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羊苓

4則書評

4本書評分

1位追蹤者

31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
讀者評分
4.5
|
2024/05/08
這幾年尤其在西方媒體上,台灣跟烏克蘭常被連在一起。我跟孩子在北美生活,學校老師談到烏克蘭的情況時,常會加一句"中國可能入侵台灣"。不同的老師可能引導學生不同的觀點,比如有的老師會談到如果中國入侵台灣,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會如何影響大家的生活;有的老師則會強調不是每個中國人都對台灣人有敵意。

無論如何,這引起我對烏克蘭的興趣,我先在Youtube看完Timothy Snyder(《血色大地》、《重病的美國》等書作者)開給耶魯大學的課程The Making of Modern Ukraine 總共23堂課,這本書在這堂課的指定書目裡。

作者的寫作方式讓這本跨越好幾世紀的歷史書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也給讀者許多一同思索的空間。

在本書第66頁談到"十世紀中期...,年輕的斯拉夫男性和女性在婚前通常就有性經驗。「他們的女子一旦結婚,就不會通姦。但如果少女愛上了某個男子,就會委身於他,以滿足自己的欲火(這是書裡的用字,不過台灣應該較常用"慾火"?)。如果丈夫娶到妻子之後發現她還是處女,他會對她說:『你要有一些長處,就會有男人想要你,而你也肯定能找到一個人為他獻上貞操。』然後他會把她從自己身邊趕走,送回家去。」"

第356頁談到"蘇聯紅軍在機械化程度上無法與德軍相比,卻展示出遠遠高於波蘭軍隊的裝備水準,他們擁有新式坦克、飛機和現代化的槍械,這些都是史達林的工業化努力的成果。許多人沒有想到的是,蘇軍官兵多半著裝粗劣不堪,伙食也相當糟糕,以致波蘭商店中相對豐裕的食品和貨物就讓他們大吃一驚。當地人認為蘇聯軍官都受到意識形態的灌輸,沒有甚麼修養,也沒甚麼頭腦。在接下來的許多年裡,他們都會反復講述紅軍軍官的妻子們把睡衣當成晚禮服,穿著睡衣上劇院的傳說。"

365頁談到二戰時的納粹集中營。作者說"在集中營裡,活下來往往也意味著參與對同類的毀滅。...每個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活下來的人必須在戰後面對自己的抉擇。"

另外,如果這本烏克蘭史的銷量還不錯的話,希望未來台灣出版社也能將已有簡中版的波蘭史(作者:(英)亞當·扎莫伊斯基;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引進台灣。簡中版的序是波蘭2018年的外交部長Jacek Czaputowicz寫的;我很欣賞現任波蘭外交部長Radosław Sikorski,希望能邀請到他替台灣版的波蘭史寫序。
展開
21世紀狩獵採集者的生存指南:讓演化生物學為你的人生效力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7
雖然邊讀邊覺得作者用演化學包裝傳統價值,也難怪推薦者包含《生存的十二條法則》的Jordan Peterson以及《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的Jonathan Haidt,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的理念,包含「宗教是一種文化適應」以及後面談童年、學校以及長大成人的章節。

面對科技的快速變遷,人類這種物種若要繼續延續下去,不應一味追求成長,也不應任由消費主義掛帥,作者提出的提高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以及「工藝的自豪感」(pride in craftmanship; p.323)以追求永續發展值得我們深思。希望在演算法掌控的時代,我們仍能以"agree to disagree"的精神彼此交流討論以尋求真相。

另外,p.83-84談到「乳糖酶存續現象」(lactase persistence),談到在當地(日本)乳製品沒那麼容易取得,這部分我先存疑。也許作者對日本不夠了解,或者日本真的不像台灣一樣鮮奶已是家庭常備品?

p.343有個錯字,"每年都「匯」進行慶祝光明節"。
展開
美國第二:美國菁英如何助長中國取得世界霸權
讀者評分
4.5
|
2022/11/20

台灣出版了許多談中共在各國發揮影響力的書,比如無聲的入侵(澳洲)、大熊貓的利爪(加拿大)以及黑手(北美及西歐),這幾本書都寫得很棒,五顆星推薦。

相較之下,這本書以美國為主,也值得一讀。作者舉很多例子談中共如何在美國政界、企業界、好萊塢、大學等發揮影響力。跟上頭三本書比起來,這本書更淺顯易懂;如果已讀過那幾本書,從這本書可以看到更多美國的例子。我覺得最有收穫的是第六章,作者以自己職涯中各種角色來反省自我審查與利益衝突,值得我們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

「也就是說,我進行了自我審查。有時候,我會為了避免觸怒一些較支持中共的人,而淡化自己的批評。同時我會收一些和中共有關連的機構的錢,我也會擔任非常極力討好中國公司的顧問。這跟本書中我所極力批評的那些人沒有兩樣,我最不該的,並不在我沒做甚麼。為了能夠進出中國,我迴避了甚麼重要新聞不去討論? 又有甚麼真相,因為我心生畏懼或是貪心,而選擇不加以報導? 在面對有權有勢的人時,我又有哪些重要問題,明明該問,卻因為怕冒犯他們,而不敢開口問?」
展開
八月砲火:資訊誤判如何釀成世界大戰【暢銷經典60週年紀念版】
讀者評分
3.0
|
2022/09/24

這本書是非常值得一讀的,比如裡頭講到比利時這個中立國在一戰的角色、法國對重砲跟移動性高的武器的不同觀感,還有各國主政者的決策過程等,許多細節仍能啟發21世紀的我們,所以還是要感謝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書。不過讀英文版搭配中文版可能是比較"輕鬆"的理解這本書的方式。

比如p.279, "法蘭奇不肯。他只帶了四個而非六個師來法國,希望把騎兵暫時留作後備軍。蘭赫薩克理解的是,他打算在戰線上把騎兵當騎馬的步兵來用,金伯利的英雄法蘭奇會用這不入流的作戰方式,就如同漁夫會用活餌釣魚"。

只看中文時我自己就被卡在"騎兵"跟"騎馬的步兵"有甚麼不同; 金伯利是人名或地名; 為甚麼會不入流; 漁夫用活餌釣魚會不入流嗎? 只能充滿一堆疑問地繼續往下讀。

英文版, "Sir John French refused it. Having come to France with only four divisions instead of six, he wished to hold the cavalry back temporarily as reserve. Lanrezac understood him to say he intended to employing it as mounted infantry in the line, a contemptible form of activity which the hero of Kimberley would as soon have used as a dry-fly fisherman would use live bait."

這本書的封面寫"暢銷經典 60週年紀念版",我對它的期待就會比較高,希望它整體編排上更有紀念價值,而不只是不怎麼樣的英翻中。我找了英文版來比較後,知道原作者的確沒有提供作者註解,原作者敘述事件時也容易岔題用比較戲謔的方式來描述人物特徵,或跳躍提到過去或未來的歷史事件。不過因為書裡有許多德軍、英軍、法軍、比利時軍的行動交錯著,編排上如果能提供幾張人物關係表就會幫助讀者理解,比如各國軍隊從總指揮部、陸軍指揮部、海軍指揮部到各軍團的指揮人物等。

相反地,p.266"他(蘭赫薩克; Lanrezac, 一個法國將軍)不放心德軍真正的實力"...為甚麼法國將軍要"不放心"德軍的實力,英文版是"true strength be suspected"。p.273連像樣的"酒店"也沒有,原文是"the Grand Hotel"(台灣甚麼時候把酒店當飯店用了?!),p.274陸指部"送信人"多梅斯少校抵達,原文是"messenger"。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