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周報

美英法長程飛彈助烏 普亭未必想在川普上任前升級局勢

俄羅斯總統普亭簽署新法案降低核武使用門檻,加劇外界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擔憂,但就當前情勢來看,他未必會在美國候任總統川普上台前採取激烈行動回應。路透
俄羅斯總統普亭簽署新法案降低核武使用門檻,加劇外界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擔憂,但就當前情勢來看,他未必會在美國候任總統川普上台前採取激烈行動回應。路透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

香港民主派「47人案」宣判及黎智英案續審接連登場,中國大陸與香港如何藉此安撫外資?中英關係及中美關係發展又為何牽動黎智英的命運?

看點2:

俄烏戰爭進入1000天之際,烏克蘭使用美英法提供的長程武器,首度越境打擊俄羅斯,緊張情勢急遽升高。拜登政府為何突然鬆綁烏克蘭長程武器限制?普亭會在川普上任前冒核戰風險嗎?

看點3: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明年1月20日上任後擬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出動軍隊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其中無證中國役齡男子將是首批驅逐的目標群體之一。

北京藉47人案宣判帷幄運籌 中美、中英關係牽動黎智英命運

香港兩起國安法案件接連開庭引發全球關注,一是47名泛民主派人士因組織或參與2020年立法會初選,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於11月19日宣判,45人罪成,刑期從4年2個月到10年不等,其中被指為首腦的香港大學法學院前教授戴耀廷獲刑10年最重,引發西方國家齊聲譴責,美國國務院更宣布將對多名香港官員實施新簽證限制。

另一則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2項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及1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件自去年12月中開審,今年7月法官裁定表證成立,相關審訊在休庭約4個月後於11月21日起續審。黎智英在作證期間否認利用媒體鼓吹港獨,也不容許《蘋果日報》寫手有台獨或港獨主張;而熱心幫前總統蔡英文牽線,引見美國前副國防部長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和美軍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是因台灣是華人社會唯一享有民主的地方。

深度解析

•47人案成北京工具-香港現在的政治環境,已與2020年6月底頒布港版國安法時不同。目前香港經濟狀況不佳,很多人認為這與政治上的高度緊縮有直接關係,而「47人案」判決勢必有來自北京的意思,希望藉此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

首先,這次宣判並未完全適用國安法第22條(即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刑期分級,而是採用普通法處理。法官特別指出,國安法可以作為參考,但量刑仍按照普通法進行,反映在一國兩制下力求展現香港司法獨立性,這或許是香港當局和北京希望突顯的一點。  

其次,在45名被定罪的被告中,有11人表達悔意,其餘30幾人接下來若陸陸續續表達悔意,未來不排除可能給予減刑或釋放,展現法外施恩之舉。

第三,宣判的同一天,香港舉行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特地到場發表主題演講,希望安撫國際投資者,傳遞香港已經穩定的訊息,如今投資者似乎已經接受了香港的新現實。

•政治解決黎智英案-47人案宣判的隔天,黎智英案緊接著開庭審訊。這兩案的差別在於,黎智英是被以國安法起訴,政治性更高,是最受西方國家及人權組織關注的案件。目前仍有機會以政治方式解決黎智英的問題,但他仍需完成所有法律程序,也就是走到最終宣判階段,在判刑後或許有機會透過保外就醫或驅逐出境等方式將其釋放。而這也與中國大陸的國際關係密切相關,黎智英是英國公民,目前中英關係正逐步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排除之後獲釋的可能性。

中美關係的發展也可能成為解決黎智英問題的途徑之一。黎智英與共和黨關係密切,過去曾多次向華府智庫捐款,其助手賽門(Mark Simon)長期擔任黎智英與美國政治人物之間的聯絡人;而他過去為了請求時任川普政府阻止《香港國安法》通過,還曾指示編採人員避免對川普的負面報導。這份善意也被川普記在心裡,他在競選期間曾公開表示將爭取釋放黎智英。

對抗川普貿易戰2.0 中國更有底氣但「一劣勢」恐成隱憂
丁學文專欄/川普回歸白宮 中國沉重的經濟恐再下墜

美英法長程飛彈助攻 普亭權衡利弊不見得會升級戰局

在拜登政府一改先前立場、鬆綁烏克蘭長程武器限制2天後,烏軍於當地時間11月19日朝俄羅斯布良斯克州一處軍事設施發射6枚飛彈,為開戰以來烏克蘭首次越境射彈,其中包括美製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戰事恐將升級進入新階段。此外,拜登也已批准向烏克蘭提供人員殺傷雷(anti-personnel land mines),此舉或有助於減緩俄羅斯在烏東推進的速度。

俄羅斯總統普亭已簽署命令,批准核武指導方針修訂,將無核武國家在擁核國家支持下的侵略視為聯合攻擊,以及俄國在遭遇大規模空中常規武器攻擊時可考慮動用核武回應。俄軍並於21日向烏克蘭境內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為戰爭期間首度使用威力如此強大且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戰略導彈。

