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講《老子道德經》,將近四十年之久,恐怕比老君自己,還更專業更投入呢!
講老學必講原典,《道德經》不過五千言,不直接讀原典,甚至讀不精熟,還真說不過去,因為只有精熟,才有慧解。
研究老子的學術論著,寫在民國六十七、八年間,此知識的學問,在中壯年即可登上高?,《老子的哲學》建構了整部《道德經》的思想體系;而生命的學問,則有待生活的體驗,與歲月的錘鍊,來消化會通,老子三書《老子道》、《生死道》、《人間道》講於民國七十八、九年間,已深入靈動許多,可以放開理論架構的束縛,而直對人生說解,抉發隱藏在字裡行間的靈動智慧。
而今既不建構理論的體系,也不透顯體悟的智慧,而放下平平,回歸老君原典,逐章逐句的解讀。每章依其理路架構,分段標點,解析語文脈絡中的意涵。且以經解經,以老解老,旨在求得貼切而恰當的理解。《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就在即將從大學教席退休的成熟年代,才一章又一章的寫了出來。
十幾年前刊行了由課堂實錄集結而成的《生命的大智慧》,一者匆促成書,詮表的僅有二十二章,二者口語表述生動有餘,而嚴謹不足,結構相對鬆散,三者體會猶不深,感受亦不切,義理精微透顯不出來,頗引以為憾!前些年,在中副寫方塊專欄,專就自身最有感受也最具創意的先秦諸子來書寫,先寫《莊子》寓言,再寫《論語》一以貫之的儒學體系,最後詮解《老子》原典,意圖將《生命的大智慧》未講論的其他篇章,加以補全。惜《中央日報》停刊,逐章連載隨之停擺,不過仍一鼓作氣,依章次寫下來。原本講堂實錄隨意整理寫出的二十二章,其中七章的詮釋大體完好,在關鍵處點出,義理顯豁即可,其他十五章均重新解讀。如此,八十一章已完整成書,由遠流精心編排,大力發行。但願此積累數十年講課功力的現代解讀,可以源遠而流長,讓兩岸中國人可以隨《解讀》而讀懂老子,而以太上老君的道眼來看世界看人生,照現天地的真相,與人間的真情。
依我「在家、出家與回家」之人生進程的三部曲來看,《老子的哲學》是在家,《老子三書》是出家,而《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則是回家。讀老子要讀進去,不僅讀懂,還要讀出整套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來,那是「在家」;要讀出整套來,還要化知識為智慧,由結構而解構,以創意滋潤生命,以靈感美化人生,這是「出家」;不論理論建構的「在家」,與靈動解構的「出家」,總要回歸原典老家。隨著少年成長、中年創業、老年休閒的人生腳步,誦念朗讀老君真言,咀嚼回味,以生命做為底本,與經典對話印證,相看兩不厭,隨著水漲而船高,體驗越深,感受越真切,解讀的理境隨之上升,原本的理論架構與智慧靈動,也在拓展加深中。似乎在我們的生命解讀中,豐富了也深化了老學的意涵,此之謂由解構而重構的「回家」。此時人人的創意新解,終將匯入老學傳統的歷史長流,因為有我,老學就此不一樣了。
「為學日益」的知識進路,可能成了「書呆」,書讀進去而生命出不來;「為道日損」的生命進路,則由「書呆」化身而為「書生」,生命靈動了卻不知其所歸;既消化了經典,再活用於人生,化絢爛為平淡,將天大地大引入家常日常中,不凸顯生命的光采,而歸於生活的平實。似乎亙古以來,人間就是如此真實而美好。這一來,出家的「書生」,已蛻變而為在家的「真人」了。《莊子.大宗師》有云:「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人生兩大出身,一是家門的「宗」,一是師門的「師」,此家門的香火與師門的薪火,得以永傳,根源在「道體」。真人真知,就在宗大道以為師,體現了天道,也成全了人間。老莊道家的高明智慧,就在開啟了人人皆可成「真人」的價值空間。
數十年來,先後在輔仁、文化哲學系所,淡江中文系所,與中央中文系所與哲研所開課講學,也在鵝湖月刊、國文天地、新象藝術中心、華山講堂、敏隆講堂、蕙質媽媽社、賴許柔文教基金會等民間文化講座解經論道,老子《道德經》成了最受歡迎的重點課程,熱門叫座也激發了講座的熱情,講堂課室的現場,給出了共同創作的空間,諸多解悟,就在講課間突地閃現,自身感動之餘,課後也跟著學生寫筆記,《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可以說是講學近四十年的心得結晶,也回饋了一路陪伴同步成長的諸多學生與朋友,這可是講堂、講座與聽講同道三者交會而成的成果展現。
