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殯儀館約聘員工女廁裝偷拍設備 還對女死者伸狼爪拍片

12強賽/中華隊奇蹟之旅青春撐腰 平均24.5歲12隊最年輕

許銘春「演唱會」花多少錢? 黃國昌爆356萬元由全民埋單

疾管署:黴漿菌在台仍屬低度流行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黴漿菌目前在國內處於低度流行階段。記者賴昀岫/攝影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黴漿菌目前在國內處於低度流行階段。記者賴昀岫/攝影

中國大陸爆發大規模呼吸道疫情,其中黴漿菌讓家長聞之色變,人心惶惶,開業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擔心,從中國大陸返台的民眾恐帶回對主流治療藥物紅黴素有抗藥性的黴漿菌種,於農曆春節引爆台灣另一波疫情。

另有臨床醫師反映,用於治療黴漿菌兒童個案的抗生素「日舒藥水」已缺貨一年多,一旦疫情竄升,恐無藥可用;對此,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國內共有二張相關藥品許可證,學名藥廠正常生產供應,而原廠藥品則於十月底逐批輸台,滿足臨床需求。

台中傳出多起黴漿菌感染病例,開業小兒科醫師施勝桓表示,日前收治一名二十多歲護理師,狂咳二個月,排除新冠、流感等感染,最後確診為黴漿菌感染;另一名國中音樂老師則持續咳了四個月,服用抗流感藥物,效果有限,快篩證實感染黴漿菌,改用抗生素,才逐漸好轉。

黴漿菌強襲 陸兒童肺炎激增 圖/聯合報提供
黴漿菌強襲 陸兒童肺炎激增 圖/聯合報提供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大陸北方因較早天冷,黴漿菌流行期為每年八到十二月,目前處於高峰期;台灣流行期約慢二到三個月,好發於四至五歲學齡前孩童,目前對一線抗生素已有六成抗藥性,所幸仍有其他抗生素可用。

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觀察,國內黴漿菌抗藥性升高,讓此疫情似有嚴重趨勢,儘管患者活動力、食欲都還不錯,但肺部X光片已見白點或浸潤。如果孩子感冒超過一周,不見好轉跡象,務必就醫,請醫師判定。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台灣一年四季均有感染案例,大部分人感染黴漿菌後,症狀輕微,自行痊癒,因此被叫做「會走路的肺炎」。

台灣兒童感染症學界聯盟TPIDA二○一一年到二○一二年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肺炎黴漿菌是兒童社區型肺炎第二常見的致病原,約占二成二,僅次於肺炎鏈球菌的三成,五歲之後的學齡兒童族群為最好發族群。羅一鈞表示,國內整體呼吸道疫情連續七周下降,黴漿菌占比亦偏低,僅能說是「低度流行」。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該院最近檢驗呼吸道病原,其中黴漿菌不到百分之一,國內目前處於低度流行階段,家長無須緊張,必須住院的重症個案仍是少數。

疫情 醫師 黴漿菌

延伸閱讀

「黴漿菌入侵校園?」疾管署認標題過頭 晚間3點回應

黴漿菌入侵校園引恐慌 羅一鈞晚間揭3點真相

創十年新高…今年累計22例本土「副傷寒」個案 其中有1死亡個案

今年特別嚴重?黴漿菌「非新興傳染疾病」 醫指一原因使疫情上升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入冬首波冷氣團周三襲台 氣象署:冷到周六 不排除第二波緊接而來

入冬首波冷氣團即將影響台灣,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周三大陸冷氣團南下,周三至周五清晨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低溫...

入冬第1波冷氣團要來了!這天氣溫持續往下 恐凍到12月初

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將近1周,終於有要稍微減弱的趨勢,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不過今天...

機場禁多元計程車載客 法令不便民

現行法令規定高雄、松山、桃園三座國際機場只准排班計程車載客,禁止空計程車進入及攬客,航警局近日在高雄國際機場加強取締非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