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獨舞

獨舞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劉靈均/(不)美麗的日本的(美麗的)我:李琴峰《彼岸花盛開之島》的前世今生

    文/劉靈均2021年08月23日

    甫以第五本日語小說《彼岸花盛開之島》獲得第165屆芥川獎的台籍日語作家李琴峰,在得獎記者會上被記者執拗地詢問「最想忘記的日文詞是什麼?」時,脫口而出的一句「美麗的日本」,遭到日本「網路右翼」詆毀抨擊,而一部分台灣人也大湊其熱鬧,認為她批判日本前總理安倍晉三是忘恩負義,群起而攻之。 more
  • 楊佳嫻/由島至島,越境追尋──李琴峰的女同志書寫

    文/楊佳嫻2021年08月10日

    妳不是只能喜歡女生,而是就是喜歡女生。──李琴峰,《獨舞》 旅日作家李琴峰甫以《彼岸花が咲く島》獲得第165屆芥川賞,是該獎項第二次由非母語寫作者奪得,也是台灣人首次拿到這個獎。幾年前,我邀請留日青年學者劉靈均到我任教的大學演講,他介紹了兩位日本同志文學的新亮點──長年往返台日、援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台灣首位,獲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

  紀大偉、楊佳嫻/專文導讀

  我就是我,就算渡過大海,說著另一種語言,也什麼都不會改變。身為自己,這就是我生命苦難的根源──

  作為女同志降生於世的趙迎梅從小便感到與世界格格不入,小學時經歷暗戀之人意外的死亡之後,從此便為死亡的念想所糾纏。高中時期與心儀的女孩交往,卻在畢業之後遭遇一場「災難」,使得命運從此轉暗。為了逃離過去,趙迎梅改名趙紀惠,在大學畢業後移居日本,融入日本職場生活,過著平靜的時光。然而過去的黑影終將追趕而至,逼得趙紀惠再次踏上逃亡之旅──

  台灣出身、二十三歲時旅居日本,李琴峰首次以日語創作,即獲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為台灣獲此獎第一人。

  繁體中文版由作者本人親自譯寫而成。


 

作者介紹

作、譯者簡介

李琴峰(Li Kotomi)


  中日雙語作家,日中譯者。期許能右手寫小說,左手做翻譯,兼之以嘴口譯,當下目標是靠語言文字養活自己。

  一九八九年生於台灣,十五歲自習日文,同時嘗試以中文創作小說。二〇一三年旅居日本。二〇一七年首次以日語創作的小說《獨舞》獲選第六十屆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目前主要以日文書寫,在日本各大文學雜誌發表作品,有短篇〈流光〉、〈亞細亞的漂浪〉等。

  個人網站:www.likotomi.com

 

導讀

從「獨舞」到「眾愛」──閱讀李琴峰小說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紀大偉


  台灣年輕作家李琴峰在日本得獎的小說《獨舞》一鳴驚人,已經榮獲多位日本文學專家盛讚。這部用日文寫成的小說一方面回顧1990年代英年早逝的作家邱妙津,另一方面展望二十一世紀的東亞同志人權運動,儼然成為勇於承先啟後的當代同志文學代表作。我必須強調,想要認識「台灣同志『跨世代』連帶」(從1990年代到現在)以及「台灣日本『跨國』連帶」的國內外讀者,都不能錯過《獨舞》。

