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周安儀女士以深情細膩的筆觸,回顧生命歷程與家族故事的最新回憶錄。書中娓娓道來她與夫婿王默人先生攜手共度的風雨歲月,描繪兩人共同奮鬥的心路歷程,並以獨特的非線性敘事,圍繞四個重大劫難展開...more
本書立基於先秦語言事實,一仍「激進構式語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以語義關係為本的語法觀,既取消語法與語用的界線,也將先秦小自單詞、大至語體的言語結構體一概視為語法構式的產物。在此基...more
《似水流年》完稿於疫情高峰之年,多篇文章之時空背景,即在封城、居家、隔離等脈絡下開展。新冠病毒出乎意料地大大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原本暢行無阻的地球村,在各國陸續宣佈鎖國、封城之後,彷彿人類文...more
本書收錄宋春舫兩本法語著作《海外劫灰記》與《當代中國文學》之中文全譯本,輔以詳盡註解與論文評析,可使讀者更加瞭解民國初期文人的世界想像、知識地圖與文學觀點。本書不但具有高度的史料價值、豐富活...more
曾天從(1910-2007)是日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臺灣哲學家之一,本書是其戰前哲學的代表作,也是其戰後哲學體系的原理基礎。 本書以日文、中文雙語對照的方式呈現。在本書中他批判當時歐陸哲學界的「實在論」...more
本書收錄文章領域具有代表性,都是當前 AI 之人文社會重要議題。相關作者也都是國內此一領域的一時之選。匯集政治、管理、金融、法律、社會、倫理、性別、心理、設計、科技與社會研究領域學者,就 AI 涉及...more
誠如柯華葳教授在書中所言,「閱讀是百年來被研究最多,也是許多跨領域學者投入的研究項目之一。研究結果豐盛,帶出今日所謂有研究證據支持的閱讀教學、共讀等活動」。的確如此,談如何「教」閱讀的書或是...more
本書介紹國立清華大學正在進行的「清華3.0」新發展階段,除了近年新設的學院之外,同時將人文社會領域加深加廣,包括藝術學院、教育學院以及政經學院,更設置了美術館、音樂廳、文物館及文學館,使清華的...more
華人文化裡向來存在根深柢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尤其對海外移民家庭而言,擁有一棟房產不僅是人生奮鬥的成就象徵,更是給家人一份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其中一篇小說〈搏〉,同時作...more
《大英百科全書草稿》(Der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ritikel)是現象學的開創者胡塞爾(1859-1938)所撰寫,內容包括其為《大英百科全書》第十四版中的「現象學」條目所草擬的「四份草稿」。本譯注解說以《...more
本書是寫給一般人看的,只要有高中程度的生物及化學基礎即可理解。藥理學向來是醫學院科系如醫、牙、藥及護理等科系的基礎課程,其他院系對此領域通常較為陌生。過去資訊不普及,病患對自身服用藥物的知識...more
《臺灣文學論叢》創刊於2009年,每年發行一輯,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屆博碩士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從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到當代文學,包含臺灣文學之本體研究、跨文化...more
本書從性別、階級、種族等面向,探討1920年代到1950年代之間,美國黑人女性在面對種族困境時所做的努力與貢獻外,也深入剖析她們在處理種族議題時的策略,機動調整,因地制宜,因時設事。妥協與反抗猶如天...more
《前浪和後浪》如同作者周安儀的生活故事館,十八篇小說將時光捲軸拉回上個世紀七、八○年代開始的華人移民史,隨著故事人物的年歲增長一路走到新世紀,以回顧視角重温在異鄉建立家庭與面對職場競爭的酸甜...more
這部書對帝國體制肇建,一切還在變化摸索階段的重要歷史事件與治國理念,做了與前賢不盡相同的詮釋,期待在秦漢歷史與思想的研究領域,產生進一步的對話。 秦漢雖走向帝國的政治格局,但統一帝國與地...more
歷經平埔族、荷據、清朝、日治、中華民國的遞嬗,緊繫著臺灣命運的起伏流轉,新竹市轉眼已過百年寒暑。 時間在這片土地上留下哪些痕跡?人事有多少滄桑? 作者以精鍊的文筆、豐富的圖片,為您簡潔而清晰...more
西田幾多郎(1870-1945)是日本京都學派哲學的創始者,《善的研究》(1911)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也是成名作。這本書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就如同笛卡兒的《第一哲學的沉思錄》(»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more
