢固,以至於清朝在1683年曾主張:將明遺民的軍隊遣返中國大陸後,便可遺棄這座新征服的島嶼。當初率軍攻占臺灣的水師提督施琅,對此項決議提出強烈抗議。他在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2月上呈皇帝的奏疏中,根據戰略與經濟雙方面的理由,申述將臺灣納入版
圖的重要性: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