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為什麼要戀愛: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Amazon 2022年度編輯選書】

  這本書對於愛的思索,在各方面都很深刻,
  兼具科學的豐富性、人性的洞察、以及作者個人的感人經歷。
  —— 平克(Steven Pinker),《語言本能》作者,舉世聞名的認知科學家

  聯合國的研究指出,單身生活日益普遍,太多人遍尋不得合適的伴侶。
  社交孤立感和慢性孤獨,已成為影響身心健康的全球流行病。

  「社會神經科學」這門新科學,結合了社會心理學和大腦神經科學,
  針對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進行深入的探究。
  這本《為什麼要戀愛》是一位研究愛情的科學家,
  與一位研究孤獨的科學家相遇、擦出愛的火花之後,
  得到的智慧結晶與情感體悟,解答了下列諸多疑問:

  ♥ 愛情果真是盲目的嗎?一見鍾情真有其事?
  ♥ 為何我們經常受到與自己外表相似的對象吸引?
  卻是被氣味與自己不同的人吸引?
  ♥ 沒有情慾的愛,還是愛嗎?愛過又失去,真的比從未愛過更好嗎?
  ♥ 為何戀愛中人,更容易從病中康復?為何他們在某些方面更具有創造力?
  ♥ 人為何不愛了?「七年之癢」這句俗話正確嗎?
  ♥ 為什麼失戀如此痛苦?如何修復破碎的心?
  ♥ 慢性孤獨會加速老化?我們該如何對抗孤獨感?

  「愛情科學博士」史娣芬妮‧卡喬波告訴我們:
  這世上也許沒有比戀愛更強大的社交活動了,
  也沒有比戀愛更好的方法,可充分發揮大腦全部的認知潛能。

  卡喬波將回憶錄和科學融為一體,
  證明了愛情能提升生命的境界……讀者會既著迷又感動。
  —— 《出版家週刊》

  約翰.卡喬波和史娣芬妮初相遇時,迸出了電的火花……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
  但隨著他們的愛情滋長,兩人逐漸密不可分。
  他們在學術上的合作、生活中的歡樂,帶給他們無限的創造力,
  讓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學術的成就,都達到了新的水平。
  《為什麼要戀愛》捕捉到了這份愛情的鍵結強度和愉悅。
  —— 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認知神經科學之父

  《為什麼要戀愛》能為每個人都提供一些啟示,
  這是一部獨特的回憶錄,將會帶您踏上悲傷和療癒的旅程,
  提醒您要打開心扉,接納生活中所有的美麗和痛苦。
  —— 《正念》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史娣芬妮‧卡喬波(Stephanie Cacioppo)


  全球研究社會神經科學(結合社會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的先鋒之一,芝加哥大學醫學院腦動態實驗室主任。專注於社會情感層面的神經心理學研究,已發表120篇論文,美國心理科學學會譽為「新星」科學家,《科學美國人》、《國家地理》雜誌、《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皆報導過她的研究成果。

譯者簡介

張嘉倫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巨科技》(合譯)、《醫療大數據》(合譯)、《可不可以不變老?》、《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

  相信語言與文字的力量,懇請賜教:[email protected]
 
 

目錄

前言  愛情萬歲
第1章  社會腦
第2章  愛情激素
第3章  熾熱之情
第4章  戀愛機器
第5章  心心相映
第6章  愛慾之間
第7章  花都盟誓
第8章  一加一大於二
第9章  休戚與共,對抗孤獨
第10章  時間的考驗
第11章  痛失摯愛
第12章  如何走出悲傷深淵
結語  成為更好的伴侶,成為更好的自己
誌謝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50254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愛情博士

儘管學界最初對於研究愛情的價值,持保留態度,但大眾傳媒對於我的研究接受度卻很高,尤其在情人節前後,我收到《科學美國人》和《國家地理》等雜誌的採訪邀請。雜誌刊出幾篇關於我的採訪之後,同事們開始戲稱我為「愛情博士」。媒體報導也引起了大學生的注意,他們很快便對我的研究產生興趣,認為這將有助於他們剛萌芽的校園戀情無往不利。

2006年,我從日內瓦搬到了美國新罕布夏州的達特茅斯學院。我在此與聞名全球的神經科學家格萊弗頓和葛詹尼加,一起在心理暨腦科學系從事研究。新的語言、新的文化和新的氣候,讓我迷了路,最後我終於找到了路,通往放著腦部掃描儀和電腦的實驗室,我可以整晚和整個週末都泡在實驗室裡,鑽研數據。