《臺灣文學論叢》創刊於2009年,每年發行一輯,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屆博碩士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從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到當代文學,包含臺灣文學之本體研究、跨文化...more
修行就是試圖去聆聽那個從究極的高處而來的聲音。──湯淺泰雄 湯淺泰雄(1925-2005)是當代日本哲學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之一,其身體論與氣論的主張,表現了東亞哲學的一個側面。本譯注就是其身體論的代表。...more
本書聚焦於建國初期的潘光旦、費孝通等社會學者,仔細地追踪了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與共產黨的體制相遇後是怎樣地迫於時勢進行思想改造而放棄了原有學問的軌跡,通過他們的「思想轉變」,重新審視中國革命的...more
此書時空橫跨清華的過去、現況及未來。例如:〈消失的「院」們〉敘述現已不存在的早期教授宿舍區,令人懷念。現在的部分:「黑天鵝˙ 船屋˙ 相思湖」描繪清華如詩如畫的校園景色,令人神怡。未來的部分:〈...more
本書係本社所出版《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的續集,內容包括代序一篇、論《儀禮》專題五篇、論《周禮》、《禮記》專題三篇、論出土文物三篇、論古代禮俗三篇、論禮學相關議題三篇,共計論文十八篇。作者與上集...more
《臺灣文學論叢》創刊於2009年,每年發行一輯,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屆博碩士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從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到當代文學,包含臺灣文學之本體研究、跨文化...more
「讓直觀的眼睛來說話」──胡塞爾1907年《現象學的觀念》 現象學是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主要運動,其影響遍及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而本書的作者胡塞爾(1859-1938)正是現象學的開創者。 胡塞爾1901年至191...more
安端.維德志為法國1970至1990年代家喻戶曉的舞台劇導演、演員、教師、譯者與戲院總監。本書繼《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70年代》後,分析維德志八○年代在夏佑國家劇院的建樹及導演作品,...more
目前正值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際,本書結合大學的教育能量及社會的需求,利用年輕世代的創意,以台灣周遭的小資產業為分析案例,探索前進印度的可能性。全書共收錄竹藝品、竹炭、口罩、華語教學、KTV...more
本書以山居庭園親手栽植育種之花草樹木、蔬果藜粟為經,中國古詩文詞、小說經典為緯,一甲子人生歷練、生活體驗為脈,與古人交談、今人交心為絡,融繪成文。 每周一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合計五十三篇散...more
張永山是全球知名材料熱力學家,有「相圖之父」的美譽,學界生涯四十餘載,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他是少數同時榮獲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NAE)、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CAS)及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AS)三大殊榮...more
西田幾多郎(1870-1945)是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也是京都學派哲學的開創者。本選輯在編排上以介紹西田哲學的「場所邏輯」為主要考慮,所選擇的五篇譯文包括早、中、後期西田哲學。 「自覺」是繼「純粹經驗...more
1945至1999年間的東亞史,是一段日本、台灣、南韓及中國大陸分別遭遇種種的困境,卻都能經由持續的改革而先後奮起的歷史;其過程及結果塑造了你我的今日,無疑也將影響你我的將來。 明白過去,才能洞悉...more