  我在這篇文章的工作,並不是要重複指認《獨舞》在「同志文學領域」的成就,而是要承認《獨舞》在「身心障礙文學領域」的貢獻。小說主人翁趙紀惠在小說開頭,就跟讀者偷偷承認:她向日本人自我介紹的時候故意強顏歡笑,但是她心裡卻想著,「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引得大家笑聲不斷。當然,沒講的事多著,包括身為女同志,包括『災難』,包括憂鬱症,包括自己其實是以近乎逃亡的心情來到日本的」。也就是說,在《獨舞》載沉載浮的「衣櫃」(秘密)有好幾個:「女同志身分」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憂鬱症」也是一個讓人難以走出來的衣櫃。(至於「對災難憧憬」這個衣櫃,是指紀惠對於各種死亡的詭異期待。這個衣櫃跟憂鬱症其實是無法切割的。)不過,除了承認《獨舞》可以歸入身心障礙文學「領域」之餘,我也要描繪「從『獨舞』到『眾愛』」的軌跡。「獨舞」一詞固然來自書名,也來自於書中描述趙紀惠從小孤獨生活的生活樣態;「眾愛」一詞看起來像是日本漢字(例如,像「若眾」),但其實是我自己隨手捏造的「獨 /  舞」對照詞:「眾」是「獨」的相反, 「愛」則算是「舞」一種對照。如果「獨舞」類似「顧影自憐」、「自怨自艾」(我在這裡沒有價值評斷的意圖),那麼《獨舞》敘事中,人與人磨合,或可稱為「走出獨舞」狀態的「眾愛」吧。……(節錄,全文請見本書)

再生之書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楊佳嫻


  由在日台灣人李琴峰(1989-)以日文寫成的《獨舞》,主角趙迎梅/趙紀惠的情感資源──文學──複雜地鑲嵌在台灣當代文學、日本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交互參照的網絡裡。它是日本文學的一部分,也不妨視為台灣文學的外延。

  就台灣歷史的角度看,小說提及大事件如九二一大地震、太陽花運動,小範圍事件如台大百日維新,鮮明地標誌出新一代女同志成長的波折與記憶據點。就女同志書寫的意義來看,《獨舞》再三向邱妙津致意,讀者們當可在小說裡感受到一種氛圍,由台大校園、文學課室與社團活動共同催生,似曾相識讓人想起《鱷魚手記》;然而,李琴峰卻有意展現青春大觀園的負片,所謂「對同性戀最友善的大學」,其實充滿了人際的黑水,主角受過傷的身體與心,封閉成為一隻恐怖箱,也許自己都不知道伸手到裡頭去會摸到什麼。就文化交匯的意義來看,《鱷魚手記》中屢次叨念著太宰治、三島由紀夫,日本近代文學中關於羞恥、美、死亡和文學的思考,也已內涵為邱妙津作品的血肉,而李琴峰則把這樣的邱妙津再吸收吐哺,使之能在日本文學中現身,也再次證明邱對不同世代台灣女同志自我認同塑成的長久影響。

  然而,這部小說並非邱妙津顯靈版或轉世版,而是與邱妙津相距數個世代的年輕作者,展現了屬於台灣女同志文學文化活生生的遺產,也預備要說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來自資訊求取迅速、交友管道相對便利、出走到異國相對自由、文化認同內容相對豐富的世代與社會中行走的女同志。可是,環境條件雖然轉好了,並不意味著做為女同志的孤獨感就能完全驅散。……(節錄,全文請見本書)

後記                                                                         

《獨舞》繁體中文版後記──濃密黑暗裡的一縷微光

  作為一個在台灣出生且居住了二十幾年的台灣人,將自己的小說翻成繁體中文,還要寫個「繁體中文版」後記,說起來實在是件奇妙的事。

  二〇一三年,我結束在台灣的大學學業,正式作為一個碩士班留學生移居東京,兩年後拿到碩士學位。又過半年,二〇一六年,我進入一家日商就業,親身體驗日本上班族的通勤生活。某個忍受著擠沙丁魚般客滿電車的早晨,窗外仲春景色旖旎,陽光燦爛灑落在鐵路兩旁花草樹木之上,望著眼前的一切迅速往後飛快流逝,突然間,「死ぬ」這個日文單詞從天而降,擊中了我。
  
