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和普丁的兄弟情可能已經見頂
十年前,當習近平登上中國權力之巔,他將普丁視為一位與自己一樣對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懷有敵意的強勢領導人。他們都對自身統治所面臨的威脅風聲鶴唳,並就控制國內局勢、讓世界容忍他們的獨裁衝動的最佳手段進行交流。習近平稱普丁是自己「最好、最親密的朋友」。
而在瓦格納事件之後,習近平押在這位俄羅斯領導人身上的賭注看起來不是那麼穩妥了。
上個月,俄羅斯災難性的戰爭努力在瓦格納集團准軍事首領葉夫根尼·普裡戈任發動的流產叛亂中達到高潮,暴露了普丁領導下俄羅斯的本質:這是個與中國接壤、實力被削弱且局勢難預測的核國家,其受挫的領導人已無法保證能夠長期掌權。
習近平沒辦法徹底拋棄普丁。他在這段關係上投入了太多,而且俄羅斯對中國仍然有用。但他們在西方引起如此多擔憂的兄弟情可能已經到頂了。
廣告
如果習近平想要實現在全球範圍內趕超美國的戰略目標,他必須考慮到普丁的脆弱,重新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這可能意味著中國會更有力地支持結束這場對普丁造成嚴重打擊的戰爭,並可能對美國和台灣採取對抗降級的做法。
有跡象表明,習近平與普丁的友好關係可能已經降溫。中方對瓦格納事件的回應十分克制,只稱之為「內部事務」,但中國官媒似乎對此次未遂兵變流露出了不安態度。現在開出一張力挺普丁的空白支票對習近平來說沒有好處。這種做法可能會招致國內對習近平外交政策判斷力的質疑,如果普丁進一步受挫,這種質疑可能只會加劇。
中國可能要被迫調整其在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到目前為止,雖然發出了並無誠意的和平呼籲,中國依然以阻止北約擴張或西方挑釁為由,將這場戰爭正當化,為俄羅斯帶來重要的外交掩護。中國還為俄羅斯提供經濟命脈,通過顯著擴大中俄貿易規模來抵消西方的制裁。
雖然長期以來都有跡象表明,中國領導層並非完全支持普丁的戰爭,但在衝突之初,中國希望它能將美國的注意力從亞洲帶走,而中國一直尋求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然而這並沒有成為現實。相反,自烏戰開始以來,美國及其亞洲盟友在中國周圍建立了更強大的軍事存在,如今在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方面也更加團結。
普丁一意孤行。但中國現在意識到,烏克蘭的持久戰可能進一步威脅俄羅斯這個夥伴國,並損害中國自身的外交政策議程。中國有理由在此前對戰爭原則的模糊表述上更進一步,利用自己對俄羅斯獨特的影響力,敦促實現停戰。
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關鍵原因是歐洲,中國在那裡的形象因支持俄羅斯而受損。歐洲商界對中國的看法惡化,外國直接投資放緩,大西洋兩岸在對華立場上的協調有所加強。
廣告
習近平要堅決削弱美國遏制中國的努力。一個敵對的歐洲會讓他面臨重重困難。俄羅斯的孤立給中國帶來壓力,讓其必須改善對歐關係,以防止歐洲與美國聯合起來對抗中國。中國實現該目標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在這場歐洲家門口的衝突中找到更明確的重新定位,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
俄羅斯的問題也讓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的謀劃變得複雜。烏克蘭戰爭表明了兩件事:只靠軍事力量不能保證打勝仗;而打不了勝仗就可能招致領導層權力受到挑戰。面對此等情形,通過愈發好戰的舉動引發台海戰爭,對習近平來說下場可能是災難性的。
台灣這個自治島嶼將於明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選出蔡英文的繼任者,蔡英文因為與美國越走越近令北京火冒三丈。中國據信曾動用一系列手段對台灣施加經濟壓力,或散播錯誤信息來支持優先考慮改善與北京關係的候選人。
但中方咄咄逼人的說辭和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的威脅都可能適得其反,不但讓反對迎合中國的候選人聲勢更強,更會激起美國與國際社會對台灣更強烈且明確的支持。對習近平來說,最佳平衡點就是在不引發局勢持續升級的同時展示出強硬和堅定的立場。
鑒於這些變化,中國領導人現在可能也意識到必須緩和對美緊張關係。由於2月的間諜氣球事件而深陷僵局的中美關係近來出現解凍跡象,上個月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行程包括與習近平會晤,而本週財長耶倫也開啟了訪華之旅。
中國國家主席仍需要他的「親密朋友」。若論淡化人權及民主治理在國際體系中的作用,俄羅斯仍是唯一一個有能力和動機在此問題上與中國合作的國家。穩定的關係也將確保兩國漫長陸地邊界的穩定,並讓中國以優惠價格獲取俄羅斯能源、進口食品和軍事裝備。預計兩國將會維持一切如常的表象。
廣告
但繼續大力支持普丁對習近平已經無甚益處,普丁的麻煩對中國的雄圖偉業沒有幫助。
關於普丁對俄羅斯正在衰減的控制力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仍有許多懸而未決之處。其中之一就是,習近平該如何應對他的夥伴式微所產生的後果。