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十三名青少年追尋四個大夢的成就故事
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吳靜吉
活得自在非常重要,但很難。特別是青少年。有時候大人會說:「你還小不懂事。」有時候大人會說:「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懂事。」青少年在表達「人生價值」、「學業志業」、「愛情友情」等三個大夢的追尋時,夢想可能超過現實的條件,例如內在能力和外在資源。當他們高興敘說自己的夢想時,卻被澆了一頭冷水。有時自己想追尋的夢想,和家人期許不一樣時,更面臨莎士比亞 “to be, or not to be”的內在衝突,像極了愛情。
青少年要活得自在,也必須要有自己的人際網絡、觀念分享和情感社會的支持。青少年是同儕取向的、可以合作的、可以進行團隊計畫的,但這些需求和夢想未必得到成人的肯定,卻又希望成人的肯定。
在今天的臺灣,青少年提早社會化,每天接觸到很多與政治或社會變遷議題有關的訊息,例如選舉與黨派的紛爭、臺美中的互信關係、108課綱的切身影響等等。如何在社會現實和變遷中,找到自己自在的位置,真是個大學問。
戲劇創造機會,讓參與者發現自我、了解自我,以及自己跟朋友、家人和社會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在戲劇編導演與合作關係中,最容易實踐青年四個大夢中的第二個大夢──找到良師益友。
這本書就是在表達溝通十三位青少年追尋四個大夢的歷程和成長的故事。
推薦序2
廿歲積風鯤化鵬:一段以流風演奏的弦歌
政大中文系特聘教授、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守正
「青少年藝術表演聯盟」(「青藝盟」)成立至今二十年,他們深信「藝術」可以聆聽自己的內在聲音,同情他人的遭遇處境,進而能在客觀世界裏,尋求自我安身立命的居所。在諸多的「藝術」形式中,青藝盟選擇了戲劇表演,作為青少年直扣現實世界的行動,期待他們在藝術表演中,體貼人心情意的發展、尋繹人生起伏的脈絡,進而自我蛻變成長,即在花樣年華裏,緩緩地讓自己成為自己所喜歡的大人。
關於生命境界的轉變,《莊子》曾說過一個寓言故事:生長在北溟的「鯤」魚,日漸轉化為「鵬」鳥, 有一天「鵬」拍翅擊水三千里,乘風而起九萬里,就從北溟飛向了南溟。「鯤」化而為「鵬」,舉翅高翔,遠遠地飛向理想境界的譬喻,又何嘗不是青藝盟對於青少年成長、轉變的期待呢?然而,「鵬」要能高飛,仍需藉助厚實的氣流,如此方能托起大鳥的巨翅,使其自由翱翔於天際,展開一段既遙遠又深具意義的旅程。青藝盟願作不斷聚合、積累的流風,支撑大鵬的起飛與遨遊,冀盼青少年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二十年來,青藝盟弦歌不輟,《我的青春,在劇場》正是這段歲月的生動旋律,值得讀者靜聽品味。
推薦序3
戲劇,是人生療癒的良帖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陳品皓
我從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衛生工作許多年,在這麼多年裡,看過大大小小心理受傷的孩子,他們受傷的原因多半來自無力抗拒的環境。
臨床工作投入越多,越有一種深刻的體悟;孩子的狀態反應出過去的經驗。那些經驗中無法消彌的 貶抑、無助、徬徨或是創痛,凝縮成憤怒的反撲,沒有機會癒合的傷痕,現在仍然不斷隱隱作痛,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帶著傷的孩子,只是有些人習慣了隱藏。
面對大大小小的傷口,會談式的諮商並不總是能協助所有當事人,這也是現實。但有時候透過體驗式的活動,卻能夠帶來更多療癒的因子,造成意想不到的良性改變。其中,戲劇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也是我由衷認同也支持的方式。透過全程參與戲劇表演的任何一個環節,所有體驗的背後盡是人生重要元素的濃縮與展現,不管是在肢體律動、感官觸發、經驗詮釋、關係覺察、溝通協調、挫折復原、自我覺察或是身心整合等。戲劇不僅只是完成一個作品,它同時是一個集結上述元素的生命滋養。