  「死ぬ」讀作「shinu」,望漢字生義也知道是「死亡」之意,初級日語便該學會的動詞。然而那天早晨,我反覆玩味「死ぬ」一詞,發覺這個詞語帶著某種特殊的興味。在現代日語的動詞裡,以「ぬ」結尾的,唯有「死ぬ」一詞;同時,「ぬ」這個音節在日語裡,總帶著某種濕黏滑溜的感覺,與水澤湖沼有關,又有點陰暗的印象。擬態詞「黏滑地」為「ぬるっと」,「黏液」為「ぬめり」,「沼澤」為「ぬま」。或許死亡便是這樣一種意象,像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沼,又像某種潮濕黏滑的液體如影隨形地膠著人類。「死」與「ぬ」這種必然性的結合,在語言學上當然純屬偶然,但這種饒富趣味的偶然卻深深吸引著我。在那瞬間,一些關於死亡的字句不斷自體內湧出,我本能地用智慧型手機將這些字句記錄下來,於是《獨舞》的第一段便這樣誕生了。

  在我出道之後,屢屢被問及為何母語不是日語,卻要以日文寫作?對我而言,《獨舞》以日文寫成,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那天早晨的通勤列車上,「死ぬ」一詞恰好以日語的形式打到了我,於是《獨舞》便成了一篇日文小說;然而中文的「死亡」一詞確實不像日語「死ぬ」般,有著上述語言上的趣味,因此那天若打中我的是中文的「死亡」一詞,或許《獨舞》這篇小說便不會誕生。

  《獨舞》寫成之後,我將它投至日本傳統代表性純文學新人獎之一的群像新人文學獎,幸運地獲選二〇一七年(第六十屆)優秀作品(相當於佳作,大獎從缺),由此得以外籍日本文學作家的身分進入日本文壇。會投稿群像新人文學獎也不是因為景仰村上龍或村上春樹(這兩位作家都是以群像新人文學獎出道),單純就是截稿日期與限制字數的巧合罷了。二〇一八年春,《獨舞》單行本在日本上市,由舉辦「群像新人文學獎」的講談社出版;二〇一九年,經作者本人翻譯而成的繁體中文版由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因而得以送到您手中。

  《獨舞》創作源起與出版時程大致如斯,而一讀之下,便不難發現其內容相當「台灣」,且相當「同志文學」。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我本身亦為同志族群,且確實承繼著台灣九〇年代風起雲湧的同志文學養分,有著不得不如此書寫的理由。另外由於首次嘗試以日文創作小說,半生不熟,只得就近從自身與周遭經驗取材,遂成了您所看到的如此樣貌。

  進入新世紀之後,台灣的同志文學當然有所突破,不同於八〇、九〇那個晦暗而籠罩著死之陰影的年代,新世紀的同志文學應當呈現著一種更加豐富而多元的面貌(說「應當」,是因為其實我並沒讀過多少本,慚愧),相較之下,《獨舞》仍充斥著苦痛、不安、自殺與死亡陰影,或許略嫌保守。然而不可諱言,雖然我本身經驗與趙紀惠略有不同,但類似的苦痛、不安與自殺念想,曾籠罩了我的整個青春期乃至大學時期,至今仍偶爾在午夜夢迴折磨著我。主體的傷痛不是一句「時代已經進步」就能解決,無關乎文學史或同時代文學的潮流如何,《獨舞》之於我而言是,有傷痕,所以必須書寫,如此而已。小說裡趙紀惠一面體認到「說不定自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畢竟自己避開了折磨邱妙津的九〇年代,得以在新世紀安度青春歲月」,卻又一邊受著痛,便是此種心緒之反映。

  創作《獨舞》時,有三位女性作家影響我鉅甚,作品裡也屢有提及,我想在此介紹。第一位不用多說,自然是邱妙津。對日本讀者(不論是否為同志族群)而言邱妙津仍頗為陌生,但對台灣讀者而言,想是再熟悉不過。創作《獨舞》那段時期,我是一邊讀著《鱷魚手記》的,因此在敘事文體上多少受了些影響。

