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不工整」是故意的?專訪插畫家阿尼默:「除了自由,我也想把圖畫得很大器。」

  • 字級


 

小輓:阿尼默漫畫集

小輓:阿尼默漫畫集

入選今年(2019)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的阿尼默,醞釀十餘年、費時三年,完成漫畫集《小輓》,三篇小品纏繞著傷逝與愛,角色刻劃細膩深沉,敘事與場面調度精彩,一出版即獲2019年Openbook年度好書獎

漫畫集裡,〈旱溪〉源自他的兒時經歷,當年台灣爆發第一起兒童綁架案,人心惶惶,一回他返家途中迷路,死亡的想像如影隨形;〈家蚊〉巧妙對照「蚊子母親」與「人類母親」因愛子心切而生的焦躁與折磨;〈緞帶〉則描繪女子自我囚禁於一段已逝愛戀的哀苦。


《小輓》收錄〈旱溪〉〈家蚊〉〈緞帶〉三篇漫畫,整體調度高明細膩,每格畫面都令人駐足。


阿尼默是一個物慾極低的人,每月只靠畫兩張副刊插圖來維持基本生活開銷,其餘時間,他盡興拿來從事純藝術創作。他作息規律,一早起床,吃早餐、遛狗,接著開始作畫,晚上11點入寢前,除了簡單吃食,他有大把時光得以創作。

自小喜歡畫畫,但阿尼默坦承,兒時畫圖是為了掌聲,並非出於真心。「直到某天午後,我把音樂開得很大聲,隨著音樂一邊跳一邊畫,心裡面沒有任何東西、任何想法,好像是大腦的反射,拿起筆沾了顏料在紙上隨意塗抹,有一種純粹的快樂。」自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後,他擔任過劇照師、動畫導演、電視與電影美術指導,但直至那個畫圖的當下,才真正感到前所未有的開心,他想,「應該是我找到了我最想做的事。」當時他32歲,心生出國進修的念頭,他畫了一個人,鼻子上綁了許多繩子,每條繩子都繫著一隻鳥,渴望飛翔。

距離首部個人圖文集《消失在儀表板上的366》,至今相隔15年,為何除了副刊插畫,甚少發表作品?阿尼默說,「有那一天的經驗之後,我覺得畫完或在畫的當下就已經是全部,我已經圓滿了自己,並不特別想要展覽或出書。」他形容創作有點像談戀愛,「我的畫室在三樓,睡前我會上去看一眼鍾情的畫作,覺得心暖暖的。」


作畫多年,阿尼默一度遭遇瓶頸,渴求進步卻不可得,於是決定把自己放到一個氣候冷冽、語言不通、沒有任何朋友和資源的地方過一段時間。2011年,他先赴捷克語言學校修習捷克文,而後申請上布拉格應用藝術大學純藝術系繪畫組碩士班。

回到那一個頓悟自己愛上繪畫的時刻,阿尼默自覺,他看似歡快恣意,畫出來的東西還是有某種「意識」在裡面。「我很喜歡畢卡索,他是天才,他筆下的線條與整體的狀態很自由,我也想要畫出來的東西更自由,而不是去描繪輪廓。當時我是有意識的想要做到這件事,所以才出國念書,但後來畫的時候已經沒在想了,『連想著要自由都不要想』才是真的自由。」畫圖是一種加法,線條、造型、用色缺一不可,如何將這些元素安置得恰到好處,看起來又宛若天成,他認為唯有長時間累積才能精準掌握。

除了自由,我也想把圖畫得很大器。」阿尼默說自己是不拘小節的人,無法描繪很仔細的東西,而他著迷的繪畫也是。「畢卡索是我覺得人類繪畫史上最厲害的第二名,第一名是美國抽象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他突破所有對繪畫的想像,卻又兼具情感。」阿尼默畫室裡有一對彷彿巨型乳房的圓形畫作,是他在捷克時期所作,明顯受到波洛克影響。

談及這幅畫,原本語調平穩的阿尼默轉瞬激切了起來,「這圖是直接『吃』 顏料畫的,因為捷克老師很機車,他說你畫的怎麼那麼『像插畫』。插畫也沒有不好啊,不知為何被貶低,我很不爽,就瘋掉了!」


