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香港城區因應發展需要,歷經無數次填海、拆遷、舊區重建,舊地標消失,新地標誕生,城市風貌不斷改變。和平後的1950 年代,中環區多幢舊大樓改建為新廈,顯著的有歷山大廈、怡和大廈、公爵行、渣打銀行,以及干諾道中的中總大廈等。稍後,中環街市周遭的中式舊樓宇,亦陸續拆卸改建為新廈,多家酒家、茶樓、燒臘舖及各式各樣的老店亦因而消失。歷史悠久的第四代中環街市,亦於2021年變身為一消閒、飲食及觀光場所。這一帶的登山扶梯自1993 年落成後,為市民及遊客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中上環區
1966 年,當局提出中上環區的市區重建計劃,區內大部份舊樓,包括上環街市皆被重建。到了2006 年,中環嘉咸街、閣麟街及結志街等,以及半山的士丹頓街和永利街等的唐樓市集區,亦進行大規模的重建,雜亂的市集亦變為井然有序。
中環有十多條早期為私家街,尤以華商為主的橫街,二十世紀初以經營貨倉、五金機械、船上用品、布匹、洋貨、化妝品、藥品、工業原料,以及一條專營蛋類,被稱為鴨蛋街的永勝街等, 1992 年大部份被拆卸重建為新廈及廣場。
上環區的文咸東、西街,以及永樂東、西街等,早期開設了大量華人金銀號、銀行,以及米業和藥材巨擘的「南北行」商號,比鄰亦有一條以經營呢絨綢緞店為主的蘇杭街。現時,南北行區的店舖是以經營海味為主。
1966 年7 月開始的市區重建計劃於1975年全面開展,因拆樓而導致多家茶樓酒家的消失,華人休憩場所的大笪地亦重建為荷李活道公園。同時,區內的多家大小百貨公司、洋雜店亦因重建而改建新廈或結業,包括中央、高陞及恒星(新世界)戲院亦結束。爾後,中西區的夜市趨於平靜。
中、上環的荷李活道、士丹頓街、伊利近街等,為普羅市民住所的唐樓區。而堅道及對上的羅便臣道迄至干德道一帶則為高尚住宅區,兩區的街道上皆開設有多間學校及學塾,多間書局在鴨巴甸街以東的一段荷李活道兩旁開設,到了1980 年代,大部份學校、學塾他遷或結束,書局亦隨而消失。這區的盛事為農曆七月的盂蘭醮會超幽施孤。
文武廟及廟前的荷李活道及廣場,為悠久的地標及坊眾休閒地點,其東端為《華僑日報》社址。文武廟廣場的下端是俗稱「竹樹坡」的弓絃巷,與皇后大道中的交界處有一落成於1931 年,設有電梯及餐廳的中央戲院。
弓絃巷是連接樓梯街,以及被稱為「百步梯」的歌賦街石級坡道尾段。弓弦巷兩旁有紙盒舖、電鍍舖、磨藥粉店及首飾舖,但以收購舊金銀首飾的「落爐舖」為最多。時至今日,包括部份弓絃巷、荷李活道及皇后大道中的地段,已被發展為住宅屋苑荷李活華庭。
早期的樓梯街以及其連接的摩羅上街,有多家古玩、雜架(古物)、眼鏡、裱畫及唱片店舖和攤檔,摩羅下街則以鞋類及革履原料用品的店舖為主,有一間位於與西街交界的永昌燈籠店。1970 年代,不少古玩店遷往荷李活道。文武廟以西的荷李活道及兩旁的東街及西街,為華人的住宅區。1970 年代,為配合市區重建,部份為十九世紀舊樓的多幢唐樓被清拆,將大部份西街及摩羅下街,改闢為可以行車的樂古道。
港島西區
1951 年,崇基學院在上環堅道及鐵崗(已連拿利)開課。1963 年,崇基連同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合組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以西的堅道及般咸道上,有不少是與香港大學有關的建築。而附近的西營盤,亦有一系列早期國家(公立)醫院的建築物和公園。當中以供通往國家醫院的「雀仔橋」(皇后大道西旁的堤道)為西營盤的地標,其斜對面為著名的高陞戲院。迄至1970 年代初,這一帶為消閒、娛樂和飲食中心。