  第二位是賴香吟,特別是《其後》這部作品。閱讀《其後》是在創作《獨舞》的半年以前。《其後》不僅提供了一個不同視角,讓我得以重新回顧邱妙津死亡的悲劇,以及這悲劇對邱、賴兩人的意義與影響;同時它也提供了我一個契機,讓我深刻思考關於「治癒」這回事。可以說,若沒有閱讀《其後》,恐怕便不會有《獨舞》的誕生。

  第三位是台灣讀者較不熟悉的,日本女同志作家中山可穗。中山可穗生於一九六〇年,於一九九三年以處女作《駝背的王子》出道,從此致力書寫女同志戀愛故事,至今已出版近二十本作品,在日本女同志圈頗享盛名。不同於邱妙津與賴香吟,中山可穗的作品更有著一種大眾娛樂小說的取向,然而其華美文體,以及作品裡展現的那種對於戀愛的義無反顧,以及來自彼處的苦痛、不安、徬徨與悲哀,卻深深打動著我。其代表作《直到白薔薇的深淵》也多少影響了《獨舞》的創作。可惜中山可穗的作品裡至今唯一被翻成繁體中文介紹至台灣的,僅有二〇一五年的《愛之國》一書(聯合文學出版社),台灣讀者不太有機會感受其作品的魅力。我由衷希望有天能以自己的譯筆將中山可穗的作品介紹給台灣讀者認識,如此想必便是一大幸福。

  除上述三位女性作家外,在日本文壇有所謂「越境文學」的作家如楊逸、温又柔、橫山悠太,有他們在前面開路,才讓我能更加盡情地悠遊於漢字與假名之間。而本書得以在台灣出版,也該感謝「內容力」公司創辦人黃耀進先生的引介,以及聯合文學出版社周昭翡總編輯和蕭仁豪主編的賞識與協助,在此致謝。

  正如書名《獨舞》所示,「黑暗中的獨舞」為此部作品的重要意象,同時這也是一個自青春期開始便糾纏我多年的意象。它意味著無邊無際的孤獨,舞蹈是為了求生,但生存只會帶來更深的寂寞,為了消解寂寞又必須舞動,於是只得陷入無窮無盡、無可救藥的輪迴。舞者只能期盼在濃密的黑暗之中閃現哪怕是那麼一縷微光,藉以打破輪迴,刺穿黑暗,終息獨舞。

  然而那一縷微光具體究竟意味著什麼,卻因人而異,期盼的過程也宛如凌遲。之於趙紀惠,之於我,是否已經覓得那一縷微光,至今我仍不敢斷言;但若有讀者有著類似的、無邊無際的孤獨,且同樣渴盼著那一縷救贖的微光,那麼我衷心希望這部小說,能成為尋覓那縷微光的,一個至細至微的小小線索,如此作為作者,便是萬幸。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五日 於日本神奈川縣新子安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32902
  • 叢書系列:聯合譯叢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8 x 21 x 1.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01
 
死。
 
死亡。
 
兀立於高層辦公大樓的二十三樓,她一邊透過大面玻璃落地窗俯瞰城市霓虹爍閃,一邊反覆在心裡玩味著這個詞語。
 
多麼悅耳的詞語,輕柔似微風低語,柔軟如夢境絨毯。
 
她並非對死亡懷抱著什麼特別的憧憬,但對生存卻也沒什麼執著。還活在人世之時,她會盡可能地努力活著,但若有天生存的苦痛超越了得以忍受的範圍,或許她便會毫無猶豫地選擇死亡吧。
 
這樣的生死觀在這世上是否少見,她不得而知。或許大家只是嘴上不說而已,其實心裡的想法都大同小異。
 
例如她現在俯瞰的這片風景,穿梭其中如蟻群般忙碌來去的人們,有多少人是即將面臨死亡的?或許有人會從高樓樓頂縱身躍下,有人會在電車疾駛而過的瞬間跳入軌道,又或許有人為了慶祝結婚紀念日,正在前往某處高級餐廳的路上遭遇車禍。在她看來,所謂「活著」不過是一種偶然所造成的結果罷了。
 