在我的辦公室開放時間裡,常有女學生帶著特殊請求,出現在我的研究室門口。通常,她們會有一、兩位朋友陪著她,做為情感支持。她們從我貼在圖書館的傳單,看到了我的研究需求:「徵求:戀愛中的女性」。

在試探性的敲了敲門之後,我聽到有人略帶尷尬的清清嗓子,並問:「不好意思,史娣芬妮,請問您有時間聊聊嗎?」

雖然我可以用英文撰寫科學論文,但是我仍在熟習日常用語,「聊聊」(chat)這個詞讓我一時答不出話來,因為它在法語中的意思是指「貓」,但我了解她是想和我說話。

「請坐。」

女學生坐下來,把手伸進牛仔褲口袋,臉開始紅了起來,她朋友輕推了她一把。

「說吧,你想問什麼?」

「好的,」她回答。在她向我提出請求之前,那一年我不斷聽到重複的詢問:「我可以使用你的戀愛機器嗎?」

其實申請專利時,我將我的發明稱為「檢測受試者特定認知與情緒狀態之系統與方法」,但學生們更喜歡「戀愛機器」這個名稱,所以便一直沿用。「戀愛機器」是我所設計的電腦測試,歷時十分鐘。學生相信這個測試能幫助他們在兩個潛在的戀愛對象之間做抉擇。若學生左右為難,不知該選擇擁有六塊肌的校園風雲人物,還是有著靦腆笑容、笨拙的科技宅男,這個程式似乎能窺探她的內心深處,並判定她真正屬意的男子(或女子)為何。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0
4.5
|
2024/03/01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另外一種說法是傳統的理念也許看似過時,實則歷久彌新,具有堅實的存在價值。初看本書以為作者支持傳統核心價值,是美國共和黨保守派支持者!本書可以當做偽裝成戀愛科學書籍的愛情自傳,如新科學人newscientist雜誌中書評標題所言:A neuroscientist investigates her marriage。書中談到神經心理學使用到認知心理學派常使用的 fMRI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功能性磁振造影儀器之效果當做佐證資料,此機器空間解析強,使用於因果性結論就有待討論!國內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就是認知學派重要大師。本書在圖書館內借閱率極高,預約等待近滿額20人。當真是人人對於戀愛都有憧憬與期望!本書中譯本在原文出版半年後即問世,當是2020世界大流行的新冠疫情影響到世間對於孤獨與支持議題討論。本書在美出版後不久,台灣隨即引入看法。議題是戀愛之發生實則談孤獨與社會支持。可惜本書稍嫌簡略輕巧,閱讀與否對情愛一事影響不大!

本書作者多次引用知名物理學家的愛情故事,不管是開始的狄拉克,家庭概念的愛因斯坦,對於愛情忠貞的費曼。看來作者對於名人軼事特別會引用。這一點可能也是為了呼應作者特別的愛情際遇。由不相信愛情到墜入情網,認識她先生之前,以為自己與愛情無緣,人生奉獻給科學,維持單身能夠客觀地做科學研究。甚至以冰冷的科學儀器確認愛情的存在契機,被封為愛情博士,直到 37 ,科學會議上巧遇更為知名的長期研究孤獨的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有趣的反向卻互補的集合,因孤獨而走向愛情,因孤寂而走向社會支持。兩者相識、相戀、交往,結為連理。一一在書中展示,品嚐到愛情的美好與香甜,但也因為 7 年後,先生因癌過世,經歷親人死亡後的傷痛,以及孤獨。曾為滄海難為水,經歷過的摯愛無法釋懷而悲痛欲絕。就因為感謝與懷念相處時光。走過這一段路,才能在2020後,使用美國陸軍運用「社會關係健全」運動社會關係,健全(social fitness)運動,降低了士兵的寂寞感,提升幸福感。由科學角度談人性關係與社會支持。

作者寫道,以往只懂以科學看待愛情,遇到先生後學會以人性看待愛。愛就是孤獨的反面。不需要得到全世界的愛,只要和對的人在一起,相愛即可。廣泛深層了解愛情,人際關懷中見到老友就會心情好精神好,擴大的情愛的意義。每一個章節使用一些神經心理的科普知識,人群也像腦神經般,大量的神經元經由軸樞連接一起,構成社會性腦,連接越強,功能越多越穩固。愛情是孤獨的反面或者生理需求?人們長期處於滿意、健康的關係,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免疫力、較少成癮行為、較少中風、傷口癒合更快、加速恢復腦袋受損、擁有更高疾病存活率等。這不是老生常談,人際關係和諧自我群體都成長。但孤獨不等同孤單,差別在心靈層面滿足,與生理性人群陪伴無關。作者提到,先生離世後體會到: “客觀來說,的確是單獨一個人,主觀而言,不感到孤獨”。心靈的富足,不須藉由外力達成。

