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領域牽涉甚廣,小從細微的裝置零件,大至衛星載具,甚至於非實體的運作機制,皆可落入其範疇。相關於「標準」的商業市場,也自然因涉及龐大的利益,而成為了眾家必爭之地,導致現今市場處處可見相...more
探討現代臺灣地區出版產業,以具體的出版實例,梳理東西文化在臺灣地區如何碰撞與交流,傳播新知的物質基礎如何發生變化,新式出版如數位出版如何改變人們的認識與知識結構,新知的傳播如何影響了社會階層...more
運用比較史學的技巧, 對唐與日本的人物交流,以及禮俗、法制施行狀況、變化過程, 有深入的分析探討。 唐日間曾有頻繁的人物與文化交流。本書選定於八、九世紀間為歷史背景,運用比較史學的技巧,...more
30秒廣告詞 臺灣為何是華人世界的民主堡壘 只因捲起自由思潮千堆雪 本書導讀臺灣戒嚴時期黨外雜誌的自由思潮。在臺灣歷史發展的長河裡,自由思潮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脈流。在選舉權、言論自由權、婦女權受...more
本書重新審視了韓愈學術對宋代學術具體影響的層面, 並明晰了其間蘊含的思維脈絡與內在意義。 宋代學術呈現嶄新的發展,韓愈具有關鍵性地位,如何看見此間精彩?本書嘗試以韓愈為焦點,文道觀為視角,...more
《楚辭》為中國文學的源頭之一,影響後代文學甚鉅。創作者屈原,人品詩品,崇高偉大,在中國詩史上,地位無以倫比。屈原生活在戰國末期,斯時諸子百家蠭起,他除自身具有卓越的稟賦與才華外,也對諸家思想...more
擬《鏡花緣》小說即是以李汝珍《鏡花緣》為題,進行仿擬與續作的小說,今日可見的清末之作共有四部,當中對於清末維新運動、婦女議題均有涉及,承續了《鏡花緣》對於婦女生活的觀照。本書從四部小說的內容...more
「于序事中寓論斷」筆法,是理解司馬遷撰史所以獨特不凡的關鍵,亦可作為研究《史記》的方法學。本論著從「于序事中寓論斷」筆法溯源,在顧炎武說法的基礎上,考察《史記》秦漢以來的內容,並將筆法形式類...more
本書從三大方面分別列舉了《紅樓夢》女性角色的移動動機而各作闡述,而無論是被動的流離、主動的出遊,甚至是被用以作為男性遺民的代言,其背後都可歸納至同一個目標--以書寫達成記憶。在寫作/口述的當下...more
本書重建國家圖書館「特色館藏」之發展歷史,以瞭解過去歷史、現狀發展,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全書探勘1933年位於中國大陸南京籌備期的國立中央圖書館,至迄今(2017)位於臺灣臺北的國家圖書館。作者以客觀...more
江聲(1721-1799)《尚書集注音疏》與王鳴盛(1722-1797)《尚書後案》為清代《尚書》學之先導,二家著作為乾嘉古文《尚書》學之代表。本書從四方面研究江、王二家之《尚書》學:一、江聲與王鳴盛之生平及《尚...more
本書特色 本書探討林語堂最後選擇國民黨的心路歷程,以及這其間他對北洋政府與南京政府的看法、對中國共產黨的態度,都是探討的重點。另也討論林語堂於中日戰爭期間所發表的兩部英文小說,找尋他的思想...more
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已七十年,但對臺灣的社會、族群與政治仍有極大影響。有鑑於相關論述逐漸公式化,本書以量性分析方式,探究不同政治環境下事件的詮釋差異。並針對幾個較大的爭議進行探究,包括:美國對...more
本書探討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從試辦計畫到立法成為條例的發展;並比較日本、美國、紐西蘭、瑞典等國家類似制度的成效。本書透過法律、政策、公共衛生等多方面的研究整合,期使讀者瞭解:以「訴訟外」紛爭解...more
本書特色 本書為作者近年於「文學文獻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係以「清代圖書目錄集部提要」為研究對象,嘗試結合「文學」與「文獻學」的學科思維作為詮釋角度,在「文獻」的資料性學術意義之外,思索潛藏...more
本書特色 讖緯之學,盛行於東漢,歷代屢經戰火及禁燬,幾成絕響。但讖緯思想在長久的發展中,早已滲透在中國思想及日用民俗之中,深深影響中國古代學術的演進。明人孫瑴專門輯佚讖緯,並編纂《古微書》...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