「人類早點滅亡就好了。」
 
她突然想起昨天她不小心說出口的這句話。說日文時就是這樣,有時候管不住嘴,心裡所想的還來不及過濾,便衝口而出了。
 
那時他們在公司餐廳裡,早她兩年進公司的岡部前輩正滔滔不絕地談論著經濟的話題。岡部畢業於東大,身材高瘦,一張臉戴著眼鏡看起來活像隻眼鏡猴,但是腦筋轉得極快,對數字與計算的敏感程度也是部門內同事公認的。他說,日本現在負債已超過GDP兩倍以上,不久的將來日幣肯定會史無前例地大貶值,所以最好看準時機早點把資產都換成美金才好。同桌的員工無一不認真地聽他開講,她卻只是漫不經心地發著呆。理論上,這種關於未來的現實話題對年僅二十七歲的她來說應該是密切相關的,但她心裡卻總覺得事不關己,彷彿有一道雖然眼不可見,卻永遠無法跨越的高牆橫阻在她的前方似的。十年、二十年後的世界,在她聽來彷彿是百年千年般的遙遠未來,她總覺得,在那世界裡自己理所當然地將不復存在。
 
岡部口若懸河地繼續說道,國家這種東西為了避免滅亡,緊急時就連國民也會輕易犧牲的,想想戰爭時發生過什麼事就知道了,國家的負債肯定是要從國民身上搾取來還的,日本這個國家窮雖然窮,有錢人卻多得很哪。就在那個時候。

會員評鑑

4
8人評分
|
8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5
|
2023/09/24
劇透警告

「噢,你也在這裡嗎?」

📝等我們進了那座杜鵑花城,晴了就在椰林大道上騎車兜風,雨了就退守圖書館唸詩寫字,晚上有月亮可看就到醉月湖賞月,沒月亮可看就到溫州街去散步。

/
生命何其遼闊,
但記憶的傷就如同夢魘,
雖然隨著時間而遺忘,
但猛然回首,那道心口上的烙印,還在發燙。

想到死與真正去尋死是兩件事,
只是兩者也時常角力,當分崩離析的人生已到某個境界,尋死的念頭也會猛地壓過。

不自殺的聲明如同情人的諾言般善變。

而當在跳下懸崖後。從前熟悉的聲音,
從前過往的樣貌,竟然被召喚了回來,汩汩熱淚襲擊。

念舊與生氣兩種情緒並存著,但又沒想到還可以看到此景,就像是身處在夢中或終於到了黃泉。

想要遺忘,
想要逃避,
無法與自己和解。
/

📝整整三天,她除了重複著昏睡與睡覺之外,沒有絲毫從事任何生命活動的餘力,彷彿被拔去了所有傳遞情感的神經般,喜悅或者哀傷都到達不了靈魂的中樞,連流淚的力氣也沒有了。

李琴峰的《獨舞》,是種生命的受苦,或者是自討苦吃,
總之深陷在自傷當中,在時間與人事物不斷離散的同時,病雖然慢慢靠遺忘而好轉;但隨著往事被接露,那無法否認的事實,很直接地敲擊在心臟上。

也有很巧妙精細的情節,同志們的「相認」,是透過書籍和輕輕地探尋才能進一步抵達,他們把自己藏在櫃子中,實在是連雙方都很難確認的一件事,

而結局的最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讓人感覺,或許因為是小說吧,千迴百轉後還能有所生機。

書中也寫到提及到,邱妙津、賴香吟,還有陳雪的《惡女書》,這些代表性的人物與書,特別喜歡賴香吟所寫的一段話:

「書寫不能治療,那是本身快要好才能書寫,那是痊癒之前的一個大口呼吸」。

生病的人,時間彷彿永夜。他們的人生已經絕望,
很多時候,光是努力的活著就已經用盡了力氣。

/

於是在離開的時候世界就暗了下來。

旣《倒數五秒月牙》後,我再次讀李琴峰的作品,
《獨舞》是李琴峰的第一本作品,在日本也有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讀起來不比《倒數五秒月牙》遜色,也一樣是
很好閱讀的文學書籍,讓人能感悟到文字所能帶來的魔力。


📝但她依舊孤獨。她乾脆選擇相信,孤獨是文學的必要條件。

📝對她而言,死亡乃是對生命的逃避,但逃避又何妨。所謂出生,乃是無關乎自身意志,遭人強加以「生」之事實。

📝我不想分開。

📝就算她們都碰巧在彼此身上看到心懷眷戀的昔日幻影,也不代表她們就分享了彼此的傷痛。

#李琴峰 #獨舞 #隨筆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1/10/05

很喜歡作者的文筆,故事很細膩的勾勒出人物角色的心境,第一次讀作者的書很推薦選讀這本,內容不會太多,一個上午即可讀完的一本書,國高中生也可以讀懂,用字不艱澀唷
展開
user-img
Lv.2
3.5
|
2021/08/12

這本書確實在情節和人物塑造上都有些老套樣板,讀的時候滿容易就猜想到接下來的故事發展,稍稍可惜了點。另外可能多少受到自日文翻譯回中文的關係(儘管是作者本人翻譯),中文不是那麼自然。
我是看到書末的中文版序,作者說明自己為何會選擇死亡、憂鬱、自殺等,這些在當代同志文學中似乎已顯保守的題目來書寫,我才終於比較理解《獨舞》的意義,即使時代觀念看似進步,並不代表孤獨的暗面就不存在。我們還是會需要這樣的文學存在。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1/07/23
劇透警告

初見《獨舞》的書介及出版資訊,原本以為是王道的同志傷痕文學和文青少女憂鬱的夢境式囈語(問題是腐宅老司機我只愛薔薇BL不萌百合GL),但萬萬沒想到,才翻開頭兩頁,作者的獨語就和邊緣系宇宙人的靈魂產生強烈共鳴:
「死亡……多麼悅耳的詞語,輕柔似微風低語,柔軟如夢境絨毯。」(頁1)
「人類早點滅亡就好了。」(頁2)

天哪,怎麼跟我從小就常碎碎念的OS那麼像?該不會這位也是來自遙遠銀河的同鄉?

就連故事開頭場景中,女主角(剛好與我同姓,也太巧XD)俯視人間的孤高視角,都如出一轍。甚至我還沒往後翻頁,眉心就瞬間同步到主角身後巨大深闃的暗影,不覺悚然心驚。

然而敘事的文字如此雋秀清雅,甚至透出若有似無的暗香,流暢的情節彷彿深谷涓涓的溪流,讓我忍不住投身而入。

結果這一入,就一路從卷首看到卷尾,一口氣看完兩百多頁,欲罷不能,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我在閱讀行旅之中,窺見主角纖細孤寂的靈魂,經歷種種世間的磨難——好友驟逝的痛苦、求愛不得的痛苦、與眾人無法連結交心的痛苦、甚至是身體受到侵犯的痛苦,讓共感體質的我心頭酸楚、瑟縮顫抖,彷彿回到幾年前閱讀《房思祺的初戀樂園》的震撼經驗。所幸字裡行間似乎有著無形的御守結界,溫柔托住我心底泫然欲泣的內在小孩,牽著祂的手,繼續走完故事的迷宮。

而在主角生命中,最大的痛苦,就是明明經歷如此巨大沉重的創傷,身邊的親友同儕卻無人能夠同理她的感受(諷刺的是,反而是異鄉偶遇的對象能懂),也沒有能夠安心傾訴的對象(從故事看來,和諮商師的互動不是很順利);明明是不能說的秘密,卻成為眾人口耳網路相傳的八卦,將主角的自我形象完全粉碎。