阿尼默用嘴巴含著顏料揮灑出半個人高的圓形抽象畫作。 


阿尼默為我們介紹他的大型作品。


他回憶,在布拉格期間,他每天留校畫到深夜十點才離開。某日大雨,雪深及膝,車班少,他索性走回宿舍,不知不覺邊走邊咒罵自己,這時又有另一個我跳出來說:「你已經很努力了!」他突生奇想:「既然我真心喜歡畫圖,何不把它吃了?」一開始,他只是吃顏料,後來才用嘴巴直接在畫布上作畫。他把顏料含在口中,完全不加水調和,有些顏料一吃身體就不由自主反抗,當下吐出來,或是味道太噁,激發大量口水分泌,他將憤懣一股腦發洩在畫布上,竟引發老師興趣,後來才逐步發展成關於母親主題的創作。

對阿尼默而言, 純藝術創作、漫畫跟賺錢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我當然需要生活,我賺錢是要滿足純藝術創作,可是純藝術創作又有很大的壓力,會把自己逼瘋,那時候我會需要很大量的沉默,所以外出時會戴口罩,別人就不會想跟我講話。那樣的狀態久了也會不舒服,畫漫畫剛好可以當成調劑。」他從2016年開始創作《小輓》,原先自信滿滿,自認手腳快,工時又長,應該半年就能完成,未料一畫就是三年。起初,他趁白天光線充足創作純藝術作品,入夜後才畫漫畫,漸漸地漫畫取而代之,幾乎有九成時間都投注在漫畫上。

過程中,上色最花時間。他先畫輪廓,為求「不工整」,下筆時特意加快,再把手繪稿掃描進電腦上色,全書配色皆在Photoshop完成。《小輓》畫作用色豐繁別致,大量運用斑駁紋理,全是阿尼默自現實生活中蒐集來的素材。


阿尼默以生活中蒐集的質地素材,為畫作製造出更多層次。此圖為《小輓》中〈緞帶〉的一頁。


他在《小輓》後記寫道:「回溯這幾年的相簿,目光停駐的是斑駁的牆壁、鏽蝕的門窗、枯萎的花、掉落的毛髮,它們都是鮮活的生物。原來我鍾情的是時間。」他喜歡旅行,可以盯著牆壁看一兩個小時,讚歎層層疊疊的色彩斑駁之美,「歷史就存在這麼扁平的地方,甚至看不出先後順序,如果要去模仿時間畫出來的東西,再怎樣都只是東施效顰,所以我不想模仿,但可以學習時間作品的概念。」配色時,他會先從故事某一小段重點畫面著手,配妥滿意後,同一組色調即延續全篇;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配色亦須諧和,若發現前後不一致,就砍掉重練,單一張都要反覆斟酌好幾次。 

SOUP DU JOUR 本日濃湯:阿尼默畫作明信片集

SOUP DU JOUR 本日濃湯:阿尼默畫作明信片集

過去阿尼默也接插畫案,但與案主溝通時,經常察覺不出對方的弦外之音,可能做了很久,白忙一場,幸運的話還能拿到一點稿費,有的則是分文未取。隨著新書一起上市的明信片集《本日濃湯》是他第一本接的書籍插畫,原書《一個泊時尚的小弟》作者錢亞東借時尚談人性慾望,他的插圖則直指性的慾望,邪佞嘲諷。當初作者未限制畫風,他得以放手去畫,「人家寫時尚、陀飛輪錶,但我的插畫不會直接把文章視覺化,而是轉換一個方式來詮釋,」阿尼默說,「偏偏有一些案子卻是需要那樣,我就會遇到困難。還好副刊插圖幾乎沒有限制,我自覺在副刊畫得比較好,因為很自由。

他自認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索性關起門,專注自己的創作,獨留報紙副刊的案子維生。


雖從事圖像創作,他卻嗜讀文學小說,鮮少看圖像書,米蘭昆德拉三島由紀夫是他心目中的天才。他喜歡在閱讀中將文字轉換成影像的過程,因為揉合了個人經驗與想像,而有了新鮮的面目。「文字與圖像就是蝌蚪與青蛙,收起尾巴長出四肢的變態過程,大概就是文字配圖的感覺吧!不能說是長大,而是換了個樣子。」阿尼默譬喻得精妙。

阿尼默的住處位於一僻靜巷弄,拉開畫室窗簾,眼前是一座廢棄工廠,裡頭一泓水潭幽黑靜止,與世隔絕似的。他不僅物慾低,對食物的要求也低,若非三年前領養了黑狗Maggie,不得不出門遛狗,他只要家中有東西吃,幾乎足不出戶,如此日復一日。寂靜,專注,或許也唯有這樣不忮不求,才得以支撐他往藝術的更深邃處走去。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組成家庭的關鍵是愛,不是性別

今晚,讓每個人都能和相愛的人一起回家吃飯吧。和大家一樣,在暈黃燈下的小餐桌上擁有普通的愛情與日常。

57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