The Earth Is Dancing was the latest work by Mo-Jen Wang after his migration from Taiwan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24 y......more
本書以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為主軸,從不同角度回溯中印關係在二十世紀前半葉的發展。本書集結臺灣與印度優秀學者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是第一本此類的書籍。書中所討論的議題涵蓋三大面向,包括(一)國...more
本書記錄黃秉乾院士及夫人黃周汝吉院士生命過程中(家庭、求學、工作、研教),學術貢獻創發經驗,對個人、學術、社會的影響,及帶給後人的啟示。以符合生活、時態發展及科學上正確的邏輯表述,透過文字及圖...more
全書分5篇13章與7個附錄。第1篇有3章:首章介紹格雷欣家族事業的多角化經營,與王室的長期密切關係。第2章解說為何王室需要代理人,格雷欣之前兩位代理人的業績。第3章解說格雷欣擔任代理人期間,遭遇的波...more
當前經濟學區分成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前者採取原子式方法分析個體決策,而把外部性問題交給後者解決,並賦予政府高於市場的權力。在此思維下,經濟學家很容易定義自己的任務為:有效率地將政治權力之...more
本書以近半篇幅敘述陳院士的學術歷程,包括第三章:開啟清華歲月,第五章:一生中已有四位諾貝爾,第九章:陳守信的學術研究與著作,第十章:國際聯繫、合作與貢獻,第十一章:桃李滿天下,可一窺陳院士治...more
射頻積體電路 (RFIC) 晶片主要可分為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收發器 (transceiver)、鎖相迴路 (phase lock loop) 三大部分。目前鎖相迴路與收發器已逐漸整合於系統晶片 (SoC),剩下......more
本書收〈明湖居雜詩〉一小詩集與〈長生殿〉洋歌劇腳本;都是閒來信筆塗抹而又敝帚自珍的修定稿。〈雜詩〉不多,自述懷舊、閒居快遊、歷史時事、遊藝遐想各體粗略具備。〈長生殿〉劇中死不見屍的楊玉環還陽...more
《臺灣文學論叢》創刊於2009年,每年發行一輯,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屆博碩士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從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到當代文學包含臺灣文學之本體研究、跨文化流...more
你是否曾向缺乏相關背景知識的客戶解釋商品功能,卻找不到適切的表達方式,感到溝通障礙?或者有一個充滿發展性的新提案,但向非技術背景出身的主管做簡報時,主管卻難以了解? 《報告好好寫》就是為了有...more
梅貽琦先生 (1889-1962),清華大學校長,二十世紀偉大的現代教育家。 他一生盡瘁教育,踐行大師論、通才教育、自由學術、教授治校,主導北京清華大學黃金時代,開創西南聯合大學教育奇蹟,在生命的晚年...more
本書是一部方法新穎、視角廣闊的中國中古貨幣史之作,深入詮釋漢末至唐初的貨幣及社會經濟演變。作者以罕見的魄力,廣泛蒐集利用考古資料,加以傳統文獻史料的整理探討,以及貨幣理論的分析檢驗,力求三者...more
賢修、徐遐生父子同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後在58歲時放下美國的教學研究生涯,來到台灣擔任清華大學校長。 徐賢修90歲的一生,在台灣任公職只有11年,除了大幅充實清華的教學研究資源,更在國科會主委任...more
也許您不知「張立綱」是誰? 他很獨特。 1994年,他「連中三元」(美國國家科學院、中央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等三院院士),他只是笑笑接受。他不會到處宣揚其榮譽,結果,他的好友很久後才知,因此「嫌」...more
以往我們對華人赴呂宋貿易雖有基本輪廓,但對許多貿易詳情並不是那麼地清楚,包括華人入關申報的流程、各船隻的船貨清單,以及各商品的價格、買賣與轉售情形仍有許多空白之處。因此,本書所整理的西班牙史...more
一位清華數學系的交換學生,在瑞典邂逅了臺灣老華僑,看見與老榮民一樣的思鄉情結,使得他踏上尋訪老華僑的旅程。 騎著二手通勤車,他環繞半個瑞典,在深山發現了臺灣足球隊的錦旗,甚至在北極圈裡的村...more
THE TRANSLATOR, Mr S. S. Liu, who has combined several conspicuous careers in one lifetime, has selected for this Anthol......more
關於「靜坐」,街頭巷議之中流通著各種常識,學者之間也因專長不同而持有不同的成見。然而在本書中,作者不為過往這種種常識及成見所拘,試圖透過忠實地查考歷代諸多資料,據以進行實證的分析──由「靜坐」...more