西營盤德輔道西有多家鹹魚海味舖,被稱為「鹹魚欄」,現時已變身為以鮑參翅肚為主的「海味街」。過了鹹魚欄,七號警署以西的地段迄至堅尼地城,有多座工廠和貨倉, 1950 年代起,逐漸被改建為商住大廈。
中環金鐘一帶
部份落成於1950 年代的大廈,如歷山、怡和及廣東銀行等,於1970 年代起再度重建,最觸目的是拆卸告羅士打行及公爵行等以建置地廣場。同時,在中環填海地段上,包括由康樂大廈易名的怡和大廈及交易廣場,依次落成,中環海傍面目一新。
1990 年代,因配合新機場及道路的興建,海傍面目再歷重大變化,多座新碼頭取代包括統一及卜公等的舊碼頭,新海傍上矗立國際金融中心及四季酒店等新大廈。
1968 年易名為金鐘道的一段皇后大道東,兩旁原為海軍船塢及軍營, 1960 年代開闢夏慤道,夏慤道兩旁曾舉辦多屆工展會。部份地段現為政府總部和立法會的大樓所在,西鄰為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軍營地段部份闢作公園、酒店和商廈。中心點金鐘站一帶,由過往充滿陰森氣氛的「死亡彎角」,轉變為重要的交通交匯點。
灣仔銅鑼灣一帶
灣仔區不同時期的地標,有六國飯店(酒店)、分域碼頭、修頓球場、和昌大押、藍屋以至鵝頸橋「打小人」的熱點等。早期灣仔的特色為,千多幢位於莊士敦道與告士打道間的整齊劃一、四層高的石屎(三合土)唐樓。2020 年前後,莊士敦道一表行所在的最後的一幢也被拆掉重建。海底隧道於1972 年通車加上會展中心的落成,灣仔的重要性與中環相比,不遑多讓。
銅鑼灣的利園山於1951 年起被夷平。一年後,其對面渣甸貨倉等地段發展為商業和住宅區,催生了銅鑼灣的繁華,旋即取代「小上海」的北角。早期的顯著地標為大丸百貨公司,現時則為崇光。馬場所在的跑馬地,四周為高尚住宅、名校、名店、醫院和墳場,交通便捷,予人有自成一角、世外桃源的感覺,每逢賽馬日,湧現大量人潮。這區的熱點為由電車廠改建,於1994 年落成的時代廣場。
港島東區
天后、北角、鰂魚涌、筲箕灣迄至柴灣的東區,早期只為供玩樂及游泳的區域,發展緩慢。直到1936 年英皇道闢成,加上和平後的多區填海,道路交通改善,才日趨繁盛。
1950 年代,大量公私營房屋在這一帶落成,多家娛樂場所及食肆開張,以迎合大量南來的內地人士,尤其是北角的興旺,足可媲美現時的銅鑼灣。麗池泳場及夜總會以東的太古糖廠及船塢,多年來為北角與筲箕灣區的分隔點,尤以夜間更感荒僻。1970 年代,糖廠與船塢發展為商住區後,人流麇集,由分隔點變為車水馬龍的交匯點,亦將原來被名為「餓人灣」的筲箕灣以至柴灣「帶挈」成為旺區。
原名「西灣」的柴灣,早期為鄉村及墓葬區。1952 年,香港最早之徙置區平安村及興華村在此落成。1960 年代,柴灣之寮屋區為市區危樓居民輪候入住公屋的「中轉地」。現時柴灣亦為一工商及住宅樓宇林立的旺區。
南區
一直被視為郊區的南區,市民多前往的只有食海鮮的香港仔,以及泳灘的淺水灣,直到六十年代,仍被視為郊遊區。自1967 年起,公私營房屋如漁光邨、華富邨、置富花園、香港仔中心及海怡半島等依次落成後,加上鴨脷洲大橋、跑馬地隧道及南區地下鐵路先後通車,交通網變得完善,南區的面貌,徹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