本書雖有愛情故事,大約知道作者與其老公嗜好相同,背景類似,但是愛情的發生雖多與背景類似有關,但並非絕對如此,上述所說的狄拉克故事就是兩者不同個性者。作者依然沒有特別說明愛情的肇始原由,大概都著重於戀愛的美好與雙方的互惠成長。戀愛沒有既定形式,愛自己也屬戀愛。擴大解釋的情愛,而完成社會支持網路。

最後談到脫離心靈孤單之苦名為”Grace”的論點與方法。
“GRACE”分別是五個英文字母的縮寫。
1.感恩(Gratitude): 每天心懷感恩的五件事。並寫下來,改善個人主觀的幸福感。
2.互惠(Reciprocity): 認識孤獨感失落者並請求協助,建立尊重理解價值,價值感和歸屬感。
3.利他(Altruism): 生涯之外,幫助他人,分享知識,感受使命感。感覺自我的拓展。
4.選擇(Choice): 心態是一種選擇。決定自己的感受。
5.享受(Enjoyment): 盡最大努力享受樂趣與生活。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3/11/29
劇透警告

這是一本半自傳半科普的書,自傳的部分從作者Stephanie小時候的依附問題與愛情觀展開,對愛情的困惑與追求始開始她研究愛情腦科學的職業生涯。

在自傳的部分,特別是在生命的後段, 讀來令人感動不已。從腦科學的角度出發,親情,母愛,對工作的熱愛與熱情,以及伴侶間的愛情,都激發了腦內相同的12個區域,但不同種類的愛在腦內各區激發的強度各自不同。但是Stephanie從自身的經驗,在面對伴侶生死的威脅,她寫下了最深刻的體悟,也是我認為本書的核心:

"我理解到了對工作的熱愛與對另一半愛之間的分別。即便兩種愛可能有共通神經科學基礎,可能會活化類似的腦部區域,但若我只是一個熱愛工作,孤獨且孑然一身的神經科學家,在面對像約翰這般殘酷的疾病,面對所有痛苦折磨時,斷然不會有現在堅持的力量。
我要為誰而戰?這聽來嚴苛卻也十分現實。因為約翰,我願意做任何事,願意忍受個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痛苦,甚至獻出我的生命。這使我意識到,愛一個人明顯有別於我們對工作與其他人生追求的熱愛,儘管前者是型塑我們身份的核心,也許能賦予人生的目標,但未必足以讓人在此般困境中堅持奮戰。

在為時已晚之前,我意識到了,人的自我認同不僅來自工作,我們還必須去愛人,才能持續在世上生存。"

科普的部分只關注在腦神經科學,可以說是只關注在愛情與孤獨中腦神經的反應。卻也忽略了腦與身心的密不可分,因此在科普上的層次略為簡短,但Stephanie的體會與依附理論是一樣的,生而為人,連結與依附不僅是為了生存,更是意義感及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

Stephanie的研究也從腦神經的觀點回答了愛與性是強烈互補的,缺乏性慾的愛情並不完整。因為愛情與性慾激發了腦內相同區域的不同部分,例如腦島的前側與後側,紋狀體的背側與複側,彼此互補。有良好性關欲的伴侶幸福感更深。

簡而言之,科普的部分也許讓人覺得不夠深入,但這是一本讀來讓人動容的自傳型科普小書。
展開
user-img
Lv.1
1.0
|
2023/10/20

你對作者戀愛史有興趣再買
整本書真的超級無聊
改名叫作者自傳好了
超87完全看不到重點好嗎
很厲害從原本以為自己不會戀愛不會一見鍾情
到會一見鍾情 到結婚 整篇都在叫他的戀愛史還是改書名叫史妮芬妮,卡喬波戀愛史阿
這樣我沒意見說真的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3/04/07

本來以為是一本冷冰冰的科學數據集大全,看完之後還是止不住的感動和感慨,五味雜陳。

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那些數據、對抗孤獨或維持良好伴侶關係的科學方法,還有身為神經科學家至福美滿及痛徹心扉的親身經驗。她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她畢生研究的體現者。她的自我揭露某種程度讓我們明白,這些普世經驗不因人而異,就算是知道情感的機制如何運作的科學家,經驗帶給當事人的衝擊也不減一分一毫。

好幾個段落讀到雞皮疙瘩、久久不能自已。
忍不住找到空檔就一直嗑下去。大推薦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職場高效成長術:越級打怪技能get、職場能力level up!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開運命理展
  • 人生哲學書展
  • 秋冬保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