背景:俄羅斯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曾多次警告,西方試探一個擁核大國的容忍限度是在玩火。普亭今年9月表示,西方批准基輔使用長程飛彈,將意味著北約(NATO)成員國、美國和歐洲國家直接捲入烏克蘭戰爭,因為北約軍事基礎設施和人員必須參與飛彈的瞄準和發射。

深度解析

•助烏力守防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多次強調,長程打擊能力是烏克蘭「勝利計畫」的核心部分,但美方遲遲不放行,部分官員擔憂一旦解禁將導致戰爭升級或進一步耗損美國武器庫存。從戰術角度來看,拜登政府最終開綠燈,並非是要讓烏克蘭打擊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或其他深遠目標,而是協助烏軍保住庫斯克占領區,並迫使俄羅斯將更多資源調往庫斯克,從而減少對烏東的軍事壓力,為潛在的和談爭取更有利的籌碼,同時也是對北韓軍參戰的回應。

•小不忍則亂大謀-普亭簽署新法案降低核武使用門檻,加劇了外界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擔憂,但就當前情勢來看,他未必會在美國候任總統川普上任前採取激烈行動回應。

距離拜登政府任期結束僅剩不到兩個月,普亭若能忍過這段時間,待川普上台後,俄方或許能在更有利的條件下結束這場戰爭。現階段若貿然升級衝突,可能迫使未來的川普政府採取更強硬的對俄政策,這與俄羅斯的長遠利益背道而馳。

•德國立場曖昧-其他西方盟國對於解除長程武器使用限制的態度不一。英法選擇跟進美國,允許烏克蘭使用兩國聯合研發的「暴風影」(Storm Shadow,法國稱之為SCALP-EG)巡弋飛彈,對俄國進行深度打擊。德國則相對謹慎,總理蕭茲不願向烏克蘭提供射程可達500公里的「金牛座」巡弋飛彈(Taurus KEPD-350),僅承諾給予4000架「迷你金牛座」攻擊無人機。

此外,蕭茲日前主動打電話給普亭,無非是希望在未來的和談占有一席之地。不過目前德國內部政治不穩,由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及綠黨組成的「紅綠燈聯盟」內閣瓦解,如果援烏議題最終成為最後一根稻草,導致蕭茲在信任投票中失利,將使其政治前途變得更加不確定。

俄烏在卡達密談互亮底牌?川普當選對烏克蘭不全是壞事
勝利計畫已被西方打臉 澤倫斯基繼續宣傳別有用心?

川普擬動用軍隊驅逐無證移民 能否實現有兩大關卡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證實,明年1月20日上任後將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出動軍隊大規模驅逐無證移民,優先遣返對象包括法院已發下驅逐令者、有犯罪記錄的無證移民,以及無證中國役齡男子。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公民成為自中南美洲「走線」偷渡前往美國的新群體,其中役齡男子超過3萬名,川普在競選期間曾質疑「他們是想在美國建立小型軍隊嗎?」

背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統計,截至2022年,美國無證移民人口數約1100萬;2022年至2023年期間,美國邊境移民數量創新高,但在墨西哥加強執法力度和拜登政府打壓庇護後,未經授權進入美國的人數大幅下降。

深度解析

•非法移民負擔-邊境和經濟是川普競選的兩大主軸,他曾多次利用非法移民議題製造恐懼,例如散布海地移民吃寵物的言論、暗指中國役齡男子試圖在美國建立「小型軍隊」;德州、亞利桑那、佛州等共和黨籍州長也因不滿拜登邊境管控鬆散,用巴士將非法移民載往紐約、芝加哥、華府等民主黨重鎮,引發人道爭議。

事實上,非法移民問題為美國政府帶來沉重經濟負擔,據統計,每名非法移民平均讓納稅人花費8700美元,自拜登上任以來,相關總支出已高達728億美元。

•執法資源考驗-川普政府能以多快的速度執行遣返作業仍難預測,除了拘留中心容量之外,執法資源不足也是一大挑戰。目前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執行遣返作業的官員有7000人,每年只能處理約25萬件,若要達到川普的100萬件目標,將需要大量執行人力。

為此,川普不排除引用戰時權力,以軍事基地作為遣返前的拘留中心、用軍機載運被驅逐者,甚至考慮動用聯邦軍隊和各州有預備軍力性質的「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協助。美國法律禁止軍事單位參與國內執法,如果川普出動國民警衛隊,將創下美國史上首例。

川普的計畫是否可行仍有很大疑問,許多人認為在現有資源和法律框架下,實施這些措施難度極高,但無論如何這些政策已經成為川普吸引保守選民的重要工具之一。

面對川普完全執政 民主黨州長舉反川大旗力抗極端政策
美中台博弈/川普又當家 美中角力走向大協議或大淪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