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小柔公開點名沒讓座 沈玉琳爆「林襄委屈到哭了」

恐淪柯政治獻金案被告?「學姐」黃瀞瑩:檢辦案帶風向

俄核司令被炸死!29歲烏茲別克男遭逮 認:受雇於烏克蘭特種部隊

大腸癌低齡化?醫曝「6主要原因」示警:很多症狀不明顯延誤看診

全球大腸癌低齡化,醫舉六主要原因。 示意圖/ingimage
全球大腸癌低齡化,醫舉六主要原因。 示意圖/ingimage

大腸癌長年位列癌症之首,這十年除了罹患比例高,個案年齡也逐漸降低。對此,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臉書引用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醫學中心醫學博士Frank A. Sinicrope的文章,分析此趨勢的原因。

王介立在臉書粉專「王介立醫師」發文表示世界各地大腸癌的發生年齡正逐漸下降,根據 2022 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NEJM)》的一篇綜論文章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包含以下六點:

一、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轉變: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普遍受到「西方化」飲食模式的影響,「高紅肉、高加工食品、精緻糖類與含糖飲料」等等的攝取量大增,而且全穀物及富含植物性纖維的食物比例卻相對下降。這些飲食改變可能干擾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導致慢性發炎及促進腫瘤生長的環境。

二、肥胖與久坐行為的盛行:

「肥胖率與久坐族」在年輕人中的比例提升,也被認為與早發型大腸癌的增加有關。肥胖可能透過代謝、荷爾蒙和腸道菌相的改變,提升罹癌風險。

三、腸道菌相失衡(dysbiosis):

飲食與生活型態的因素會改變腸道菌相組成,增加有害菌同時減少有益菌,使得結直腸黏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而提高早期產生腫瘤的機會。

四、遺傳因素與家族史:

雖多數早發性大腸癌為散發病例,並沒有明確遺傳突變引起,但整體而言年輕患者中具有遺傳性大腸癌症候群(如 Lynch 症候群)的比例較年長患者高。即便如此,家族史並非所有早發病例的主因,仍有許多為無明確家族史的年輕病例。

五、早期篩檢與診斷盲區:

傳統上,大腸癌篩檢建議在 50 歲後開始,因此許多年輕患者因症狀不明顯或延誤就醫而在較晚期才被診斷出。此外,許多年輕人缺乏固定的家庭醫師、保險與篩檢資源,往往導致診斷延遲和病程進展。

六、臨床特徵與診斷困難:

年輕患者往往在左側結腸,尤其是直腸出現腫瘤,經常以出血、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呈現,這些症狀卻常被誤判為良性問題,像是痔瘡、腸躁症等等而延誤診斷。

王介立表示,總而言之,早發性大腸癌的增加是經過多因素交織的結果,包括現代飲食與生活模式的改變、肥胖的盛行、腸道菌相失衡,以及既有篩檢政策的年齡限制。建議未來公共衛生與臨床策略應更積極推動生活型態改善、提升對年輕族群症狀的警覺性、適度調降篩檢起始年齡,以及加強遺傳諮詢與測試,以因應這個全球性的新興趨勢。

健康檢查 大腸癌 醫師

延伸閱讀

「麻辣鮮師」女星大腸癌開刀 !8天無法進食曝術後狀況

60歲男患末期大腸癌每天吃這類食物2年半未復發 醫生拆解關鍵之處

弟弟胰臟癌、妹妹大腸癌末期…教授從兩位親人身上看到:癌症有意外的優點

平常沒不舒服!他抽血發現「1症狀」 檢查驚覺罹大腸癌

相關新聞

地牛翻身!下午14時56分宜蘭規模4地震 最大震度3級

地牛翻身!下午14時56分宜蘭發生規模4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東南方24.7公里,位於宜蘭縣近海,地震深度只有8.4公里...

移工團體勞動部踢館提4訴求 提醒「洪部長勿打臉洪委員」

今天是國際移工日,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今赴勞動部,要求勞動部長洪申翰暫停即將上路的「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

比台灣人長壽!西班牙人愛抽菸、晚餐10點才吃 醫:差在1關鍵

減重醫師蕭捷健近日到西班牙旅遊,發現當地人愛抽菸,晚餐習慣10點後才吃,但身材卻普遍都不胖,且平均壽命還比台灣人高。對此,他也點出長壽的關鍵,可能在於飲食上選擇「吃什麼」,而非進食的時間。

故宮南院女性展場員工只能穿裙裝?故宮:6月已開放褲裝

故宮南院展場女性服務人員只能穿裙裝?立院教委會今天審故宮明年年度預算,吳沛憶、郭昱晴等立委提案指出,根據2020故宮性別...

環境部修正「放流水標準」 增訂醫院氯排放限值不得超過2mg/L

環境部為維護水體品質與推動汙染物減量及管制,今日修正發布「放流水標準」,增訂或加嚴氨氮、磷、銅及自由有效餘氯等項目的管制...

台南400風箏嘉年華 全台首座風箏迴廊展出千件作品

台南400風箏嘉年華年12月21、22日將在曾文市政願景園區登場,體育局規畫風箏表演、DIY體驗、親子互動等多元內容,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