《百歲清華:百年校慶活動集錦》編輯內容,舉凡從「清華品牌故事」、「校友活動」、「校慶大會活動」、「思想論壇」、「名人演講或對談」、「新館落成」、「學術研討會」、「各類型的動態活動」、「藝術饗...more
國立清華大學創校百年的悠久校史之中,有許多優秀的老師,他們不僅在研究上表現卓越,更將自己的智識與生命經驗傳承給莘莘學子。本書收錄五十篇訪談稿,介紹這五十位屢獲傑出教學獎與傑出導師獎殊榮、教學...more
方東美先生曾說:「在五代這個墮落的時代,依然有美麗的藝術靈魂在那兒掙扎躍動」,他所指的正是晚唐五代的小詞。不同於一般對這一時期詞作的淫艷眼光或附會解讀,葉嘉瑩教授轉從心靈品質的差別,情感投注...more
此本有聲書透過採訪當年參與計畫的老師及學生,回憶電動車與磁浮車的發展歷程,並穿插當年新聞片段及歷史照片,讓所有人能夠再次緬懷清華這段輝煌的歷史。而為了延續節能的概念,末尾加入動力機械工程學系...more
本書的編寫目的,旨在回顧清華大學於新竹建校後,發展原子科學之教學與研究的完整歷程,並為清華大學參與推動我國原子能科技發展,尤其在核能發電及輻射在醫學與工業應用之具體貢獻及其所產生的重要社會影...more
學生,是一所大學最重要的產出。 清華在台灣建校初期,早期的學生幾乎是一班班的出國了,現在則是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投入台灣的產業界工作。在台灣的清華,可說是一直與台灣社會發展同呼吸。 從收在本...more
《人物清華》主要表彰五十五年來校友與師長們對清華母校的無私回饋與傑出貢獻,並記錄校友與師長們一生的智慧結晶,以傳承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為社會及年輕學子留下最佳典範。 作者簡...more
本書跨越時空,描述清華的成長:從北京清華創校到新竹清華建校;回顧四十多年前的清華學生生活;說明歷經五十多年成長的清華現況;也對清華的未來有所期許。書中附有清華早期的珍貴照片和現今校園景致。本...more
全書共分三編,上編討論《儀禮》成書過程及研究方法,中編探討「曲禮」發展史及韓國《禮記》學,下編提出三種研究儀節之意義與演變的方法;而三編之論點可以互相呼應,構成當今禮學應當如何研究的概念。全...more
1970 年於海外啟動的保釣運動及其後來近四十年的發展,是華人民族自覺與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頁。它既是全球冷戰結構與兩岸分裂體制的一個突破點,亦是全球邁向後冷戰中美建交與台灣統獨爭議的...more
撰寫學院報告是我們身在現代學院必備的技能,指導大學生練習寫作學院報告已成為大學語文教師無可旁貸的責任。清華大學從95學年度開始,把共同必修語文課「大學中文」轉型為學院報告寫作課程,即將四年了。...more
1819年新加坡開埠成為英國殖民地,基督教傳教士於同年抵埠向華人傳教,作為無法進入中國傳教的替代性工場之一,到鴉片戰爭後中國開放五口通商,傳教士也轉往中國,至1846年全數撤離為止,其間的二十七年是...more
身體的感受同時包含意涵與感覺、文化與本性,既非純粹的身體感受,亦非單純的認知,而是兩者的結合,因而研究人與物(或物質環境)的關係需要同時從認知及人與物密切的交會、互動的過程著手。本書企圖結合人...more
清華大學最早可溯至民國前一年(西元1911年)設立的「清華學堂」。 西元1908年 (光緒34年),在當時清廷駐美公使梁誠、容閎奔走之下,美國退回庚子賠款超收的款項,並決議全數用於中國每年派遣留學生赴美之...more
學習 JavaScript 的第一本入門書:適用於用戶端網頁、伺服器端 ASP、及單機 WSH 本書特色: 市面上第一本能夠同時將 JavaScript 應用於用戶端網頁、伺服器端 ASP、以及單機的 WSH,讓讀者能夠輕易地舉一反...more
本書是梅貽琦校長1958至1960年4月底的日記。這兩年多的時間,梅校長推動清華大學校務、爭取人才,建置東亞的第一座原子爐。1958年7月起,梅校長接掌教育部,仍兼清華大學校長,來往於台北新竹兩地,席不暇...more
為了慶祝清華大學在台建校50週年,也為了紀念建校當時的第一任校長──與胡適、蔡元培等教育思想家齊名的梅貽琦博士──清大出版社規劃出版梅貽琦文集(全書一套五冊,含日記、文集、書信集及追思錄),預計2008...more
本書作者王志宏教授以音樂愛好者的身份,將多年來對音樂欣賞、國內音樂發展、音樂教育、音樂創作、音樂評論等議題的見解所撰寫的文章,整理匯集而成。這些文章都曾發表於國內知名雜誌、報紙,獲得許多迴響...more
管惟炎教授早歲參與抗日活動,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五十年代到蘇聯留學,追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卡皮查,研究低溫物理。回到中國大陸後,專研超導物理,卓有成就。1980年至1984年,任北京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