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蕭麗華
一九五八年生,臺灣苗栗人,一九九二年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曾任臺大中文系教授、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代佛教學會第四屆理事長、中國唐代學會第九屆理事長、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兼主任。現任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學術專長為:中國詩學、佛教文學、東亞漢學等。
胡素華
一九五四年生,藥師。景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國際佛光會檀講師,二○一二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二○一九年全國優良藥師。二○一八年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碩士,二○二一年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候選人,二○二一年佛光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兼任講師。文學研究領域為早期中國佛教文學、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文學。
吳靜宜
臺灣臺南人,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學術專長為:唐宋文學、佛教文學、國文教學等。著有《惠洪「文字禪」之詩學內涵》、〈天臺宗與茶禪的關係〉、〈從寺院僧規及和尚家風探討禪與茶的關係〉、〈清代臺人品茗風尚之源流探究兼論臺灣古典詠茶詩之內涵〉、〈黃庭堅詩歌中的茶禪生活美學〉等數篇論文。
梁麗玲
一九六七年生,臺灣新竹人,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短期訪問學人,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短期訪問學人,現任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佛教文學、敦煌學、民間文學與文化等。主要論著有《《雜寶藏經》及其故事研究》、《《賢愚經》研究》、《漢譯佛典動物故事之研究》及相關論文數十篇。
紀志昌
一九七三年生,臺灣臺中人,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文與哲》主編,曾任該校特聘年輕學者,二○一三年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研究領域為魏晉玄學、六朝學術與文化、三教交涉等。主要著作有《兩晉佛教居士研究》、《南朝清談: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及相關論文二十餘篇。
許聖和
一九七九年十月生,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現任教於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專攻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學術專長有《文選》學、三國學、中國文學史。發表論文計有:《「博物思維」與六朝文學》、〈論王維邊塞詩中的虛寫與實寫〉、〈張飛「國士」形象新論〉、〈「國事孫晧」與「故事孫晧」──從《三國志》到《高僧傳》間的觀察〉等文。
黃東陽
出生於臺北市,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博士。研究以六朝、唐五代之古典小說、僧人傳記與宗教靈驗記等敘事文學作為主要範疇,考述文本中所映現的文化現象、信仰內涵,且用以觀察各文體間在發展時,彼此影響、交融的方式和跡軌;又旁及古典文論之探索,尤擅長文獻的鉤沈及民俗的探論。師事王國良先生,現任中興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已發表學術專書三本,與研究論文三十餘篇。
楊明璋
一九七四年生,臺灣臺中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所約聘助理、明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學術專長為:敦煌吐魯番學、俗文學、唐代文學、佛教文學。
林仁昱
一九六九年生,臺灣宜蘭人,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中興大學中文系主任。以敦煌文獻與文學、佛教文學與文化、歌謠俗曲與民間風俗、傳說為主要研究領域。著有《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廿世紀初中國俗曲唱述人物》、《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等專書及相關論文數十篇。
涂艷秋
一九五七年生,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早期中國佛教思想史。
劉苑如
一九六四年生,廣東五華人,一九八六年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訪問學者、哈佛燕京社訪問學者、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者。現任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學術專長為:中國敘事學、佛教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化、清代輯佚與出版、數位人文研究等。
曾堯民
一九七六年生,臺灣高雄人,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專案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古佛教史、明清佛教史、僧官制度等。著作有〈北朝僧官制度的遞嬗──以沙門大統為中心〉、〈中古時期的禪經觀──以大、小乘的分判為主〉等數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