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一種體質都是完美的自己
古經方中醫優於近代中醫、西醫之處,其中之一在於:他能根據時間的節律,大至掌握地球的氣候變化傾向,小至掌握個人的身體狀況特徵。
我在《太極米漿粥》中,對古經方中醫的醫術知識中核進行高度概括,並在書末附錄的〈健康流年〉中,對公元二〇一七至二〇二〇年,做成天候特徵的推論,及養生重點的提示。脫稿之時,為二〇一六年中。出版後,我在網路上約每半年就回顧該年度的全球新聞節錄,並與我的書文做對照,事實證明,一一應驗。氣象超級電腦辦不到的事,全球各氣象專門機構都做不到的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做不到的事,我一個人就做到了。這麼做的原因無他,就是為了要證明我所認識的古經方中醫,可推廣,可驗證,涵蓋天體至人體,適用全球、全人類,不但合於科學,更優於科學,而且是黑科技、超文明等級的真實科學。
我說:打了一、二十顆人造衛星上太空,不如兩千年前古書一卷在手中。
陰陽五術,山、醫、命、相、卜,在研究、推論天地運行中所呈現之連續動態變化的節律方面,很有一套。所以,針對不同的用途,又各自衍生出分門別類的深入研究學術。雖彼此仍具一定交集,唯術業已有其專攻。
相對於部分近代中醫學派,大張旗鼓、聲嘶力竭的全盤否認陰陽五行哲學論述實為中醫之根本,甚至墮落、敗壞至「衷中參西」,假科學化之名,欲將陰陽五行哲學與知識系統自中醫抽離殆盡,有的人反而嘗試藉《易經》、《河圖》、《洛書》等來推算天候,甚至治病。當然,若確能掌握箇中要領,單以推算天候來說,也可以很準。但這些經典的內容並非針對人體的養生與療疾之用而設計,若是應用到醫術上,常見力有未逮之處。因此,在坊間部分既有的論說裡,硬將易學與醫學扯上關係,便難免出紕漏,多有穿鑿附會之處,甚至有流於宿命說、玄虛化之嫌,反而否定醫學。只是一般廣大的讀者專業素養不足,很難明白糾舉出來而已。過猶不及,皆非復興古經方中醫之正途。
在天體,我們從陰陽五行邏輯歸納出五運六氣節律,用以推算天候與流行病趨勢。在人體,我們可以推算什麼呢?那就是「體質」。
《黃帝內經》提出「陰陽二十五形人」的概念,告訴我們:在「正常」範圍下,全人類可進一步區分出二十五種不同的體質特徵。這可說是當代現存的醫學知識中,對「體質」概念最早進行系統化分類整理的論述,從外觀、生理特徵,甚至到情志、行為表現。但是時至今日,約兩千年來,一直未能有人將其落實於可操作的系統知識中。
這廂本源的「體質」論述尚未能充分闡明,那廂近代的「體質」說法卻被偷換觀念成了醫術稚嫩者的垃圾桶,各種不會治、不關心、不知道的病症,諸如:過敏、畏寒、怕熱、多汗、高血壓、抑鬱、過動、散光,通通給打包丟進去了。若真有這麼多天生醫不好的病,還要醫術何用?這,也是在否定醫學。
鑑此,我再興創舉,提出「陰陽二十五形人」的實作概論,幫助有緣朋友們益於養生,也做為今日以現代表述進行古經方中醫研究的拋磚引玉之用。
大家都知道,人各有體。但是在這「人各有體」之上,更有一條共通不變的大道,恆為綱常。就像我們在《物性飲食》中,透過一定的邏輯思維觀察每一種常見食物的物性一般,能在天地間自然產生、順利繁衍的物種,必定都是「正常」的物種。而魚喜游水,羊善爬山,適情、適性、適才、適所的生與長,方能針對每一物種的「正常」,進行最妥切的調養。
我說:每一種體質都是完美的自己。
有的人覺得自己樣貌不好看:明明兄弟姊妹都有那樣特徵,為什麼就我是這個長相?是因為遺傳嗎?好像不全是。
有的人覺得自己念書理解差一點、運動反應慢半拍、簡單的手工藝卻老做不來……,是缺乏鍛鍊嗎?好像也不是。
有的人偏好於夏天的活力四射,有的人安適在冬天的深沉肅靜,鐘鼎山林,是受了誰的影響使然嗎?可能都不是。
這些,才是體質。不需要扭轉,不需要「矯正」,不需要向誰看齊。
體質不是帶給你擺脫不了、糾纏一生的疾病與痛苦的禍首,他賦予你實體存在,給了你之所以能像「你」的原生體態與特質,是一份老天的完美賜與。因為自能生誕、存續於天地之間,當然自是完美。
在大道的「正常」中,一併包容了生物獨立的多樣態性。序中有變,變中有序。若《太極米漿粥》在談的是一種「序」,則《物性飲食》裡頭談的就是各種「變」,而本書嘗試想告訴大家的,就是「序」與「變」的調和。
適切活用陰陽五行,可讓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更讓人能盡其才。當魚不再抱怨自己為何無法爬山,羊停止嘆息生來為何不能渡海,生命才開始得到真正的解放。我們的一生已經學習太多向外「擴張自我」的知識,不妨也開始回頭來看:一門能教我們向內「探索自我」的學問。這,也是東、西方知識哲學觀點間,關鍵性的區別之一。
向內的自我探索,帶來真正的成長、成熟、平和與喜樂。心為人體生命能之源,其志為喜。故,從心到身的全面養生,就從「體質」的自我認知開始。
不治已病,治未病,謂之上工,故曰:養生是高端的醫療。
公元二〇一九年己亥小暑
推薦序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存於經史子集的字裡行間,亦活在歷代百姓的生活起居之中,或為書畫吟唱,或為拳舞湯藥,無不表露古聖先賢的智慧與思想,經世而致用。這些智慧與思想跨越時空,連繫族群,豐富了人們的心靈,充實了生活的內涵,是知識,也是藝術,更是哲學。
中醫作為祛病療疾的一門學術之餘,根本於人文精神的關懷,實踐於坐臥飲食間的講究,堪為中華文化精髓最好的具體展現。以合於宇宙自然運行的基本原理,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秉持天人合一思維,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醫醫理與醫道的完整論述,公認淵源始自《黃帝內經》,卻也惜於因流傳久遠,烽火無情,文物蒙難,致使篇章復原不易,故千年來,雖研究《黃帝內經》者眾,但仍尚存許多亟待闡明的內容。
林祥榮先生以自身疾痛經歷為契機,自學再至自療,終得體悟中醫之用,自術而晉於理,以醫而近於道。自創紫林中醫一門,引領有志弟子,潛心研究,以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為核心,整理中醫內容,並力行推廣之。其受惠者眾,遍及全球華人世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之間一股新的氣象。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由復興而能創新,藉教育達成交流,經共享以至合作,輻射四方,令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現代人,不分疆域,皆能廣受人類文明瑰寶的福蔭,是每一位身為中華文化傳承者的吾輩所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欣聞作者繼《太極米漿粥》《物性飲食》之後,本於《黃帝內經》內容的讀解,又有新作面世。其致力於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用心可佩,故為之作序推薦,期能嘉惠眾人,重振我優秀傳統文化,為全球人類造福。
張健/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漢學研究院院長、「十三五」階段「一帶一路」漢學國際傳播專項研究課題組執行主任
公元二〇一九年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