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揭陳時中餐敘美女醫師 王鴻薇深夜道歉:未來嚴謹查證

氣象署揭11月4颱並存罕見原因 這年史上最熱鬧「5颱共舞」

個人CFC首度申報 PwC:持有境外公司者報稅難度大增

稅務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稅務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CFC制度自去年上路,舉凡台灣個人對於設立在低稅負區且由台灣稅務居民與其關係人或關係企業可以控制的境外公司,都將被認定為受控外國公司(CFC),股東直接持股達一定條件者必須在今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併同CFC之盈餘所得申報最低稅負。財政部台北國稅局局長吳蓮英今出席論壇表示,納稅義務人在首次申報CFC時,務必要深入瞭解相關規範,依限辦理申報及檢附相關文件,以避免誤報、漏報而產生潛在稅務風險。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舉辦「資誠家族及企業永續辦公室2024春節策略論壇」,吳蓮英等多名稅務專家出席並進行討論。吳蓮英提醒納稅義務人在首次申報CFC時,務必要深入瞭解相關規範,依限辦理申報及檢附相關文件,以避免誤報、漏報而產生潛在稅務風險。

資誠家族及企業永續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連盛指出,今年5月的報稅季節,相信對持有境外公司的個人而言是有史以來申報難度最高的一年。首先要判斷個人所持有的境外公司是不是在「低稅負區」成立的公司,其境外公司所在國對於公司所得課稅的規定是否有公司稅率低於14%、或該國家對公司的海外所得不課稅,或匯回時才課稅。

此外,必須瞭解自己跟關係人、關係企業對低稅負地區公司的直接、間接的持股比例合計有沒有大於等於50%或是對公司的人事、財務、業務經營有沒有主導能力,進而判斷該公司是不是受控外國公司,一旦確認了境外公司是個人的CFC,再確認CFC有沒有符合豁免門檻,如果不符合豁免,還必須判斷個人、配偶及二親等親屬合計對該CFC的直接持股是否有10%以上,一旦有直接持股10%以上,個人股東就要將CFC的盈餘按照持股比率計算CFC營利所得納入112年度的海外所得,併同綜合所得稅申報。

首次申報CFC不只是花錢繳稅而已,還需準備對CFC的直接間接的持股架構圖、CFC公司的財務報表、CFC公司虧損扣除表及其他應備文件,沒有財會專業背景的個人應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洪連盛提醒,某些個人或企業為了規避CFC而考慮分散持股或雙重國籍等操作,在評估該主張的可行性時,也要瞭解清楚稅局認定的見解是否不同,這些議題須事前做好妥善規劃。

所得稅 資誠

延伸閱讀

獅子大開口!她在台積上班公婆指定過年紅包八萬八 未婚小姑也要一包

婆婆向媳婦討紅包也順勢給小姑一份 她嗆:關我屁事

圖表/僅3黨過門檻!政黨補助款藍綠可領逾2億 民眾黨1.5億元

【專家之眼】民眾必須知道總統候選人不是撒謊的無賴

相關新聞

父過世後簽遺產協議書...兄沒履行、妹提訴訟卻敗訴?律師4提醒:內容差1字都可能失效

日前新竹地方法院裁判一起曾姓家族遺產糾紛案件,大哥與小妹在父親過世後,簽訂了兩份協議,協議書1約定,小妹將分割遺產後取得的部分給予大哥,大哥給付小妹2000萬元;協議書2約定,依照父親生前遺願,大哥再給付小妹1億元。

11月地價稅開徵!專家提6點「節稅」注意事項:申請自用住宅稅負差5倍

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地價稅是按人課徵採總歸戶制及累進稅率計算,因此同一縣市內的土地所有權人只會收到1張繳款書。若夫妻共同持有房地,則會依照持分比例各自收到1張地價稅單。

欠債還不出錢...所有保單都會遭強制執行?專家「8種不會」:保險不是躲債工具

張先生年輕時為自己投保了健康險、癌症險和儲蓄險,但中年時因投資失利,債務纏身,隨著年齡增長,他發現自己罹患癌症;然而,由於債務問題,儲蓄險被強制解約,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也被查扣,導致他無法獲得應有的醫療保障。

欠債長子繼承房產會遭扣押...給次子就沒事?律師急阻止:恐多付2筆數百萬稅金

有一個媽媽很憂愁,因為他的大兒子欠了卡債,只有小兒子結婚沒有欠款,她很擔心未來過世後,她名下唯一的房子恐怕被大兒子的債主扣押,所以想要把這間老房子過戶給小兒子,這樣就不用擔心未來房產被扣押?

房產留給小孩...該用繼承或贈與才能節稅?專家揭3方法:但建議別太早過戶

名下有房產也有小孩的人,或許曾想過名下的房子,要如何以最節稅的方式留給小孩?

夫離世、妻繼承土地 收地政局通知驚覺:沒辦「1申請」差點多繳4倍稅金

台中一位郭小姐在先生離世後不久,收到地方稅務局寄來申請土地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地價稅的輔導通知,對於稅捐陌生的她覺得非常困擾,於是拿著公文求助地稅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