王邦雄序於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 淡大中文系
導讀
話說老子
老子《道德經》不過五千言,卻道貫古今,源遠流長幾千年。太上老君與至聖先師在文化心靈的傳承中,地位等同,分量一致。
老子身世如謎,有關他的生平事蹟卻難以詳考。我們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後來的人都尊稱他為老子。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僅能將三個傳說並列,無法判定三者間哪一位傳說人物會是老子的本尊。不可思議的是,卻可以明確說出他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此隱寓對老子其人的批判,恐怕是因為老子說了「天地不仁」、「聖人不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這樣的話。
「孔子問禮於老聃」,他似乎是孔子的前輩,不過依《道德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思想脈絡來看,他認為儒學的仁義禮,若失落道德的活水源頭,將會乾枯僵化。由是而言,他不會是孔子問禮的禮學專家,也不能是孔子的前輩,他的年代應該在孔子之後。
老子說「道」,為的是要合理解釋萬物的存在。問「道」憑什麼可以生成萬物?他的體會是「道」有兩面向,一面是「無」,一面是「有」。因為道體是「無」,是無限的存在,超越在萬物之上,而沒有萬物會疲累會病痛的有限性,所以可以做為天地萬物的根源之始;道體也是「有」,內在於萬物之中,永遠陪伴萬物的成長,所以可以做為天地萬物的生成之母。
道一體兩面,同時又無又有,這不是矛盾,而是玄妙。而在兩面向之外,又兼具雙重性。在有無之間,「無」更為根本。「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生於無」,可不是「無中生有」,「無」不是存在樣態的描述,而是修養的觀念,不是一無所有,而是無執著與無分別。「?仁棄義」與「?聖棄智」,不是反對仁義或否定聖智,而是解消心知的執著;我不是仁義的化身,且放下聖智的身段,我忘掉了我高貴,也消解了我的傲慢,從高高在上的權威寶座走下來,才可能跟天下人走在一起。也就是說,我「無」了我自己,而把「有」的成長空間給了天下人。
道體的「無」,是「獨立而不改」,道體的「有」,是「周行而不殆」,從本體論而言是「有生於無」,從修養論而言則是「無了才有」。能無掉名利權勢、不攀緣不投靠的人,生命人格才可能獨立自主,而一生不改本色初衷;且人格獨立的人,才能遍行天下,而不會迷失沉落,毀壞了人生的行程。
老子《道德經》開宗明義即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可名,由知善、知美而來。老子所說的「知」,主體在「心」,本質是「執,」心知執著於善之所以為善、美之所以為美的價值標準,而責求天下人符合我執定的標準。問題在,這一美善的標準,卻是心知的執著與主觀的偏見,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實則,回歸每一個人的生命本身而言,每一個人都有自家的善與自身的美。把標準定在自己,而把跟我們不同的人判為不對,這是人世間最大的傲慢與偏見。而化解之道,就在拆除自己心裡的監牢,從自我禁閉中走出來。我放下我的對,我才會肯認你的對;我忘記我的好,我才會看到你的好。所以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總說,老子《道德經》這一部堪稱質量最高的智慧寶典,留給我們的就是「無」的形上智慧。別看道體沖虛,卻妙用無窮,有如水庫沖虛,水注入它不會盈滿,水倒出它也不會枯竭。吾心致虛守靜,一者可以無限的包容,二者虛靜如鏡,可以觀照萬物。「萬物靜觀皆自得」,在吾心靜觀之下,萬物可以回歸自然,活出自家的美好。這就是道家式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