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的提琴手》是六○年代美國繼《窈窕淑女》之後,最成功的一部歌舞劇傑作,劇本改編自美籍小說家阿里奇姆 (Sholom Aleichem)的短篇小說,1964年9月24日在美國紐約帝國歌劇院首次演出後,廣受好評,連演3,000餘場,被認為自《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以來,最成功的一部傑作;亦曾改編成電影,獲得1972年奧斯卡金像獎多項殊榮。
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俄國大革命前夕的一座猶太農村,描述貧農特夫伊三位女兒突破傳統束縛以及宗教、種族的差異,成功地追求婚姻自由的奮鬥歷程。面臨政治、社會劇變下的猶太鄉民們,幽默而善變通,充分透顯出其樂天知命、隨遇而安的民族性格,可謂是淚中帶笑,洋溢著樂觀奮鬥、正直善良、勇敢與尊嚴的人性光輝,感人至深。深富猶太式律動的對白與歌詞,更是耐人尋味,歷久彌新。
《紐約時報》曾給予《屋頂上的提琴手》一劇如此的評價:「充盈著笑聲和淚影。以無限的感傷和姿采,攫住了歷史霎那時空的本質。乃一超然卓越的鉅著。」《紐約星期日報》更盛讚《屋頂上的提琴手》:「一部美國歌劇史上最偉大的鉅構之一。它是情愛、感人、美妙、溫暖、詼諧以及思想鼓舞的共同結晶,不愧為一藝術佳作。」劇評的肯定以及觀眾的推崇,使得《屋頂上的提琴手》一劇數十年來歷久彌新,廣受歡迎,而此劇本亦為一不可多得的文學佳著,值得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