在彼此一起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們共同度過了一段彼此共享而獨有的生命經驗,這些經驗中最細緻與柔軟的一面,將會在關係的基礎上孕育成為孩子將來人格中不可或缺的寶藏。
對於青藝盟這麼多年來持續在青少年戲劇領域的耕耘與投入,我一直打從心裡敬佩,不僅只是這份二十年的執著,更是因為我從自身實務工作與臨床經驗中看到了青藝盟無可取代的價值。
很高興能夠有這個機會為本書推薦,這是我的榮幸。由衷的推薦你,慢慢的咀嚼、慢慢地感受,讓每一段書中的經驗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滋養。
推薦序4
青藝盟,為台灣表演藝術牽起無限可能
劇場千面女郎、春河劇團團長 郎祖筠
認識奕蓉,是在客家電視台「幕後有藝思」的節目裡。當時還在新聞部工作的奕蓉,想為自己打造一條嶄新的道路,於是很用心策劃了這個節目,由春河劇團執行製作這個節目。在藝術劇場界奕蓉算是個新手,但是他在節目當中,親力親為的參與的每個細節,甚至有些時候還扮上了,造型也好看。這個節目節目做到第二年,恭喜,奕蓉就拿下了金鐘獎最佳主持人,也因為這個節目的採訪拍攝,認識了青藝盟的盟主余浩瑋。兩人因著對藝術、戲劇的喜愛,共結連理(春河劇團很會做媒)。
奕蓉總是讓人驚豔!在主持上,她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參與戲劇,是個新兵,而今年就入圍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曾經是新聞記者的她,對環境、文字有其敏感和敏銳。長時間謹慎記錄、仔細觀察青藝盟,於是有了這本書。
青藝盟多年來在盟主的帶領之下,培育了很多孩子。高中這年紀的孩子,半大不小,向來都是有些叛逆。但是青藝盟的夥伴用盡心力和創意,栽培這些孩子,陪伴孩子們在戲劇藝術的領域裡找到自信,讓他們更深切地了解自己,在未來的人生中活用,找到自我定位。非常感謝他們在這一個艱難的領域裡面,不斷的育苗。春河劇團未來也等著青藝盟栽培的這些孩子,登上我們商業劇場的舞台,一起發光發熱。
再次恭喜奕蓉,賀喜青藝盟,恭喜這本書的誕生。
自序
花樣二十年,無盡感謝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盟主 余浩瑋
二十年前第一次被《花樣年華青少年戲劇節》的創辦人張皓期老師,找去籌辦花樣的時候,壓根沒想過這件事竟然可以一做到現在二十年。
「花樣」像是一個朋友,他影響著我,而我也陪著他一起走過這跌跌撞撞的二十年。
「花樣」像是一個拉了我一把的人,讓我在叛逆狂躁的青春中看見不一樣的可能。
「花樣」也像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都還沒完整,也都一起在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
「花樣」更像一片孕育生命的海洋,包容各式各樣的生命在它體內自由的存在,也提供養分給它身體裡的過客們成長茁壯。也許有人會離開這片海,有人會繼續留在這,花樣都和大家一樣,一直在默默的發生一些變化,轉變了哪些,收穫了什麼,都只有自己才最明白。
很開心花樣存在的這二十年,透過戲劇也影響了曾經和我一樣年紀的少年少女們,在青春的時候走進劇場,遇見花樣,然後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這本書記錄了十三位曾經在年少時代參加過花樣的朋友,他們的故事或許可以分享給許多在青春時期有過一樣困惑的大家,不論是家長、老師或是關心創新教育的朋友。都歡迎一起來看看這些因為戲劇而起的緣分,如何成為影響生命改變的契機。
最後我想代替「花樣」向大家說點感謝。
這二十年來花樣一直仰賴政府的補助才能走到現在,補助來自於納稅人,也就是說其實是全台灣的人民在這段時間一起創造了這樣的一個環境,讓青少年能透過藝術教育的方式逐漸找到自己。
也非常感謝吳靜吉博士、聯電基金會、磊山保經、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前淡水鎮長蔡葉偉,以及這些年來一路支持、贊助、鼓勵花樣的朋友,花樣才能參與陪伴兩個世代的青少年經歷生命的成長。
最後感謝所有曾經參加過、籌製過花樣的大小朋友們,謝謝你們,豐富了我這位朋友的二十年歲月。
接下來,我們繼續努力,讓花樣能夠走到一百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