我想如果是我,應該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甩開冷酷無情的人類渣隊友,投向死神溫暖寧靜的懷抱。

然而直到故事結局,直到最後一行的最後一個句點,我終於吁了一口長氣,安心闔上書卷。

如果主角能共感到我的念波,我在此伸出雙臂,給對方一個堅實的擁抱,在她耳邊輕聲訴說:

辛苦妳了。妳的痛苦、孤獨與無助,我在故事裡都有看見,也在地球上有過類似的挫折與感觸。身為投生地球無數次的老靈魂,我相信這些經驗除了痛楚與傷痕以外,也都隱含蛻變成長的祝福。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互不相識,但是感謝冥冥之中的安排,讓我看見這個故事,也願將來真正「回家」的那一刻,我們都能收穫滿滿,帶著幸福的微笑踏上旅程。願大宇宙之力與妳同在。
♡ (๓´╰╯`๓)♡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7/17

打開《獨舞》的夜晚正好是有點情緒的。

然而這部作品有種魔力,叫人從第一個字就被抓住,先是好奇,接著深陷其中,掉進劇情裡直到一口氣讀完的那刻。其中有好幾個瞬間,我是真的忘記了正在讓我感到痛苦的事。

一百多頁應該不算長,簡簡單單地以第三人稱說完主角趙紀惠的大半輩子故事,作者在此是一個完全抽離的敘事者,卻在情節之間加入了大量的情感面和精神層面的描述,細膩地叫人信服,肯定是親身經歷過身切的精神痛苦才能寫出這樣的內容。

像是在說著不相干的別人,其中卻大量摻雜了自己的感受,一個叫人心疼的敘事者。

閱讀前半時,這樣的敘述方式讓我不斷想到邱妙津的《鱷魚手記》,這本我人生最喜歡的書,而故事中的確提及了邱妙津和賴香吟,李琴峰在後記裡也寫到,受《鱷魚手記》影響不少。

到故事後半時,我聯想到的竟然是蔣曉薇的《秋鯨擱淺》。確實故事設定有許多相同的部分:離鄉背井的台灣/香港人、女同志、尋死的角色和異國旅行。雖然如此,讀來的畫面感卻天差地遠。

在《秋鯨擱淺》裡,空氣是濕黏的,光線是昏暗的,說起來似乎比起《獨舞》裡彰化的炎熱鄉間、一塵不染的東京市區,來得更接近李琴峰所說的「死ぬ」的濕潤感。然而在《獨舞》中所感受到的沉痛,比起《秋鯨擱淺》那夢幻到接近童話的感受,是現實到叫人窒息的。

李琴峰不僅將這些陰暗的思緒精準地轉化成文字,像是替許許多多人說出他們說不出的感受,更是透過了這樣的述說,告訴所有同樣深陷某種孤獨或絕望的人們,你們真的不是一個人。

《倒數五秒月牙》和《獨舞》兩部作品,都很能夠讓一般讀者藉由故事接觸到小眾議題,但也因此劇情取向會稍微偏向大眾。《獨舞》中雖然大部分角色呈現都十分立體且複雜,深入淺出地將人際關係的幽微之處展現出來,對部分代表邪惡的角色設計卻有些流於表面,又或是和《秋鯨擱淺》一樣有少部分情節因為太過夢幻而讓人出戲。

然而這些問題在《倒數五秒月牙》中都已不復見。由此便能明顯看出2017年的新人群像獎,到兩年後2019年入圍芥川賞的明顯成長。而今年想必所有人都已聽說,李琴峰已經以《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新作獲得芥川賞,成為首位台灣人得主。繼前作至今又是一個兩年,叫人非常期待《彼岸花盛開之島》將可能會是多成熟動人的一部作品。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小說任意門|文字是行囊  故事帶我們到遠方|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飲食手作展折20
  • 天雜領券
  • 信誼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